中医是慢郎中?纯中医治疗高血压
二甲医院内科医师
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医是“慢郎中”,找中医看病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吧,或者不如西医见效得快,但实质上,很多时候中医一点也不慢,只要症找对了,方法用对了,快的不能再快了。
就比如,我曾遇到了一个高血压的病人,他常年血压高,高的时候180,低的时候也在160,因为我看好了他孩子的鼻炎,他就让我给他看看高血压,权当死马当活马医。
虽然中医领域,是没有高血压这一个概念的,所以我看完他的情况,开方:
黄芪、太子参、淮山药、白术、莲子、炙升麻、当归、五味子、陈皮、甘草、大枣。
与此同时,降压药停用。
结果呢?
他按方抓药,并停掉了降压药,三剂药服下去以后,头晕诸多感受有明显缓解,而且血压降至正常,再用6剂,诸证悉除,随访一年,未曾复发。
由此可见,中医看病的速度,一点都不慢,并非是所谓的“慢郎中”,那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没有别的,唯有辨证论治罢了。
并且有人也会产生疑惑,既然是高血压,这里面补气的那么多,真的合适吗?我来一点点的说明白:
血是不是只有,到达了身体需要它的地方,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滋养作用?那么运送血液的能量是什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气,因为气为血之帅,气帅血行,血液要想如常的运行,必须要有气的推动才行,那么气,从哪来?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是脾胃,脾胃是气血化生的源头,如果脾胃虚弱了,那么化生的气与血,就欠缺了,供不应求,就不能正常的推动血液运行。
但是,不管血液的运行再怎么无力,也要满足身体主要脏器的供应需求,所以,这个时候,人体会本能地利用一切手段,来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
就拿这个病人来说,
他懒言、乏力、嗜睡、身体疲倦,脉象沉细而无力,舌淡红,苔薄白而润。这说明了什么?是不是中气虚?是不是意味着,身体部分的功能,被削弱了?这就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这么做,可以节省一部分气血。
被节省下来的那部分气,就用来保证身体重要脏器,对血的基本需求,为了确保基本需求,被百分之百地满足,所以身体会自动加大,气对血液的推动作用。这个时候,血压自然就是高的。
通俗点说,就是我知道你快不行了,所以我就拼尽全力,帮你维持好的状态,哪怕是用力过猛,我也要让你万无一失。
所以,我才用这个方,补中益气,改善他气虚的局面,他的气足了,就用不着节省一部分气,全力供应于重要脏腑的基本需求,如此一来,血压肯定会慢慢下降、恢复正常的。
这就是我其中的用意所在,但其实这种思路,是有一点剑走偏锋的味道在里面的,然而不也证明了,中医并非是“慢郎中”吗?
而若想打破“慢郎中”这个桎梏,唯一的法宝就是——辨证论治,找对证,用对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