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诗词意境的方法

对很多人来说,写古诗词容易,写出有意境的诗词也不太难,但要想写出'很有意境’的古诗词,估计就难倒了九成九的诗人!
今天,总结一下如何写出有意境的古诗词,希望能为热爱古诗词的诗友们解惑。
一、浅析王昌龄和王国维的'意境’理论
对于'意境’的定义阐述,前人说了很多,但最权威的还是王昌龄和王国维。
写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家天子’王昌龄,在盛唐时期就史无前例地提出了诗的三层境界,初次定义了诗词的'意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神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对于获得这三境的方法,王昌龄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周心而得。”
王昌龄的'三境说’给诗词鉴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路,在嵩山做过道士、又喜欢寻访高僧听禅的他结合佛家、道家理论,第一个清晰地提出诗词有三个境界,并被后人不断解读、引用至今。
自盛唐以来,无数诗词鉴赏家试图全面阐述并补充王昌龄的这三个境界,并倾向于认为物境就是自然景物,情境是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而意境大致是指想象与幻想中的事物。
但是,若鉴赏者没有对佛道两家基础理论的清晰认识,很难理解透彻王昌龄的'三境说’。
这三个境界是诗词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的物境,是以'观想’为媒介、'描述’为方式,用佛家'镜照’之法交换出自然界山水、泉石、花木、日月等的客观形态,从主观上再现诗人心中的客观世界。这一境界的实现相对较容易,只需多读前人的诗词,坚持使用'赋比’之法,用优美、典雅或者朴实的字词表达出来即可。
第二层的情境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把物境比作'固体’的形态,那么情境就是'液体’的形态,从固体转化为液体,其前提条件是有'物’,再者就是'升华’的手段。因此,进入'情境’层次就需要创作者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感悟,在'身同感受’的基础上结合客观世界,延伸并扩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用本位非本位、疏密、虚实、隔或不隔、动静衬托、比兴等手法,揭示天地、自然、人事、社会等的本质但不直接触及。相比较'物境’来说,'情境’是一种诗词水平的升华和提高。
第三层的'意境’是最飘渺、最不可捉摸的至高境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液体升华为气体’的道境。气,是道家文化的一种充满智慧的哲学概念,自先秦时期就影响着诗词文化的发展。道家讲“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自然由阴阳组成,阴阳结合则生五气,五气再生万物。因此,对道学研究颇深的王昌龄才把'意境’放在最高层上,以此提醒后人'意境’的先天至高地位。简单点说,'气’是'道’在自然界中的虚拟形态,而'意境’就是诗人内心所要表达的一个'虚拟世界’,只要置身这个世界,就能直接感受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为其所左右!
深入分析王昌龄的'三境说’对我们摸清诗词的提升途径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这些虚无缥缈的理论毕竟无法在实质上指导诗词创作,而且,随着诗词的进步和发展也使得这些理论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因此,王国维在总结中西方哲学、美学和古典文学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王昌龄的'三境说’,提出了著名的'意境说’。
王国维意境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以人生三境来比拟诗词三境,并没有脱离王昌龄的'由低到高的三个境界’理论。重要的是,他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清晰地指出了诗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及彼时的心境,这对我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西山诗词客在《阿游学诗记》第十章中有详细阐述王国维的'意境说’,此处不再赘述。)
不过,静安先生并没有给出创作的方式、方法或技巧,实在令人遗憾。
其实,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那么,对我们普通的古诗词创作者来说,意境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提升诗词的意境呢?

二、诗词'意境’的实用性定义

对客观世界来说,意境从来都是不可捉摸只可意会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你靠近认真体会时,她恰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婷婷而立;而你以为自己已经捉摸到了,她又似'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失了踪影;终于,历经折磨、谙尽别离,你才尝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交集。
▼什么是意?
刘宗周:“心之主宰日意,故意为心本”。
从广义上来说,'意’是心之所出,是作者内心对外部客观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射。
从狭义上来说,'意’就是特定环境下诗人的观念、念头。
'意’不是从大脑而来,也不是从思维中派生,而是从我们的心灵出发的一种审美观念。它不受大脑的主导,而是在支配大脑的思考。
▼什么是境?
王国维:“境即境界!”
从广义上来说,'境’是自然,是天人合一,并具备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的特征。
从狭义上来说,'境’就是诗人具有独特情感色彩的、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是诗人独属的'域’。
'境’是诗人用大脑思维营造的一个世界,它偏重技巧的运用,比如选字词、用技法、增减情感等技巧,以此达到诗人想要的审美程度!
▲意境的实用性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意境是用心体会到的一种思想、情态和哲理的程度。”
现代字词典给出的定义,只是一种广义的定义,并不能对我们创作诗词起到指导性作用。所以,我们把上面两者结合起来以后,就得出了诗词'意境’的实用性定义。
意境,即是诗人结合客观世界,运用心力和各种技巧重现的一个具有独特审美观的主观世界,它具有广度、宽度和深度等程度性的特征。
当我们得出了'意境’的定义,其实,已基本掌握了提升'意境’的方法。

三、 提升诗词'意境’的系统方法

钱钟书:“意境之于读者,具有影响情感、左右思维的魅力!”
在我们理解了定义之后,就可以具体分析其定义中的几个要素,并结合一些技巧来提升我们的诗词'意境’了。
具体来说,可从下面三大方面入手。
▌以心力再造一个虚拟世界
心力即心灵力量。
“我悲天地同悲,我喜天地同乐”,这就是心灵的力量。
在诗人的眼里,客观世界并不是从现实中直接搬运而来,而是用情感和智慧渲染过的、独一无二的'虚拟世界’。
东篱采菊的陶渊明,口渴时有白衣送酒,醉卧时执笔诗文,逍遥时遗世忘我。在他眼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不过是“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是“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是“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对陶渊明来说,'无我’是不得已的逃避,是不与俗流的清高,是勘破“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后的'逍遥世界’。
被世人“惊呼天上仙”的李白,向往的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无人打扰,欣赏的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绝尘之姿,离去时的他也只想如浮云一样,极尽轻狂后“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虽然谪仙一直没明白'踞庙堂而泽天下’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但饱受残酷现实摧残的他,依然像一个孩子,天真而热忱、孤独而奋勇,被这个世界刺伤无数遍仍不放弃'治世’的理想!这就是谪仙的虚拟世界,一个旁若无人却也无人可及的'宏大世界’!
当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时,他看到的不是天地玄黄,不是万木萧瑟,而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寥。对他来说,现实世界已配不上他的才华,他的'精神世界’是贤者已逝的天下有雪,是“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的遗世独立。
对诗词创作者来说,心力的运用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只需要在陈述时脱离客观世界,再用诗人的正确认知、情感和审美倾向结合客观世界的某些具体物象,就可以重新打造一个新的'虚拟世界’。
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就是借用了现实中的'山气、日夕、飞鸟’三个物象,把具有审美倾向的'画面感’融入进去,并渲染入'佳、还’的情感,成就了无我之境。
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也是借用现实中的物和人,融入'游子意、故人情’的情感,以画面的审美形式展现出来,重新打造了一个伤感且永恒的离别之境。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则只借用了一个'天地’旷景,其余纯用具有画面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和'悠悠、怆然’的情感,就渲染出了一个凄怆、美丽的新世界。
由上可知,'心力’之法创造的这个'世界’其实并未完全脱离客观世界,但又超越了客观世界的维度,具有深入心灵、拓展意境的重大作用!
掌握了'心力’的使用方法还不足以让人迅速提高诗词意境,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使用'心力’、提升'心力’,培养艺术性的审美观,并掌握一些诗词创作的技巧和手法。
▌培养具有艺术特质的审美观
中国是一个诗词大国,穷搜古今诗词,其外在艺术形象不外乎诗情和理趣两类。
先秦时期,《尧典》明确了“诗言志”,这里的“志”侧重表达诗人的抱负和志向。到了战国时代,《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志’的范围扩大到了诗人的思想、志趣。屈原在《九章》中则“抚情效志兮,冤屈而志抑”,志不得抒,故而“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这里的“志”指的则是诗人的整个思想,包括了志向、感情。
因此,诗言'志’,已经不再指单纯的志向和抱负,而是包括了诗情和理趣的情志。
表达情意是诗情,表明道理的是理趣。
诗歌的艺术形象总是与情感和理趣结合在一起,古人用'比兴之法’来代替自己曲婉地表达那些微妙的、不可直言的思想,后人则用历史和文化沉淀出的'意象’来表述。
胡应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这说明'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象,而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符号,更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功。
因此,诗歌的艺术美取决于'意象’的创造!
意象之美,在于它传递给受众的价值、情感和享受的程度。因为'意象’是情景交融的产物,从自然、天地、社会关系中提炼而出,所以,意象的审美特质是由它情景交融的特征所决定的。
吴衡照说:“言情之词,必籍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
单纯的情感不具备审美性质,只有情景交融的'意象’才有美的艺术特征。
林逋的梅花为什么能被世人传颂不息?这是因为作者把优雅、唯美的情感倾注进了眼前的景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早已不是现实的景状,而是作者倾心打造的一个幽致风雅的新世界。
如果说林逋的梅花是恬淡的处子,那么,高启的梅花就是瑶台的仙子。在这位明朝大才子的眼里,梅花恰似“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不沾一点人间烟火。而作者的情感也已不再局限于俗眼世风,而是具备了'道’的超然脱俗,羚羊挂角,凡人难以触及。
在人间的诗人,虽然苟且着'下里巴人’的生活,但却不忘'阳春白雪’的向往。这种'向往’赋予了诗人五彩缤纷的'意’,所以,哪怕王冕的梅花“朵朵淡墨痕”,也一定要“清气满乾坤”;哪怕陆游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依旧香如故”。
现实的'象’也许不堪,也许平凡,但结合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之'意’,就能绽放出惊艳世人的奇葩。
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天地万物、大道曲径,在司空见惯的眼里也许只被区分为有用无用,可在诗人的眼里,一枝一叶总关情!
因此,诗人应培养具有艺术特质的审美观,内在修炼心灵之美,外在学习形象之美,分别从韵律、语言、画面、情感、格调、哲思六个方面审视作品的艺术水平,从而让诗人的作品具备独特且给人美的享受的艺术特征。
谢榛说:“诗乃模写情景之具,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
内外兼修,诗词之美可尽显矣!
▌应掌握的几种诗词技巧手法
当一个诗人具备了充分运用'心力’的能力,培养出内外兼修的艺术美,再运用一些小小的技巧,就可以臻至王国维提到的'诗词意境’!
古人把诗分为六艺,其中技巧之法有'赋比兴’。
这些诗词技巧的目的,是为了更生动、形象地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给受众。围绕着'生动、形象’,后人在'赋比兴’的基础上又开发出出更多的创作技巧,以让诗人内心的'虚拟世界’更具有传神的作用。
从诗的外在形象来说,古风之骈俪,近体诗之格律,都是创作的技巧。
像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等,都是这方面的经典范例,至今为世人称颂。
从诗词的声韵律感来说,低昂、清越、沉郁、悲壮等音感,在提升诗的'音乐美’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比如,陆游在《钗头凤》中用的'入声韵’,马致远在《天净沙》里使用的'四声均衡法’,柳宗元在《江雪》中使用的'仄声韵’,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从诗的内在神韵来说,疏密、本位、虚实、动静、隔与不隔......等诗法技巧,对提高诗的'内涵’和'韵味’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世人皆道诗为心声,不应该使用过多技巧。
但是,有些时候,诗法技巧虽然不能和'心力’和'审美观’的作用相提并论,却能让诗人的作品产生更广的传颂度、更高的亲和力。这就是为什么古人把'辞工’也列入诗词鉴赏之法的主要原因。
(0)

相关推荐

  • 谈李商隐及其诗(十一)

    前面提到,李商隐全面继承了王昌龄七绝注重意境的创作手法,但是两人在七绝上,也有不小的差异. 众所周知,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其最高成就是在边塞诗上.他的诗是属于典型的盛唐诗风,尤其是其五古,非常 ...

  • 五堂诗词课033 诗的意象——杜鹃鸟

    五堂 诗词课 (诗篇) 第三十三章  诗的意象--杜鹃鸟 接着说第三种关于动物的意象--杜鹃鸟.杜鹃鸟本来就是一种极富神话色彩的鸟.在古代传说中,杜鹃鸟是远古时代蜀国国王杜宇的化身,杜宇又号" ...

  • 诗词赏析丨古诗中的四时之景之冬

    四时之景中,冬天总是寂寥清冷 不论是塞外漫天的飞雪,还是墙角凌寒独自开放的梅花 诗人们总会选择在冬日借助各种景物意象表达出内心的坚韧不拔的高傲志向 来跟着小语一起走进诗句中有关冬天的意象吧~ 雪梅 卢 ...

  • 提升古诗词意境的方法

    对很多人来说,写古诗词容易,写出有意境的诗词也不太难,但要想写出'很有意境'的古诗词,估计就难倒了九成九的诗人! 今天,总结一下如何写出有意境的古诗词,希望能为热爱古诗词的诗友们解惑. 一.浅析王昌龄 ...

  • 提升命运的一些方法

    提升命运的一些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命运好一些,辛辛苦苦皆为所获,忙忙碌碌皆为利往.那么如何把握自己生命的航程,渡急流绕险滩,与狂风暴雨相搏击,从而驶向理想的命运彼岸. 首先要认识自我,根据自己的实 ...

  • 非常灵的提升二手房风水小方法

    买二手房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房子是否出过问题?小区是否有问题?房东是倒卖赚钱还是房子有问题?一定要了解一下再去考虑买不买,好不容易买下的房子万一有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风水力量提升二手 ...

  • 几粒花生米,阐释了绝美的诗词意境,生活就应该有诗意!

    古诗常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之法,花是花.雾是雾,但经文人墨客之手后,花亦非花.雾亦非雾. 朴实无华之物,也能妙趣横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粒花生米的诗意人生. ✎ 我老了,不知道我心目中的她还记 ...

  • 背景提升项目的选择方法

    到了这个时间点,家长们纷纷给孩子暑假做出各种安排.夏校是应该前面申请的,目前是否能去,是否确定去基本应该尘埃落定了.语言培训也是暑假的常规动作,选个老师报班上课,也不算难办.其他还能做什么呢?还能做的 ...

  • 古典诗词意境建构的常用技法

    本文拟以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为例, 试对其意境建构的常用技法作尝试性的梳理和总结. 一.放大空间 如何在有限的文词中展现宇宙的无限宽广与包罗万象, 进而为情景的交融铺垫厚实的背景与基础,是诗词作者们必须关 ...

  • 提升速写技巧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技巧你知道吗?

    提升速写技巧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技巧你知道吗?这也是美术生比较关注的问题,相信很多美术生都想掌握提升速写的八个技巧学习美术我们不能盲目的学习,一定要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也要具备美术生专业的 ...

  • 阳气越少,身体越虚?提升阳气的常见方法,了解一下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于是把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以阴阳进行划分,其中五脏为阳,六腑为阴,五脏六腑的功能保持在协调的状态下,身体才能保持健康.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导致阴阳之间出现失衡,健康就容易受到威胁,疾病 ...

  • 大声朗读的4大好处,又一个提升专注力的好方法来了

    很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语文素养,想要提升孩子对于语文学习的专注度和兴趣,比如让孩子多动笔写字,多读书.写日记等等,进而提高语文成绩.但还有一个特别简单.很容易操作的方法,往往被家长们忽略,那就是:大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