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检查费用
诊断检查: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急性期有波浪热、乏力、出汗、关节痛、神经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及生殖系统症状;慢性期有低热、出汗、骨关节病变及试验室检查结果阳性,即可确定诊断。
1.流行病学:发病前病人与家畜或畜产品,布氏菌培养物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或与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密切联系者。
2.临床表现:出现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酸痛,乏力兼或肝、脾、淋巴结和睾丸肿大等可疑症状及体征。
3.实验室检查:布病玻片或虎红平板凝集反应阳性或可疑,或皮肤过敏试验后24、48小时分别观察一次,皮肤红肿浸润范围有一次在2.0cm×2.0cm及以上(或4.0cm2以上)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分离病原体:急性期病人未用抗生素之前取血培养,阳性率可达80%,慢性期阳性率较低。可取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
(3)血清学检查:
1)凝集试验:常用平板凝集反应,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有特异、敏感等优点。亦可采用补体结合试验、抗球蛋白试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等。血清学检查判定标准:①平板凝集反立0.02ml(++)以上者为阳性。②试管凝集试验1:100(++)以上为阳性。③抗人球蛋白试验1:20(++)以上为阳性。④补体结合试验1:10(++)以上阳性。
4.分离细菌:从病人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中分离到布氏菌。
5.血清学检查:标准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100及以上,对半年内有布氏菌苗接触史者,SAT滴度虽达1:100及以上,过2~4周后应再检查,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或用补体结合试验(CFT)检查,CFT滴度1:10及以上;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1:400及以上。
鉴别诊断:
本病急性期应与风湿热、结核病、伤寒、败血症及早期黑热病等鉴别;慢性期应与各种原因的骨关节病和神经官能症等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