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的“危机”:蓝藻泛滥,30年鱼种灭绝15个,就押宝禁渔?
1、滇池的困扰。滇池又名昆明湖、滇南泽,位于昆山西南方,水面面积330平方公里,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自古有高原明珠之称,对于云南、昆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现在的滇池饱受水质恶化、物种数量大幅锐减不同,建国初期的滇池可谓风景秀丽:水生植物丰富,一度占到水面的90%;阳光明媚的天气下,水体可见度足有2米,个别地方甚至“清澈见底”,周围居民可直接淘米、洗菜;鲤鱼体型肥美,产量丰富,哪怕是名贵的金线鱼也能捕获不少。
滇池的第一个转折点是1969-1972年发起的围湖造田运动,每天10万人聚集在滇池周围,仅靠耕牛、扁担、簸箕、双手双脚,短短几年滇池的3万亩水面被石块、泥土掩埋、填平,换回来了1971-1972年的407公斤的粮食。“向滇池要田、向滇池要粮”这种运动的实施,无疑是当时特定的环境下的产物,但对未来几十年的生态影响却难以估量。
围湖造田的时间短暂,在滇池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极小的片段,真正起主导的还是渔业捕捞。早在50年代初,昆明便有意识地向滇池投放鱼苗,和现在以净化水质的目的不同,当时更多是提高渔获产量,放养的鱼苗以鲤鱼、草鱼这些生长迅速的鱼种为主。随后在1958年正式成立渔业管理部门,自此滇池开始进入系统化、规模的养殖。
为沿岸增长增收成立第一任务,养殖的鱼种为迎合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更换,从1950-1960年的鲤鱼、草鱼,换成了1960-1970间的青鱼、鲤鱼、武昌鱼、鲢鳙。市场的火爆,进一步刺激滇池的渔业养殖、捕捞。60年代中后期年产量稳定在3000-4000吨的范围,正因为这次成功的尝试,滇池放养的鱼种和数量也更激进,为后来的本地的“土著”鱼种埋下了隐患。
2、外来物种的侵害。上文提及1960-1970年滇池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换养殖鱼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再次引入经济了了鱼种时,更为果断、激进。1973年滇池首次从日本引入了秀丽白虾和沼虾,未曾想滇池对引入的两个新物种而言,可谓食物丰富、温度适宜、且缺少天敌,因此数量急剧增长。资料显示1975年的水产品是8363顿,而虾的差量达到了8027段,占据了绝大的统治地位。
另一个引入且产生重大影响的鱼种是经济价值颇高的太湖银鱼。白虾、白鱼和太湖银鱼合称“太湖三宝”,其中的太湖银鱼营养丰富,含有8.2%的蛋白质、0.3%的脂肪及维生素B1、B2等多种人类必需的微量位置,身形细长大约有7-10公分的身躯,与人参大小相近,所以有被称为“鱼参”。太湖银鱼不局限在国内,早就声名远播,像韩国、日本等东亚多高美食家通过各种途径高价购买。因此太湖银鱼常作为高档食材出口至外国,换取外汇,这才发生了70年代一吨银鱼换取20吨粮食的故事。
丰厚的利润迅速引起国内多个湖泊的“垂涎”,80年代初70万尾太湖银鱼正式引入滇池,和日本的沼虾类似,太湖银鱼在滇池大获成功,仅到1985年银鱼产量轻松突破千吨,1989年更是达到3500吨。
外来物种引入及过度养殖捕捞的副作用很快显现出来了。滇池里丰盛的水生植物、低沉水草快速消退,90年代仅占水面的20%,一些将鱼卵附着在水草上的鱼种,因缺少产卵场所,比如部分鲤鱼、红鳍原鲌不得不将鱼卵产在废弃的鱼网上,数量一再萎缩;多个滇池本土鱼种,与太湖银鱼在活跃水草、摄食食物存在较高的重合度,银鱼占据个头、数量的优势,土著鱼生存空间一再压缩,直至消亡。
资料显示,昆明渔业部门60年代跟踪记录的滇池土著鱼种多达26种,90年代初至少15种因食物匮乏、水质恶化等因素处在濒临灭绝的境地,其中包括中臀拟鲿、中鲤、池银白鱼、中臀拟鲿。如今能够见到的土著鱼种,已降至4个。
3、水体环境的恶化及对策。如果一味将滇池鱼种数量减少,全怪罪于过度养殖、捕捞,恐怕永远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滇池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破坏才是滇池物种减少的主要原因,造成这一局面则存在多个因素。
滇池处于昆明城的下游,是整个昆明盆地地势最低的地带,客观条件所致,在无任何措施的情况下,昆明市排放的生活污水、废水,包括含有大量磷、淡的农业用水自发流向滇池及它的支河。除此之外,滇池附近生产企业先后拔地而起,化工、治具生产流出的工业废水,90年代之前甚至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滇池,排放口周围的水体要么红褐色,要么是浅褐色,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把附近的昆虫熏得远远地。据统计每年排放至滇池的污水足有2亿吨,无疑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再者滇池属于典型的半封闭湖泊,平均水深只有5米,并且无大流量净水的注入,滇池自我净化、恢复的能力有限。滇池附近气候特殊,每年的降雨季集中在5-10月份,最高占到全年降水量的90%;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降雨减少而蒸发量却大增。全依靠滇池周围几个排污厂,没能力起到有效的净化效果。
大量磷、氮元素无法及时排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水体的富营养化。一旦超过阈值范围,随即爆发蓝藻,即水华。90年代中后期滇池水华频发,特别是每年夏季的7月份,气味高涨、大量蓝藻聚集的水域,湖水绿如油漆,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腥臭味,严重时水表漂浮着泛着白肚的死鱼。
为改善这一局面,滇池早已有所行动。90年代后,滇池放养的鱼种逐渐由青鱼、草鱼、武昌鱼改为鲢鳙,期待利用鲢鳙净化滇池的水质。这样的改变有它的道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大量河流、湖泊因污水排放污染,从亚洲引入大量草鱼、鲤鱼,特别是鲢鳙,经过数年水质得到极大改善。鲢鳙是滤食性鱼,每吞食40千克蓝藻,体重可增加1千克。2013年至2015年向滇池投放鲢鳙达到了3600吨,本土“土著”金线鲃200万尾、云南光唇鱼10万尾,以达到动态的生态平衡。
鲢鳙投放治理蓝藻仅是“表面工作”,并不能根本改变水质变差的问题。另外过多鲢鳙,一定会挤压其他物种生物的活动空间,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禁止污水排放、清除水底淤泥才是恢复滇池水质生态的重点。
滇池开始的为期10年的全水域禁渔,在滇池并不是新鲜事情,早在80年代滇池便采取了阶段性禁渔,只不过当初更多是为方便鱼群的交配、产卵,这次更注重生态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之所以大幅度延长禁渔周期,不再像以前半年或几个月,这是因为只要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幼鱼成长为大鱼,而不是在童年再被捕捞。按照鲤鱼、草鱼3-4年一个繁殖周期算,10年将拥有3个世代,鱼资源恢复效果显著。
原创: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