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491918088@qq.com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洪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范苏辞先生,曾在本平台推出多篇原创文章。文中观点是作者本人对拳法的体悟,与本微信平台无关。如有读者对此观点持有不同意见,请在文末留言与作者本人探讨交流。
太极拳讲究太极,太极乃阴阳,阴阳是动静、开合等总符号。陈鑫宗师在当头炮中有言:“动而生阳则为开,静而生阴则为合。故吾谓一开一合,而拳术尽之。”可见开合,何其重要!陈鑫宗师说肩,一开始是压下、塌下及沉下,往后才说到松下。压下、塌下及沉下是合的意思,松下则是松开的意思。而今世人强调肩松,常把肩合丢了,顾此失彼,阴阳有亏啊!
肩在上,是上三节之根节,胯在下,是下三节之根节。肩与胯合,乃上下阴阳相合,而互为其根,此乃老派说法,现在流行说法,就是强强联合,互补共赢。肩与胯,因彼此都是大块头,分量惊人,作用巨大,故一经联合,则战力陡升,胆气雄壮。肩与胯合得住,手的根节即刻稳固牢靠,配合中指领劲,手腕旋转,以及肘贴肋,则不论出手或收肘,皆手有分寸,举止从心,而威力四射。以下试着聊聊肩与胯合诸事:两种合法一种形式。两种合法是同侧肩胯相合与异侧肩胯相合。左肩与左胯合,右肩与右胯合,这种同侧肩胯相合的合法,属外三合之一,一些人还是比较熟悉,好理解,也不难做到。左肩与右胯合,右肩与左胯合,这种异侧肩胯相合的合法,知之者可能不多,实际上能看得到听得到者,亦真是甚少,理解上可能稍为难些。一种形式即是螺旋形,左肩与左胯合,右肩与右胯合,不是上下垂直对照相合,而是肩稍向内略为斜一点、偏一些而成螺旋形,此种说法练法,外人一定难以理解,甚至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顶劲上领,裆劲下塌,为上下阴阳开,开,则为中轴成。同侧肩与胯合,乃上下阴阳合,合,则为正轴(左轴或右轴)成,为身法左转右转提供左轴或右轴。中、正与中正,是三个不同概念,在太极中很是重要,只受过现代教育或只喝洋水者,无法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若回归太极文化,则能明白之,皆因其来源于《易经》中的说法,可见,文化自信亦非常重要。
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中,同侧肩胯相合成左右轴的练法,俯拾皆是。例如,左转身捣碓第3动,左手单掤法,要求左肩与左胯合,成为左轴,整个身体像门板一样,绕着门轴(左轴)向左大转身,旋转约90度。身法左转时,左裆螺旋松塌下收,形成左轴向下的钻头,使整个左轴向左转向下钻,左肩合住左胯定住只转不后撤是关键,若撤,或转动稍大,则劲散,左单手必掤化不了对方双手按法。再如,六封四闭第5动,跟步双按法,即是右肩与右胯合好,成为右轴,整个身体也像门板一样,绕着门轴(右轴)向右旋转 约45度。右转时,右裆螺旋松塌下收,形成右轴向右转向下钻,右肩定住只转是关键,绝不往右后撤。门轴转钻得当,门户严紧,封闭有方,对方再高明,亦无门可入,此谓“密不透风”。异侧肩胯相合,胯成左右支点的练法,在两路拳中,亦比比皆是。左胯成为左支点的,如野马分鬃第2动,转身右采左进步挤靠法,此动除有同侧右肩与右胯合外,更要紧的,还有异侧的右肩与左胯合的练法,右肩合住左胯,让左胯随身往左外前上转进,左胯落实时,即成左臂挤左肩靠的坚实支点。类似的如第一闪通背第6动,第二闪通背第4动,二路拳第一撇身捶第2动、劈架子第1动2动、左变式打桩第1动等等,都是左胯成为左支点的练法。右胯成为右支点的,如护心拳第7动,身左转(这一回是绕中轴旋转),左肩与右胯合住,而让右胯往右外前上转进,右胯落实时,即成右手平挒对方左肘关节外上侧的坚实支点。相似的如第一闪通背第3动,第二高探马第4动,二路拳连环炮第2动、斩手第2动、进步侧靠第1动2动等等,则全是右胯成为右支点的练法。有关杠杆原理,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名言,听来豪迈。欣赏洪公拳照,凡是异侧肩胯相合而成支点者,无不气势硬朗雄伟、传神逼真,拳架圆润饱满、坚实而牢不可破,豪迈之感亦跃然纸上。
肩胯相合的螺旋形形式,对洪公拳法习练者而言,比较容易理解,甚至一点即明,因为此种练法,正是太极拳立体螺旋运动形式的要求,亦符合上小下大、上慢下快的规矩。目的就如洪公所言“总以下盘稳固为原则”。东营洪式太极拳第三代正宗传人张江苏老师,曾在微信中告诉愚下:“记得早年画圈时,刘老师(编者注:刘秀文大师)说左肩不能转过了,最大走一个15度的‘小丿’(右手正圈为例),后来才体会到这个要求的内涵。”此乃画龙点睛之言,金科玉律之语。一句话,就把肩与胯合诸事,讲通了,说全了,真传啊!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