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掘秦代古墓,出土18本先秦古籍,记载内容替秦始皇正名

专家发掘一座罕见古墓,墓中埋藏18本秦代奇书,记载内容极为珍贵,直接为秦始皇正名。那么,这些先秦古籍究竟记录了什么内容?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绝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秦朝前后两百多年的统治时间,曾先后经历过36代皇帝,其中秦始皇作为统一六国的帝王,对秦朝乃至整个历史都是功不可没,还被人们称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位期间,曾经做过许多政绩,比如大修长城、北击匈奴、开凿大运河等。不过,他也曾有过许多过错,重刑严刑非常多,再加上焚书坑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以至于人们始终在争论他的一生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一个秦代古墓却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考据。

在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公安局接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一个村民声称自己在后山发现了一些古代的简书,上面还刻着许多看不懂的文字,村民怀疑和古墓有关,于是立刻向公安局上报。接到消息后,公安局立刻和文物局以及考古队取得了联系,专家们很快就来到了这个小村子。

考古专家们拿过村民捡到的古简后,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鉴定,并很快就确定这些物品属于秦朝时期的文物,这也就代表着附近可能存在秦代古墓。于是专家立刻跟随村民来到了发现古简的地方,并对这个地域展开了勘察。一段时间后,专家终于确定了古墓的大体位置,经过上级同意,很快在当地展开了保护性挖掘。

在一个多星期之后,古墓的全貌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专家小心翼翼地进入到墓穴之中,经过一系列的清理和勘察。专家并没有在古墓中寻找到太多的金银玉器,但却发现了许多的竹简,数量高达1155枚,直接引起考古界的关注。

而通过对竹简内容的研究,专家确定这个墓主名为“喜”。秦昭王在四十五年时出生,在秦王政元年间,17岁的“喜”登记姓名和籍贯,并开始在秦国服役,之后还曾经做过安陆乡史、安陆令史等多个和刑法有关的官吏。后来还三次从军,有过多次作战经验,最后死于任上。可以说“喜”的一生经历了秦始皇亲政到统一六国的所有时间,也常常和法律打交道,管理过法律条文。而这些被发现的竹简就是记录着大量当时的政治和律法,考古学家们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形成18部秦代古籍,这就是“睡虎地秦墓竹简”。

考古专家通过对这些竹简的研究,可以对秦朝最真实的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在许多后人心中,秦始皇就是一个残暴的无情君王,他所设立的法律十分严苛,刑罚非常严重,可是这些竹简中所记录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从中可以看出,秦朝的法律似乎并不是很严苛,也没有传说中的可怕,比如记录中很少会提到死刑。

尽管《史记》总曾记载过“失期,当斩之”这样的刑法,意思是如果在征调徭役的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没能按时到达目的地,就立刻将服役之人斩首。实际上,这和竹简中记录的律法是完全相反的,其中明确指出,如果服役之人是由于某些不可抗力的原因没能按时到达目的地,最多会罚一部分金钱,如果情况特殊,还有可能直接取消征调任务。而且秦始皇虽然征调了数十万军民,但这些人也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在干活,平时农忙时,他们也会回家务农,只有农闲时才需要服役。

另外,竹简中还记载秦朝法律中明确规定,只有乱伦、造反等严重恶劣的行为才会被处以死刑。虽然部分竹简中还提到了一些比较严苛残酷的刑法,比如说剕刑、劓刑等,但很少会真的施行,大多数的惩罚都只是没收财务、强制劳动等。

在专家们对这些竹简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之后,觉得上面所记载的内容,和之前人们所认为的秦朝法律完全不同,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真实的秦始皇根本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狂虐暴躁,一个暴君应该没办法设立出这样温和的法律才对,那么这是否代表着人们对秦始皇存在很大的误解呢?也有许多专家因此想要给秦始皇正名,让人们知道真实的秦始皇并不是一位暴君。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可能史学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论,毕竟秦始皇距离现在已经太过遥远,人们只能通过出土文物或历史书籍等内容对秦始皇进行解读,或许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真正关于秦始皇的古籍还没有被挖掘出来。不过,随着被发现的文物越来越多,人们对秦始皇的了解也将会越来越全面,这样一来,终有一日人们会了解一个真实的秦始皇到底是什么模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