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版《老子序》

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故外户而不闭。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行仁讲让,以著其义,示民有常,以考其信,男有分,女有归,著有过,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说明:这段经文原来流传在《礼记.中庸》之中,在公刘的《大道之行也》中已经说明其理由,请上百度搜索一下,在此不再多说。

译文:

天下所有的事业财物都为公共所有,这是大道盛行的时代采用的所有制度。对于公共财物,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而更没有必要自己私藏,对于公共事业,人们都憎恨它不是自己亲身亲力干成的,而更没有必要为自己谋取私利。所以那时户外大门都不用关上。

选举品德高尚而又能干的人,讲求诚实笃信的时代风尚,修成恭敬和睦的社会氛围,身体力行仁爱的思想品德,讲究谦虚礼让的行为习惯。

用著作经典的形式写明朗具体的细节,用来向民众公开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日常规范,并对照这些细节来考量一个人对大道的信仰。

男子有分工劳作的良好习惯,女人有事业归属的强烈情感。著书立说的人有过失引导的责任意识,如果发现不是这样去做的思想行为,正在这样做的人会自觉地去掉坏习惯,不然大家都会认为会遭到报应殃及自身。因此那时奸邪的阴谋不会兴起,偷盗窃取作乱伤害的事情不会发生。

使得老年人都能终其天年,中年人都能为社会效力,年幼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所以那时的人们不用单独奉养自己的父母,不用单独抚育自己的子女,这就是叫做上古中国没有阶级差别的大同社会。

天下为家,今大道既隐也。货力为己。以功为己,以贤勇知,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礼义以为纪,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谓小康。

天下所有事情与财物为私家所有,这是今天大道已经隐藏不见了。费尽全力把财物归于自己的手中,把所有功绩都归于自己的名下,把勇于冒险智慧的人尊重为贤能的人,所以阴谋诡计的使用如是这般地运作,而可恶的战争此起彼伏地兴起。

把礼义作为治理国家的纪要,把制度化礼义确立为分割田地房产的尺度,把制度化礼义作为端正上级君主与下级臣子的标准,把制度化礼义作为笃实父子孝道的准绳,把制度化礼义作为兄弟和睦的法码,把制度化礼义作为夫妻和顺的法度,这是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旦等人以这些作为他们推选的治理国家的制度。

天子诸侯们的权力财产世代相袭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礼制,建造高大的城郭和很深的沟池作为稳固这种礼制的手段,各自只把自己父母当成父母,各人只把自己的儿女当成儿女。这就是现代的小康社会。

说明:这段经文原来流传在《礼记.中庸》之中,在公刘的《大道即隐》中已经说明其理由,请上百度搜索一下,在此不再多说。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言有宗,事有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人之所教,我矣教之,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我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人类社会所畏惧的事物,不得不畏惧的事物那就是指导人类活动的学说理论,建立自己的学说应有的认真态度,就象是面对自己的祖宗,推广自己进行的事业认真的态度,就应象是侍奉高贵的君主,今日天下的人们没有人不明白这一道理,但是却没有人能够贯彻落实执行。

人类传承下来和所传授的是大道,我也是传授的我们老祖宗的祖脉文化,其实我所推广的大同社会的学说很容易掌握,同时也很容易去执行,今日天下的人们却没有人去掌握,也没有人能够贯彻执行,只是深刻了解我的学说的人很少,因此首先按照我的学说去做的人是非常可贵的,只是因为没有彻底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才导致不能贯彻执行。一个人只有自己内心认定的理,他才能死心踏地去做,免强上吊自杀的人是死不了的,因此我将写成的八十一章作为本教的纲领性的向人们讲述这些深刻的道理。

说明

1本段经文在通行本中也是没有的,这是公刘根据五千言的各章内容挑选出而产生的。

2“言有宗,事有君”在通行本是第七十章的经文,一般译为“言论有主旨,办事有主次"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是很平常的见解,如果老聃的五千言都是讲述这些平常的事理,那么他的“玄学”不会留传至今。而放在第七十章中只能这样解释。而放在“前言"之中,作为序言,表明了哲学家创立学说的态度,意义重大。

3“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通行本中第七十八章,其前一句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译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没有人能做到。根本无法解释,明显不当,而放在“前言"之中写出了“言有宗,事有君"这大道的执行现状。

4通行本第七十章“我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只有把这几句经文放在前言的序中,才能字字珠玑,这才是伟大哲学家的风采。

5通行本第七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 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提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而后两句经文译为:别人教导的东西,我也去教导。强横凶暴的人也不会死得安详,这是 一切教导的第一课。真是不知所云。

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在通行本的第二十章中,“唯与之呵,相去几何?善与之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荒兮其未央!"译为:应诺和呵斥,相差多远?美好和丑恶,相差多远?众人都害怕的,不得不害怕。这已如此久远,却仍没有尽头。没有多大的意义,而放在前言的序中,论述哲学的指导作用,这才是哲学家老子所要表达的。

註解经文:言1有宗2,事3有君3,天下4莫5不知,莫能行6。我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唯7无知8,是以不我知9,知我者希10,则11我者贵12,人13之所教,我矣教之。人之所畏14,不可不畏人15,强梁者16不得17其死,吾将以为18教父19。

1言:言论,这里指理论。2宗:祖宗。3事:事业。4君:君主。5天下:指全世界的人。6行:执行。7夫唯:夫,语气助词。不译。唯,唯有。8无知:缺乏知识。9不我知:不知我的倒置。10希:少,不多。11则:书面用语,效法。12贵:可贵。13人:别人。14畏:畏惧。15人:人的言论,这里指哲学学说。16强梁者:强,免强。梁,水平方向的長条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長木,很结实,所以想自杀的人一般在梁上悬绳上吊。免强使自己悬梁上吊的人。17不得:得不到。18以为:做为,当成。19教父:教,教派。父,父亲,家庭的支柱,这里引申为精神,宗旨,纲领。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概论:人和于天(二)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讲解<道德经概论>第二节<人和于天>第二部分:无极和有极. 先简单说一下第二节"人和于天"为什么分为这三部分去讲.第一部分讲为什么,这 ...

  •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今天作者不是本人,是一位才女.当我打开邮箱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让为兄甚是激动了一番.N年不见,文采依然飞扬,更有深度.手动点赞.下面就推荐给大家,也着手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易>作为 ...

  • 如何理解道德经“道法自然”?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32 自然 道法自然 自 ...

  •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11:家国情怀寄乡愁华人寻梦“华胥国”

    问道<黄帝内经>启示录11:家国情怀寄乡愁华人寻梦"华胥国" 人在旅途,如果忘记了来时的路,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如果忘记了自己的民族归属,就会成为精神流浪汉.如果忘记了 ...

  • 《道德经》通读 第十九章

    <道德经>通读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在这一章里,用绝和弃两个词,表明他对 ...

  • 37、“道”是看不清、听不见、用不好的——走进《老子》

    37."道"是看不清.听不见.用不好的--走进<老子>        在上一章老子论述的结论是:道从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为天下的大道.那么,大道究竟是什么哪?老子在本 ...

  • 我理解的老子与《道德经》

    <道德经>这本书究竟是什么时间成书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老子排在孔子之前,意指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哲人.但是,持反对意见的哲学史作者亦不在少数 ...

  • 老子的理想国与孔子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区别?小康社会内容是什么?

    此篇承接(老子"太上,不知有之"的理想国是什么样的?)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庄子说:"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 ...

  • 《道德经》第37章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老子错了,还是王弼错了?

    先看<道德经>第37章原文上半部分(问题部分加粗):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 ...

  • 胡说《老子》47 —— 道之动用

    在前一篇文章里,为了进一步阐述先天一炁是啥.胡涂医串讲了一下<老子>第四十二章.这一章咱们来看看<老子>第四十章.为什么要这样来讲<道德经>呢?因为<道德经& ...

  • 《道德经》二十九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老子此章显然是针对争夺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