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入怀】魏瑞金:《儿时的记忆--- 糖石榴》
【作者档案】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中共党员,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儿时的记忆------ 糖石榴》
文/魏金瑞
说起糖石榴,若你不是土生土长的安丘人,也许有点蒙。虽然叫石榴,但和开着娇艳的红喇叭花、秋后炸口的石榴不是一回事。糖石榴专指山楂(也叫小石榴),就是糖葫芦。为啥叫这名?无从考究,我猜是不是两者都是味道酸甜且有籽的缘故。为啥也叫糖葫芦呢?是否形状上有些像亚腰葫芦?
冬天到了,上学屋的都放了年假。不少孩子穿着没有外套的棉衣棉裤,一起在向阳处玩耍,玩弹弓的,弹泥球的,女孩子们就跳方,玩三人盘腿等游戏。
北边村里的会蘸糖石榴的,就来叫卖。他们扛着插满糖石榴的草靶子,斜向上插满着红红火火的几十只,看着就直流口水。
那时是以粮为纲,当地没有种山楂的,只在西部的山区有种植的。经秋霜打过的山楂紫红紫红的。因那时没有冷风库,保鲜就成了大问题。一般就用沙子埋,能存储到第二年四五月份。
蘸石榴的糖也不是蔗糖或者甜菜糖,而是地瓜自然糖化后(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经过慢火熬成深褐色的糖,当地叫地瓜油,成分其实是麦芽糖。串石榴用的签子,也是就地取材,大多是用棉槐条子劈成的。每只糖石榴一般串五个,最后顶头串个大的。
插糖石榴的靶子,叫"插把子",在两米多长的木杆上头,绑上大半米、一扎厚的谷秸草(比麦秸有摩擦力),"草把"中间再紧固几道绳就OK了。
制作糖石榴的关键是熬糖。糖熬老了就胡了味苦,熬轻了就粘牙,太阳晒着还容易化。有时你能看到扛着"插把子"叫卖的人,后背上就有滴过糖浆的痕迹。
那时一串糖石榴五分钱,当时是很贵的,孩子们有时自己买不起,就合伙买一只,但拔哪一只,还要瞅瞅看看,有指这只的、有指那只的,有时也争论两句,无非比较石榴大小,有无虫口,糖是否均匀厚重等……确定后,人家就给你拔下来,或者自己拔。然后大家美滋滋的你一个我一个分着吃,解解馋虫!
不要觉得小买卖挣不了多少钱。这是冬闲时头脑灵光的手艺人,谋求手头宽裕的好买卖。到了八十年代时,我村就有一位靠卖糖石榴的,供应儿子上了四年大学……
2016年9月20日早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场文学》公众平台。欢迎关注!欢迎赐稿!
微信号:shaiwangnv
投稿邮箱:qiufengjj@163.com
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总编:两只老虎(刘唐果)
电话:13693382720
主编:明华
微信号:zhaominghua0526
执行主编:三月雪
微信号:tftythth
来稿须知:投稿必须原创作品,(如有剽窃纠纷,文责自负)
来稿题材:散文,诗歌,小说,杂文,摄影作品,绘画作品,书法作品。
来稿请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历150字左右,本人照片一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