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我的书法胜于绘画

在黄宾虹的遗物中,有不少完残不一的自叙、自传类的手稿,开篇所记总有这么一段往事:

幼年六七岁时,邻居有一老画师倪翁,黄宾虹叩请以画法。答曰:“当如做字法,笔笔宜分明,方不至为画匠。再叩以作书法,故难之,强而后可。闻其议论,明昧参半。”

敏于“六书”的黄宾虹,小小年纪里,同时还深藏着一个“明昧参半”的有关书法及书法与绘画关系的难题思考。而黄宾虹更是对其学生石谷风说过:“我的书法胜于绘画”,简单的一句自信之话,其实背后蕴含的是黄宾虹的“用功之法”。

黄宾虹  题米南宫画  90X28cm 浙江博物馆藏

黄宾虹青少年时期,在当时魏碑风气的影响之下,揣摩过很多不同风格的魏碑,而且对于帖学也非常用心;中年时期几乎每天抄书临池,狠攻草书;到40岁左右,其行书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格局。

黄宾虹的篆书多轻松自如,沉凝隐含在质和中,静中寓动感,以神体气。乃“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的统一。如枯藤险石,纯为自然,刚中有柔,柔中带刚,遒劲流畅,浑朴沉雄之中隐含着清刚秀逸,具有大拙大美之奇韵。

有人说他“大篆之妙有非吴昌硕辈梦见处”,他的篆书线条虽不像吴昌硕那样表现苍茫浑厚,然他的质朴,率真,看似平常,却玄妙无穷。可谓“一种无形之巨力,难见之真美。非具灵性不可悟,非具真力不能到,非具慧眼不能识”。

黄宾虹书法作品

但是不同于其绘画创作,黄宾虹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中鲜有落款、题跋等,甚至多数是一些练习时的随性之作,亦或是与亲友学生之间的信札之物,那么对于这样一个绘画大家,他在书法上的成就究竟在何?

我们从成为大师的四个必备的要素来谈黄宾虹是否是大书法家,真正的大师是要四绝:金石、书法、绘画、诗歌或者说文学。黄宾虹四绝都有,尤其是在金石上,黄宾虹所谓是入骨三分,从这些角度上讲,可以说黄宾虹是大书法家和大画家。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黄宾虹留下来的作品时,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只有大篆可以称得上创作的作品,其中有黄宾虹的落款、有上款人、有创作的意识在,所以有人认为,这一类作品是书法作品。

黄宾虹 《黄山图》 157x121cm

黄宾虹在给朋友的信件中写道,“二十多年来,每日早起需习草书两个小时,但完篇者少之又少。”而我们在浙江博物馆中看到的仅馆藏的草书稿是今所见即发表的所谓草书作品的百倍。

难道真的以为这些草书是黄宾虹有意创作的吗?不是的,这些正是黄宾虹在书法入画过程中的努力,是一种训练,对于功、力的训练。黄宾虹给学生写信,要求每天花两个小时在粗纸上练习书法,能够用力,如果没有力,只有用笔,也是不好的。

林散之年轻的时候其实是通过他的老师来找黄宾虹学画的,是学习山水画的,但是回头来我们发现,林散之从黄宾虹那里学习回来之后,在书法上的成就开始了,成为一个书法家,甚至成为一代草圣。这种间接的呈现其实也恰恰说明了黄宾虹在书法上的成就。

黄宾虹书法作品

所以我们在黄宾虹是否是书法家这个问题的认知上,不要简单的从书法作品、书法家的角度去看黄宾虹,因为黄宾虹本来就不是想要成为书法家的,也没有所谓多的书法作品留下来,但是这不影响他在书法上的成就。

在他的大量文献和语录中,莫不言及书法于笔墨的实际功用,而在说绘画用笔时,又莫不和书法、书体相并论。众所周知黄宾虹晚年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的“五笔七墨”,其中五笔“平、圆、留、重、变”更是集大成者。

笔法一为“平”。如锥画沙,起讫分明;亦如水,天地间至平者为水,纵然波涛汹涌,终归于至平之性;用笔翻腾使转,终根于平实。

黄宾虹 《南高峰小景》 177.5x74cm

笔法二为“留”。如屋漏痕,积点而成线,笔意贵留,线条沉着而质厚。南唐李后主“金错刀法”与元鲜于枢悟笔法于车行泥淖,皆为“留”法解。

笔法三为“圆”。如“折钗股”,如“莼菜条”,连绵盘旋,纯任自然。董、巨披麻皴用笔圆笔中锋,圆融无碍而绝去圭角。

笔法四为“重”。如枯藤,如坠石,也如金之重有其柔、铁之重有其秀。能举重若轻,是力能胜之,如米元晖;化重为轻,则气胜于力,如倪云林。

黄宾虹 《宝铁砚斋图》 142×50cm  广州华艺2018春拍  估价300万元

笔法五为“变”。转换不滞,顺逆兼施是变,得古人法而超出古法之外也是变。

在讲“中国画”的时候,必须有一个界定,这个“画”一定是要符合两个条件的,一是从绘画中脱离出来的,是书画同源之画。黄宾虹主要是要讲“理”,他推崇的是淳朴的“不齐之齐的内美”,就是指其中的“理”,不在乎具体的某种笔法,黄宾虹称这种“理”为“用功的办法”,也是所谓的“用力”的联系。

黄宾虹书法作品

黄宾虹打通了从文字到山水之间的通道,才有了其关于“吾尝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画”的叙述,也就形成了黄宾虹所提出来的“五笔”以及“书法入画”。所以才有了“画源书法,先学论书。笔力上纸,能透纸背,以此作画,必不肤浅”之说。

黄宾虹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一个“不可仅以画史目之”的学者型艺术家,虽然他留下了大量的无落款的作品,犹如未解之谜,但是这样的一份思考也正如黄宾虹日日晨起练习,留给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一般。

————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徽州歙县,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

  • “乌海论坛”特邀论文丨邱振中:林散之与二十世纪书法史

    "2020'中国书法·年展'当代书法创作(乌海)学术论坛"拟于2021年8月在内蒙古乌海市举行.该论坛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作为支持单位,中共乌海市委.乌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 ...

  • 吾道一以贯之:程十发的书法作品赏读

    传扬名播四言联 程十发 1990 年 66×21cm×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程十发的绘画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下的风格标举背后是对传统笔墨精髓的血脉继承,因此他的书法也达到了 ...

  • 黄宾虹:我的书法胜于绘画,但别人不这么看

    在黄宾虹的遗物中,有不少完残不一的自叙.自传类的手稿,开篇所记总有这么一段往事: 幼年六七岁时,邻居有一老画师倪翁,黄宾虹叩请以画法.答曰:"当如做字法,笔笔宜分明,方不至为画匠.再叩以作书 ...

  • 黄宾虹:我的书法胜于绘画!

    在黄宾虹的遗物中,有不少完残不一的自叙.自传类的手稿,开篇所记总有这么一段往事: 幼年六七岁时,邻居有一老画师倪翁,黄宾虹叩请以画法.答曰:"当如做字法,笔笔宜分明,方不至为画匠.再叩以作书 ...

  • 全能圣手张书旂的绘画作品艺术风格

    张书旂可谓全能圣手,山水.鱼虫.走兽.仕女皆能画,但尤以花卉翎毛见长.张书旂的绘画作品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融西洋画风格和中国画风格为一体.中西绘画从历史渊源.审美传统.艺术趣味等方面都 ...

  • 全能圣手张书旂的绘画作品

    . 张书旂可谓全能圣手,山水.鱼虫.走兽.仕女皆能画,但尤以花卉翎毛见长.张书旂的绘画作品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融西洋画风格和中国画风格为一体.中西绘画从历史渊源.审美传统.艺术趣味等方 ...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丑书”|书法|艺术|绘画|中国书法|书法创作|艺术家

    美与丑 艺术的审美,常常令大众迷惑不解,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形式,并非一定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与习惯,有时甚至离大众的要求距离甚远.看过19世纪西方艺术家罗丹的雕塑作品<思>,那种细腻.素净的创 ...

  • 书法胜人之处在于不稳。

    同样一个字,有的疏朗,有的严密,有的舒展,有的流丽,有的古朴,有的奇宕,有的峭瘦,有的丰腴,这些都是书法结构产生的美. 平正,会给人一种稳定.心情舒适的感觉. 在中国人眼中整齐统一是美的重要体现,参差 ...

  • 百年巨匠卓越山水大师黄宾虹四十六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值此之际,本人精心为广大朋友精心挑选黄宾虹近现代经典绘画作品.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近现代主题绘画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视觉化的时代精神,触动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 ...

  • 来楚生的书、画、印(附高清绘画作品欣赏)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浙江萧山人,生于武昌.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其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在现代花鸟画坛上独树一帜: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篆 ...

  • 吴冠南:黄宾虹还给了绘画一片诗意

    黄宾虹  歙浦纪游 文/吴冠南 黄宾虹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专业上的超级水准,更在于他宠辱不惊.一门心思地沉浸在沉雄博大的艺术研究之中.人誉之.人骂之.人不屑之一概与他无关!这是一种精神,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