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信号
危险信号
不久前,北京市对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进行全面调整,并在这个学期全面实行。本次修订的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打破一节课40分钟或45分钟的“铁律”,实行长短课、大小课结合。
这一政策的出台赢得一片叫好之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笔者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爱短嫌长,或破长为短。对短课时有着超乎寻常的偏爱,10分钟、20分钟的课大量涌现,一天6、7节课变成8、9节课,甚至10多节课。这固然有其现实的原因:课程多、课时少,又都要求上课表、落实在课堂,不挤出几节课有些课程根本无法完成。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丰富课程设置、形成办学特色:既有国家课程、也有儿校本课程、还有拓展课程、更有特色课程,热热闹闹的,精彩纷呈的样子。但是,这背后隐藏的一个危险的信号,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关注。
短课时的大量出现,破坏了教育的完整性,导致教育的碎片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碎片化可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被各种各样的、铺天盖地的碎片化的信息包围着,着迷于微信、微博,有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去查看最新消息。集中精力在一段时间内只思考一个问题、只做一件事情的机会越来越少。现代人因此表现得如此匆忙、如此浮躁。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正处于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随时被打断,时间的碎片化越来越强。科学家发现,处于这种多任务切换状态的人,其智商的下降比吸大麻还厉害。
把每节课的课时压缩,以便“创造”出更多的课时来完成更多的任务,则是人为的对教育的碎片化处理。孩子们的学习和思考因此面临着频繁中断、频繁切换的危险——刚学一会儿语文就被打断去学数学,刚学一会儿数学就被打断去学音乐,刚学一会儿音乐就被打断去学美术。在频繁的打断和转换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是紧张忙碌的,获得的知识是零散杂乱的,形成的思维方式是点状割裂的。虽然他们会因为有新奇内容的不断出现而快乐,但这也只是想当肤浅的快乐,无助于提高他们的素养和能力。人脑并不能真正地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它只是在不同的任务间来回切换。这是科学家们反复证明的一点。如果你同时做两件事情,那么你哪件事都做不好。短课时的普遍实施,无异于使孩子同时面对多项任务,其学习负担将更重,效果则更差。这就是我所谓的危险之所在。
一方面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一方面在校时间有严格的限制,调和这二者之间矛盾的最好办法是整合,而切割课时、以小博大则是机械的执行、权宜之计。目前一些学校围绕核心素养进行了积极地探索,非常值得借鉴。本文要强调的则是整合的立足点。
有些学校整合的立足点是完成任务,通过课程整合把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此不足取。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固然需要完成,但不能因此而淡化学校教育的使命,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要立足于人的培养,整合课程更好的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学校在思考如何整合课程时,逻辑起点应该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不是我们要合并哪些课。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基础教育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课程的实施质量,而非课程的开设数量。当我们开始集中精力思考课开的怎么样而不是绞尽脑汁琢磨开什么课的时候,也许对短课时就不会如此偏爱了。
教育改革为学校带来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方案和政策的出台让学校应接不暇,只有牢牢把握学校使命,立足于对生命的高度尊重,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