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会发疯吗?

树会发疯吗?

作者:李广生

树会发疯吗?会的。

小时候,我家旁边有一条河,不宽,两三丈的样子,清澈见底,四季不断,碧水长流。河边长着很多的树,多是杨树和柳树。有一棵柳树,非常特别。从半人高的地方开始滋生枝叶,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枝条,几乎看不到树干,像是个披头散发的疯子。大人说,这棵树长疯了。长疯了也就意味着它失去了成材的可能。

“生命课堂”重视生成、鼓励生成,生成是越多越好吗?没有节制的生成会不会像枝杈纵横、旁逸斜出的树一样,反而是件坏事呢?

提出这个命题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不是生成太多,而是生成太少。如果还是拿树比喻的话,困扰我们的问题不是树要长疯了,而是树根本没长起来。即便如此,这个命题还是有价值的,因为一旦等它长疯了再动手整治,恐怕为时已晚。

教学从来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一件事。对于度的把握,是永远的命题。课堂当然要传授知识,但不能全部是知识的传授;要鼓励孩子积极发言,让课堂火起来,但也要鼓励孩子认真思考,让课堂静下来;要支持孩子大胆质疑,但也要引导孩子审慎质疑;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合作学习,但也要提供机会让孩子独立思考。非此即彼或顾此失彼,都将导致教学步入误区。

以什么为尺度进行把握或调控呢?除了生命这个尺度之外,其他任何标准都有失偏颇。课堂要热闹还是要安静、要大胆还是要审慎、要合作还是要独立,关键在于怎样做更有利于生命的成长。

生成意味着生长。没有知识的生成,只有知识的增长,生命的就不会生长。而一味地追求生成,又会导致营养不良,生命虽然有生长,但长不大、长不高。不仅是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更是从生命发展的角度看待生成,“生命课堂”提出:生成需要引导。

引发是让生成冒出来,引导是让生成向生命成长的方向发展。

请注意,我是用的词语是引导,不是控制。对教育、对孩子,要谨慎使用控制,事实上教师更需要自我控制;孩子需要引导,引导更符合教育的本意。

本来,我想用一个课堂中发生的片段加以说明,但朋友在微信中提到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事,我觉得更有典型性。

她问儿子,7+8为什么等于15?儿子说,因为8+8等于16,所以7+8等于15。

孩子居然这样回答,是不是很有意思?这是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路径,而且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可以认定为生成。教师或妈妈怎么处理?

能否先表示一下惊讶或惊喜呢?在孩子面前,我们往往戴着一副面具,把属于人的本性的一些东西遮蔽了。面对生成,惊讶和惊喜是必不可少的,比表扬和鼓励更有人情味。下面我们要思考一下,这个生成意义何在?

首先,它有积极的一方面:1.是善于利用已知,用已知(8+8=16)求解未知(7+8=15),2.善于逆向思维,把加法(7+8)变成减法(16-1);其次,它有消极的一方面,即:投机取巧——虽然很巧妙,但是“小聪明”。

所谓引导,就是发展孩子的智慧,不要让他们贪恋“小聪明”。“小聪明”因为本身具有思维浅、见效快的特点,所以会抢占先锋,而备受孩子青睐。野草总比庄稼长得快,“小聪明”总比智慧发展迅速。但是,“小聪明”解决不了大问题,它就像那些旁逸横出的枝杈一样,无助甚至有害于思维的发展和生命的成长。例如,孩子知道8+8=16并推导出7+8=15,但是,他知道188+188等于多少吗,还能据此推导出187+188的结果吗?“小聪明”一旦遇到大问题,就会露出“马脚”。

引导的最好方式是探寻。通过探寻让孩子认识到哪些是智慧、哪些是“小聪明”,把即时的生成转变为清晰的思路,同时,剔除生成中的小聪明,让真正的智慧得到发展。例如,老师或妈妈可以这样问:你怎么想到用8+8去求7+8?孩子在回答的过程中会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出来,这时候,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小聪明”,便清清楚楚。

孩子可能回答:我知道8+8=16。或是这样回答:一看7+8我就立即想到了8+8。那好,你要告诉孩子,这是建立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善于利用已知求解未知。这就是智慧。世界上所有的未知都是通过来已知解答。他们形成了这种思维方式后,遇到了人生的难题就不会再过度迷茫;当他们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的时候,就会想到我从哪里来;当他们为没有什么而苦闷的时候,就会想到我拥有什么。这就是生命的成长。

孩子不能回答怎么办?很多孩子对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成不能做出清晰地解释,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如灵光一现般的生成如果不作出有价值的解释,不能让孩子发现其中的智慧,则会导致他们对“小聪明”的偏爱。

老师或妈妈可以这样说:7+8=15明明是个加法,你为什么想到用16-1=15这个减法解释?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孩子回答,是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思路,发现其中的智慧,并进行强化。孩子真正拥有了这种思想之后,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书本上的难题,还能指导他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生活中不仅需要做加法,而且需要做减法;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换个角度看压力就变成了动力;追求幸福生活,只能用加的方式如多赚钱吗,就不能用减的方式如少点欲望吗?这就是生命的成长。

教育即引导。“有生成”的“生命课堂”更需要引导,引导让生成更有价值,让生命更加美丽。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成中的价值。可以这样说,课堂上没有没有价值的生成,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发现它的价值,看到的是智慧还是“小聪明”。在学习《开国大典》那节课上,有个孩子注意到文中提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想了解这是个什么机构。教师认为,这是个没价值的发现,不予理睬。下课后我问孩子:开国大典上人们为什么表现的那么激动?孩子说: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了呗。我又问他:怎么证明人民当家做主了?孩子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提醒他,课堂上你发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它就是人民大家做主的一种形式。“是开会吗?”孩子问我。“你自己去查一查吧。”我说。

第二,教师要善于探寻生成中的价值。表扬和鼓励是引发生成的办法,目的是增加生成的数量,探寻则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让生成的价值显露出来,以提高生成的质量。在探寻中孩子的思考更加深入、思路更加清晰,偶然出现的生成经过层层深入的对话,变成了智慧。引导孩子们热爱智慧,则会避免他们被“小聪明”所诱惑。孩子提出一种简便算法,教师如何处理?先不要急着表扬。孩子钟爱简便算法不一定是好事,算法简便了,可能导致他们的想法也简单了。与孩子展开对话,探寻简便算法背后的算理,把简便算法变得不简单,智慧就显露出来。孩子意识到简便算法并不简单,对于他们的人生大有裨益。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人生没有捷径。

第三,教师要善于引领生成的价值。发现价值和探寻价值都是生成出现后教师要做的工作,在生成出现前,教师需要做引领的工作,引领有价值的生成。1.指向明确,对方向进行引领。“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大家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大家还有什么新的见解?”明确指向写作方法、文章主旨,聚焦有助于价值的提升。2.是挑战而不是压力。尊重每一个生成,认真对待每一个生成,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生成,也不对生成进行价值比较,不要造成孩子之间在生成上的攀比。在此基础上进行耐心细致的探寻,让孩子敢于并乐于接受挑战。

在结束“有生成”的“生命课堂”讨论之际,我提醒大家:生成很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

有生成的课堂:

1.机器能够取代教师吗?

2.课堂上的“谎花”

3.教材是个“引子”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