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湖北省—-— 大冶市金湖街道上冯村
大冶市金湖街道上冯村,是我刚刚寻访的古村。在前往大冶之前,我在网络搜索几天,知道她是黄石最美乡村NO1(2013评比),才发现了它有6古(到村上才知道,现在已经是9古村落了),我对古代的东西很感兴趣,尤其是在大冶这个工业文明比较兴盛的地方,能够有古村落,更加难得。于是,我从刘仁八镇、殷祖镇(另外再写)过来,直接在金湖街道车站下车,直奔上冯村。
已经是农历2013年年末,临近2014春节,不想麻烦当地朋友,就直接前往上冯村。当地出租摩托车的朋友,在金湖车站说好18元送到,但是车行走15分钟,我发现他正朝向大冶市区,原来当地有几个上冯村,不是我说的那个古村上冯。于是从新选择道路, 我花费25元到达。
摩托车师傅直接将我送到了祠堂那里,是村里的中心活动广场,旁边有新的文化徽派建筑风格的活动中心。我看到祠堂规模宏大,就直接去拜访。周围有很多老房子,一看就喜欢。
进入村子,就问当地理事会会长冯声家,知道他是原来是政府办公室主任,德高望重,但是不在家。我索性到老祠堂,在一个房间里面见了当地村委员会(或者理事会)正在规划和安排村里的旅游发展事情。见到我很客气,给予我《九古奇村诗画上冯》的宣传册,书记也友好地说要请吃饭。我由于寻觅古村心切,婉言谢绝。
新建设的村文化活动中心
外面正在紧锣密鼓地维修老房屋、修筑上山石头路:
正建筑上路,因无法通车,只有马帮可以运输
该村被评为黄石最美乡村之一
我非常难忘的是上冯村18号的冯应洪先生,他为人特别善良、豪爽、友好。我们一见如故,他让我喝酒、吃饭、住宿,没有收一分钱;冯全华(小名叫地主;55岁)先生陪酒,刚从新疆回家。冯应洪先生有61岁,身体健壮,竟然多年没有感冒。我们在一起交流,十分投机,知道他是70年代的初中毕业生,热爱科学技术,是拖拉机手,算盘精练,是当地非常能干的人。他家有3个儿子,都在外工作。家里一尘不染,非常干净,很城市居民家庭几乎一模一样。由于他早晨7点需要到大冶上班,我们匆忙告别。这样的好人,应该说是村里的代表之一。我至今仍然非常感谢他,回家后立即写明信片,表示感谢:祝福他家2014顺心!
村里的小朋友
高音喇叭,是宣传信息的必要工具
正在重建中的民居,强调村里的“九古”
老雕花
我在新祠堂前,见到一位老奶奶,名字叫曹雪,一问年龄有86岁,仍然很健康。后来听说,村里90岁的老人也不少。这里应该是长寿村。
我最喜欢的是:
1、老房子:新祠堂左右两边的老房子,都很优美。
2、老树:3棵大树,见证历史深厚。其中有2种树,很稀少:枸骨王、刺冬青。
3、古沟渠:反映了老百姓利用自然水利自流灌溉的智慧。一是生产,二是生活。生活上,他们利用山泉饮用水——洗菜——洗衣服三个程序,特别科学,充分利用水资源,值得城市学习。饮水——洗菜——洗衣服三环节,同时进行,也是村民交流信息和感情的好地方。
4、古道:多为狭窄的山间小道。村里到山上,都是这样的道路,过去多是土路,现在为了旅游,建设为石头路,仍然狭窄,小拖拉机都无法上去,只有雇佣5匹马作为运输队,运送材料。
古巷道
转角处(拐点),曲径通幽,豁然开朗
老百姓仍然用这样的方法凉衣服,符合三角形的稳定性,简单而且有效
原来的树根,显示了当地的古树之悠久
现在,专门为树根建筑了茅屋,是旅游一大景观
5、古祠:仅仅有框架和大院,让人联想起圆明园和江西流坑的董家祠堂。
6、古墓。很多,反映了老百姓敬祖、法祖的孝敬之心,是传统文化的很好见证。
7、古井。
8、古碾。
9、古庙。我早晨6:30出发,向上上古寺院前进,专门寻访。但是尼姑受伤,卧床难起,我仅仅在建筑和附近寻觅。
老庙取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