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李军:荠菜,书籍,建盏和树桩
这次疫情正在改变着生活,比如:允许地摊经济,直播带货......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改变,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去体验这场历史性变革,要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以何种方式参与摆在我的面前,是参与经营还是参与消费?参与消费来的比较简单,先从消费的角度,去理解也许未来也能成为“带货”达人,理解背后的人性逻辑将会是这次体验的重中之重。
先对几个月我的消费数据进行一个统计:
从消费类别的顺序角度:食品-书籍-建盏和树桩。
疫情期间每次出门如临大敌,程序繁琐,网购食品就成了最为便捷的途径,网购食品玲琅满目,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而我的选择动机是“赌徒心理”:
曾经儿时吃过的时令食品,比如:荠菜,蚕豆,上海青,鸡毛菜......这类商品的特点是单价低,每次购物就像一次赌博,如果满足预期就赌赢了;如果未满足,输了也不心疼,就连退货投诉都懒得操作。
这类购物的特点就是既满足曾经的回忆还能产生赌赢后的快感,这种快感既能产生平时线下购物的即视感,以及付账时的满足感之外,还能制造赢的快感,这种赢的快感相较于线下有一定延迟,延迟越久,快感强度越大。
既要满足口腹之欲还要精神丰富,如果呆在家里碌碌无为就会有一种犯罪感,而线上教育以及读书就成了我的生活必须品。
关于线上购书,觉得出版社还没有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比如过度包装,产生废弃物太多,各种无用的书皮包裹着书籍,很不环保,并且没有研究购书者的心理需求,每本书的背后是一整套体系,又或者是不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同一件事情,这样的深度服务,没有产生,实际上还是1.0的线上经济。
谈谈建盏和树桩,这是我认为的线上经济2.0,原因是有互动学习。
分析了一下消费数据,85%的金钱都用于了建盏和树桩,究其原因核心就是:产生互动,互动之后有期待,期待之后望实现,实现之后有强烈成就感,一旦有成就就上瘾成性,欲罢不能,最后泛滥成灾。
建盏从不认识到熟悉了解,到上手体验,时间很短,但是目前为止我已经购入了各式建盏40多个。
发现建盏从生产工艺有两大分类:柴窑和电窑。
还可以从釉色和器型上分类,更大的坑就是从各类艺术大师的不同作品的分类。
从直播类型上可以分为:拍卖型和出价型。
从直播形式上分有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和见其人,闻其声。
更有一种最好玩的逛街砍价型。
形式多种多样的背后,发现有两种心理在推动不停买单:
1,建盏的历史,主播的宣讲让人产生好奇心,合适的价格产生赌一把的心态,主播的渲染大脑杏仁核被点燃,于是心甘情愿掏钱买单;
2,贪欲,建盏的历史厚重以及代代相传的艺人传承和各式各样名目繁多产品形态,勾起了我的占有欲,“每种每样都要拥有”。
关于“树桩”对自己就有更多发现了,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