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的画如何去欣赏?
文·段宏刚
齐白石(1864年——1957年)先生跟同时期的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是我国20世纪公认的四位绘画大师,他在国画领域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经常把乡间司空见惯的花草鱼虫和瓜果蔬菜作为绘画题材,展现了一种原汁原味的、妙趣横生的、朴实无华的民间情调,给当时的中国画坛注入了一缕清新空气。
从创造性来讲,齐白石的国画,是把文人画的审美格调跟乡土气息结合后,产生的一种适合老百姓欣赏的新式文人画。
因为从清朝中期以来,画坛受“清四王”的影响很大,四王画画时,喜欢沿用唐宋元明时期的技法,在笔墨创新上,以及题材开拓上没有任何贡献,当大众审美疲劳后,对画坛的这种画法很反感。
直到上世纪20年代,随着我国第一批画家,如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人接触到西方绘画,眼界拓宽后,才感到中国画必须进行创新和改变,才可能把生命力延续下去。
于是,画坛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创新方法。
第一种是以徐悲鸿为首,给中国画引入素描关系,开创了中国画的写实风格。
第二种是以刘海粟、林风眠、吴冠中为首的画家,把油画技巧引入到国画里,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绘画形态。
第三种就是以齐白石为首的画家,深入到中国画传统中去,从传统的文人画里寻找创新的可能,以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为基础,给文人画里凝注民间情调,用文人画的技法来画具有乡土元素的物象,既展现出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趣味,又展现出跟时代匹配的现代意识。
这就是齐白石对中国画的最大贡献。
怎样欣赏齐白石的画?
实际上,关于国画,齐白石说过一句非常有影响力的名言:国画不似是欺世,太似是媚俗,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如果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就等于会欣赏齐白石的画。
因为国画里没有素描关系和光影明暗关系,对色彩也不是很重视,因此,指望中国画像油画那样写实,具有突出的立体感,是不可能的,如果国画过于追求写实,就显得有些匠气,俗不可耐了。
但是,国画也不能过于抽象,歪曲客观自然,把物象画得似是而非,让观者看得一头雾水,看不懂画面究竟要表达什么,这样也不可取。
优秀的国画,历来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观者看到画面后,立马能联想到那是什么物质,进而激发进一步的审美思考。
齐白石的所有创作,都是按照这个美术理论来进行的,因此,欣赏齐白石的画,把握好“似与不似之间”非常关键。
在细节处,齐白石的画有许多可供品味的地方。
比如,齐白石是善于用墨的高手,把墨用得很灵活,墨的浓淡干湿和轻重缓急,都非常到位,能自然渲染出画面的层次感。在设色时,他非常注重水分和颜料之间的协调搭配,色彩不但鲜艳而且润泽,比如,他笔下的寿桃,在视觉上总是水灵灵的,看着非常舒服。
另外,齐白石国画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在构图上非常精巧和新颖,遵循“画中有诗”的理念,深化了作品的意境。如《蛙声十里出山泉》,采取隐喻、象征、委婉、含蓄的画法,用画面意境来引出画的中心思想,完全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同时,齐白石的文学修养很高,在某些画中的落款、题字都很有趣味,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情感,表达文人的气节。
比如,抗战时期,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邀请齐白石去赴宴作画。齐白石拿起笔画了一只妙趣横生的螃蟹,然后在左上角写上“横行到几时”几个字。
特务头子接过画满心欢喜,当下却没有看出被齐白石讽刺了。如果齐白石不具备这些修养,则难以表达自己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