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差的家校关系是互相敌视,正常状态是各司其职,最高境界是理解配合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毫不夸张地说,当前的家校关系到了历史上最差的时候。
一个很具体的表现是,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怀念以前。
有家长说,以前的老师真好,补课都是免费,也从来不让家长批改作业。
现在的老师,自己啥都不干,就知道自己办辅导班捞钱,连自己的工作都布置给家长。
有老师说,以前的家长真好,老师说啥是啥,批评孩子甚至打孩子两下也不会告到教育局。
现在的家长可好,孩子就是小祖宗,说没法说,管没法管,一不留神就会投诉,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如果做一个调查“你想不想让家校关系回到30年前”,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
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老师,现在是相互看着不顺眼,关系相处得非常别扭。
02
最差的家校关系,就是家长和老师互相敌视,互相甩锅。
“你的孩子在我这儿上学,你就得一切都听我的,我怎么安排怎么是。”
“孩子是家长的,家长不管谁管?”
“我花钱让孩子去学校读书,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和家长无关。”
……
大家都觉得责任是别人的,出事了就全都是别人的错。
比如前些日子,因为教师让家长批改作业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其实这里面的是非对错很明确,批改作业是教师的责任,且不说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能力和时间批改作业,就算家长们都有能力和时间,作业由家长批改,老师就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家长的职责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而不是批改。
这是教师的锅,不能甩给家长。
而另一方面,有一些家长觉得既然孩子上学了,就应该一切都由老师来管,没有家长什么事,这也是不对的。
尤其是那些天天犯错的“熊孩子”,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老师也难以管理,最终孩子的毛病只会越来越多。
即使在学习方面,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一个老师要面对一个班数十名、两个班上百名形形色色的学生,而且由于教学进度的关系,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每个知识点都能学懂。
学校教育注定是面向全体、面向多数的教育,打个比方说,老师讲题的时候,某一道题错误率较高,老师会在班里讲解,错误率低的,可能就会忽略。
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些落后,而家长还全都指望老师,孩子很可能会越落越远。
03
家校关系的正常状态,是各司其职。
有人说,家校矛盾的根源在于职责不明。
比如很多家庭作业,尤其像一些手工、社会调查等等开放型的作业,本身是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
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想分清老师和家长的责任,也并不太难。
一个是很多事情上级都有明确规定。还是以批改作业为例,在此之前教育部门早就已经明确,这是老师的工作。
另一个,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杆秤,只要把秤砣放到公平的地方,就能够分辨出到底谁应该做什么。
说实话,作为老师,我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工作给过家长。
我知道没有那个权力,也不符合自己的做人做事准则。
作为家长,我会关心自己的孩子,即使老师不要求,我也会检查他作业的完成情况。
甚至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我还会多给孩子安排一些学习任务。
因为我知道,老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都是一样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成绩更优秀一点,一是靠先天有个好脑子,二是靠后天比别人多努力。
04
家校关系的最佳状态,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不是你干好你的事,我干好我的事就行了。
在各自干好各自的事情的基础上,老师和家长之间还应该多沟通,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效率,增强教育的效果。
孩子在家里有些事,老师不知道,学生在学校有些事,家长不知道。
有些话家长说了可能效果不好,有些事老师可能不方便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说,一个作文不好的孩子,在家翻书查阅资料,很用心地写了一篇作文。
也许水平仍然不高,老师批改的时候可能只是一带而过。
但如果家长把这个过程悄悄告诉老师,请老师找个闪光点表扬一下,可能就一下子激起了孩子的写作兴趣,以后每次都很用心,作文就会越来越好。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介绍过,儿子上高中时,家校关系就特别融洽。
学校组织活动,家长们总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全力参与。
老师们也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学生考好了,老师会自己花钱请学生吃饭,过节的时候,老师从自己家包好饺子带到班里给学生吃。
不仅班主任这么做,就算任课老师都这么做。
这样融洽的家校关系,肯定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学习都是助力。
05
在当前的生活压力和升学压力之下,老师和家长其实都不容易,都有自己的苦衷。
但越是如此,越应该互相理解,互相配合。
就像两口子过日子一样,大家每天都挺累,但如果总是你觉得他不对,他觉得你不对,这日子过不好。
其实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责任,有时候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大家的目标完全一致,大家的利益完全一致。
成绩提高了,孩子有希望,家长有盼头,老师有业绩,所有人都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少发泄一些心中的不满,多想一想对方的不易。
毕竟,我们都是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教育环境,而不是非要争个谁胜谁负。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热文回顾:
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