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闻 桂 花 香||张维民
又 闻 桂 花 香
(散文) 文/张维民
物星斗移,岁月流转。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工作曾多次几经变迁,但近二十年来,就再也没有机缘品赏桂花那浓郁的芳香了。今年,中秋节前后,我又有机缘闻到桂花那迷人的香气,着实令我欣喜有加。在过去的岁月里,没有机缘见到桂花,虽说是一种遗憾,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忆和念想。 —— 题记
“八月桂花遍地香”。
在通向“郑州黄河邙山游览区”景观大道的两侧,到处都是郁郁青青的桂花树。桂花树四季常青,枝繁叶稠。每当进入农历八月十五前后,那满树的桂花悄悄的开放,隐藏在浓密的绿叶之中,一簇簇、一串串。那黄的、白的、橘红色的桂花,浓香四溢,馥郁芬芳,芳香中夹杂着一股甜甜的味道。当你远远的看去,好像什么也看不见。只闻其香,难觅踪影,有一种“花看近有遥却无”的感觉。但当你近观,就能看见那密密的桂花藏在绿叶之中。这条大道,是我每天走向工地的必经之道。当我上下班路过此处,老远就能闻到桂花浓郁芬芳的香气。桂花香随风飘逸,拂漾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初识桂花,感受她那浓郁迷人的芳香,还是1986年7月,我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豫南的一个空军机场。整齐的营房后面,除了笔直挺拔的水杉树,就是那一颗颗、一排排状如冬青的桂花树了。清晰地记得,那年的中秋节期间,不知何时,总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芬芳气息。当时,我却并不知道那就是桂花散发出的芳香。后来,我听战友说,那种香气就是桂花之香。
一个秋日的午后,我终于再也经不住这浓郁芬芳的桂花香的诱惑,来到那片桂花树下,独自一人慢慢的欣赏,慢慢的品味桂花那诱人的芳香。寻香望去,我终于在桂花树浓密的绿叶间,发现了一簇簇、一串串黄黄的伞状的桂花。我忍不住摘了一串桂花,放在鼻子下足足闻了两分钟。那种香呀,直扑心海,仿佛香到了骨子里面,沁人肺腑。那次初品桂花的情景,至今让我还记忆犹新。曾听人说,把采摘的桂花晒干,喝茶的时候,在茶叶中掺入少许,用滚烫的沸水冲泡,那浓浓的茶香中散发出桂花迷人的清香,着实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品一口,香气直入心肺,令人荡气回肠,久久不能释怀。
桂花花瓣较小,浓密,稍一触摸,就容易散落。加之她深藏绿叶之中,采摘起来很是不便。有时,近看树上那么多的桂花,花密叶稠,但采摘半晌,也就那么一小塑料袋。那些来不及采摘的桂花,被风一吹落满一地。从地上捡拾虽然方便,但极有可能与细小的土粒掺在了一起。
最有趣的就是自己制作桂花茶了。我平时有喝茶的习惯。那是一个星期天,闲来无事,就拿了一个塑料袋。站在桂花树下,就小心翼翼的,细心认真的采摘了起来。我扒开绿叶,一点一点的捻在手中,轻轻的放在塑料袋中。由于桂花树比较高,够不着还要站在凳子上。一上午下来,也就采了半斤左右。我把采摘的桂花摊在报纸上,在太阳下晒干,和茶叶混合在一起。至此,自制的“桂花茶”就成了。喝的时候,只需倒上一点,用开水一冲,一杯浓郁清香的桂花茶就能品饮了。虽说没有卖的桂花茶喝着地道,倒也别有一番韵味,一种情趣,一种雅致。
桂花,别称木犀、丹桂、岩桂、九里香、金粟,又有“仙树”、“月桂”、“花中月老”之称。桂花为木樨科,常绿阔叶乔木,高3-15米,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偶有橘红色,极香,花期中秋。果实为紫黑色核果,俗称桂子。桂花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四种: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桂花味辛,可入药,有散寒破结、化痰生津的功效。桂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高温而不耐寒,为温带树种。桂花叶茂而常绿,树龄长久,秋季开花,芳香四溢,是中国特产的观赏花木和芳香树。
桂花,原产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柬埔寨也有分布。桂花对氯气、二氧化硫、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一定的抗性,还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桂花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陈志岁《桂花》诗“瑶树静当严序来,千花杀后有花开。清贞更造清芬境,大地萧条赖挽回。”(《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诗人不惜特笔,对桂花的清贞品质和难能可贵不可取代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赞美。桂花性味甘,性温,开胃,理气,化痰宽胸,芳香辟秽除臭,解毒,适用于口臭、风火、胃热牙痛,咳嗽痰多,闭经腹痛。
我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旧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屈原(前340~前278)《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在汉初引种于帝王宫钳苑,获得成功。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唐代文人植桂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元代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况。桂花的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我国历史上的五大桂花产区均在此间形成。
物星斗移,岁月流转。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工作曾多次几经变迁,但近二十年来,就再也没有机缘品赏桂花那浓郁的芳香了。今年,中秋节前后,我又有机缘闻到桂花那迷人的香气,着实令我欣喜有加。在过去的岁月里,没有机缘见到桂花,虽说是一种遗憾,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忆和念想。
现在,工作之余,每当早晚到景区散步。当我站在一颗颗散发出浓郁芬芳的桂花树下,欣赏她那娇俏的花姿,品味她那迷人的芳香,近距离的触摸桂花的花瓣,尽情的采摘和亲吻,使人又多了一份情趣,多了一份回忆,多了一份美好,多了一份追求。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清秋在一时”。宋代的这首咏桂花诗,道出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圆时,是桂花盛开的日子,半月后花凋谢了,月亮也就亏了。同时告诉人们,中秋前后是赏桂花的最佳时间。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美好时光,使自己有限的青春放出迷人的芳香。
作者简介
张维民,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河南洛阳新安人。1982年10月参军入伍,曾任原济空航空兵某部干部。2003年7月转业。
本人酷爱文学。自1985年11月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以来,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作品主要发表在《解放军报》、《空军报》、《桥梁建设报》及《思维与智慧》、《老人春秋》、《彩虹》等报刊。其中,散文作品《不速“之客”》、《夏日赏清荷》、《读书真好》等10余篇散文,由中国中铁大桥局集团文联主办的《彩虹》文学季刊“特别推荐”栏目集中刊发。散文《印象都江堰》、《相信你自己》、《故乡的红柿林》、《抄读》、《云台幽韵》、《生命的歌唱》等,分别在《彩虹》、《桥梁建设报》、《中原桥讯》上发表。
现为中国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洛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
张国领作品展示区;点击以下阅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