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早8点,在梧闽相邀下,我们一行八亇人到梧桥采风。已是深秋小雪季节,由于去年地核活动又趋烈,气候仍像初夏一样。黄志强拉着我们,先到梧桥社里圈了一遭,然后才在蓝田开发区的“青蛙王子”与梧闽汇合。走过大榕树,映入我们眼幕的是七星塘。她反映了梧桥先人与大自然斗争的智慧,挖塘虽可以抗涝,又可以蓄水防旱,并作为生活,洗涤,灌溉用水,且可以养鱼,养鸭。
梧闽的故居就坐落在长塘左侧,坐北面南,面对大塘。苍老的古屋,正在论述着苍桑岁月。走出老屋,几座祠堂,庙宇沿七星塘一字排开,展现她过去的辉煌。这明初太师郑深道的后裔,在1661年内迁梧桥以后,不忘航海事业,以此发展。
其家庙里展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们所熟悉的农家生产,生活工具。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梧闽介绍的土榨糖石盾。明代步文,郭坑,角美是种糖蔗的地方。其优质的红糖是煮赤砂,白糖,冰糖的好原科,并随龙溪月港的商船销到东西洋,而名誉东南亚。这精美的石盾,曾搾出了龙溪月港外贸的半壁江山。
还有在那走廊里'的纺纱机和织布机,原来名誉世界的漳绸,就是靠这样纺织工具织出来的。织女的纤指,仿佛还在那里纺絲,穿梭。当然,她们织出的多是土布“白目仔珠”,这样的白布可以染出各种颜色。退色了再染,又是一套新衣裳。当然,农民更喜欢的是“咬走花仔”,又耐穿又不容易脏。
面对着蓝田开发区林立的高楼大厦,梧桥七星塘边的古屋,确实是一块休闲胜地。老榕树下,我们沉醉在那顺治年间,郑氏开梧桥的先祖们,正吆喝着水牛在耕田,水塘边传来了水车的吱吱呀呀声。远去的蔗林,记载着一个神仙的世界。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