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烟台市民文化节】烟博瑰宝赏析(五十)
亲近历史,感悟文化。欢迎来到烟台市博物馆“烟博瑰宝赏析”第五十期,继续领略馆藏精品风采。本期推出的是馆藏珍贵文物:康熙洒蓝釉笔筒、张瑞图行书轴、陶埙。
康熙洒蓝釉笔筒
烟台市博物馆所藏的这件清代康熙洒蓝釉笔筒,高15.3厘米,口径18.2厘米,底径18.2厘米。
康熙洒蓝釉笔筒为直壁形笔筒,器型规整,仪态端庄。胎体坚质而细腻,有明显重感。内壁施白釉,釉面匀净亮白而肥润,外壁通体施洒蓝釉,虽无纹饰,却显素雅之气,置于案头,既为实用,也可养睛,当为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玩用具。
洒蓝,又名“雪花蓝”、“青金蓝”。因浅蓝地上有水迹般的深蓝色斑,犹如洒落的水滴,故称“洒蓝”。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德镇,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洒蓝釉的制作方法有所提高,民窑大量烧造作为外销瓷,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标志着洒蓝釉的品种成熟与发展。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
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品为最佳。其施釉工艺是在烧成的白釉瓷胎上,用竹管蘸以钴为发色剂吹施。《陶冶图说》记载:“截径过寸竹筒,长七寸,口蒙细纱,蘸釉吹。吹之数遍,视坯之大小与釉之等类而定。多则十七八遍,少则三四遍。”《南窑笔记》称洒蓝为“吹青”。民间依据蓝釉表面形貌,又有“鱼子蓝”之说。
张瑞图行书轴
烟台市博物馆所藏的这件明代张瑞图行书轴,为绫本,纵140厘米,横49厘米。
张瑞图(1570-1644),字长公,号二水,又号果亭山人,白毫庵主等,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崇祯三年因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善书法,初学孙过庭、苏东坡,后取法六朝,变圆为方。其书法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称晚明四大家。
张瑞图的书法,给人印象是峻峭劲利,奇姿橫生,动感强烈。这幅行草书轴,足以代表其书法风格。书文为李白诗一首:“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落款“瑞图”。钤白文印两方:“张瑞图印”、“兴酣落笔摇五岳”。行草书三行,字距紧密而行距疏朗,有奋笔直泄之气势。其结字横向取势,起笔、收笔皆尖峭而有锋芒,似从北碑中汲取营养,化楷为行、草,爽利痛快。始转处行笔一变古法,用笔锋侧转橫截翻下,从而造成一种激荡、跳跃的气势和剑走偏锋的感觉,拓展了用笔的变化。转折取方势,吸收魏碑笔势。有折无转,干净利落,别具一格。时人赞其书“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
此幅作品用笔硬峭挺拔,纵横凌厉,气势纵向奔流、奇逸动荡,正如印文中所说:“兴酣落笔摇五岳”。确属张瑞图书法中的精品。
陶埙
烟台市博物馆所藏的这件陶埙,是新石器时代乐器,在烟台市福山区邱家庄遗址出土。
该陶埙以红褐陶制成,高8厘米,形状酷似鸡蛋,在顶部有一约2厘米左右直径的小孔,是用来吹奏的音孔。邱家庄遗址代表的文化类型属新石器时代文化,时间距今约6000年,说明在几千年前,居于烟台的人类已经开始使用乐器了。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最早是用来诱捕猎物。据《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在古代宫廷中,埙又分为颂埙和雅埙:颂埙,指体积较小、常在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所应用;雅埙,指体积稍大,主要在雅乐中使用。
最原始的埙没有音孔只有吹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演奏的需求,埙的音孔渐渐增多。埙体的外观式样在历史发展中也日益丰富,如唐三彩陶埙,红陶刻花埙,怪兽埙,人面埙,绘龙埙等等。
订阅号
烟台市博物馆
服务号
烟博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