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甑、層、罾为何都有“曾”?古文字“曾”形似蒸食物的器具

'曾'字与做饭的厨具有关,'曾'字上的两点为冒出的蒸汽

'曾'字古文字形体中有'田',其实与田地没有任何关系,本为蒸煮食物的器具,为'甑'之本字。

'曾'字甲骨文形体如下:

甲骨文“曾”

单纯从'曾'字的形体看,构形是上部似'八'下为'田',实则'曾'字与'八''田'并无关系。那么,该形体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曾'是类似于我们常见的蒸锅上的屉,蒸馒头、包子之类的食物都离不开它,现在写作'甑'。如果说它类似于现在的箅子,我们应该就会更明白一些了,箅子作为蒸食物的器具,会有很多洞或者条形空隙,这也正是'箅'字构形中含有似'田'字部件的原因所在。'曾'还与箅子不同,它是底部有洞的蒸屉,有的还另加箅子。

'八'字是什么呢?有了蒸食物的屉子,就会伴随着有蒸煮的蒸汽,'八'字就是向上散发出的蒸汽。

甲骨文只是呈现给我们带孔'曾'的底部和蒸汽,以此形象告知我们是蒸煮的器具。到了金文则有所变化,形象更为完善,增加了支撑或者存放箅子的锅。

金文'曾'字如下:

金文“曾”

金文'曾'字下似'口',其实非常像存放箅子的蒸锅口,以口代锅。有的形体在口中增加了短横,之后也演变成了'日'字,实则与'日'并无关联。

金文“曾”

那么,'曾'字现在怎么没有这个意思了呢?这是因为'曾'字的意义负担过重,特别是'重'(如曾孙、曾祖父)和'曾经'两个义项使用更为普遍。因此,表示本义的'曾'字就不得不让位于后来的引申义或假借义。为了减少'曾'字的意义负担,就增加义符'瓦'新造了'甑'字来表示本义。'甑'读音与'曾'读音只是声调有别。'甑'为什么添加构形部件'瓦'呢?这跟当时的制作材料有关,新石器时代的甑大多是用陶器制作而成的,因此后来孳生新字时便添加了'瓦'字符。蒸煮的'曾'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不同的材质,如西周时期有青铜材质的,后来又有了木质和竹制的。'箅'字为'竹字头'也同样说明竹制的箅子在后来也更为普遍。'箅'字是较后产生的字形,现在看来与甑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但是二者功能却是相同的—蒸煮食物。甑比较笨重,相较于箅子周围多了屉子,竖起的边缘使得甑能盛更多的东西。

箅子

陶灶和甑

'箅'字篆书形体如下:

篆书“箅”

从形体看,'箅'和'曾'字一样也含有似'田'字的构形,这部分是该字的核心,也是就是箅子。上部的'竹字头'则是指出了器具的材质,下部'丌'或为蒸锅的下底。

'曾'与'层'又是什么关系呢?

'层'的繁体字作'層',这里'曾'就成了'層'的意义渊源。'曾'作为甑之初文,'甑'是放在釜(锅)上的器具,因此'曾'就有'加''增加'的意思,增加之后比必然会高,所以'曾'又具有'高'的意思。《淮南子·览冥训》:'曾逝万仞之上,翱翔四海之外。'高诱注:'曾,高也。'

蒸笼

蒸锅

甑放到釜上显然是增加了一层,当然也可以多层,增加后自然也就高了。这样'增'有加、高义,“層”有重、级义,就容易理解了。

赠,其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也有'加'义,把不属于别人的东西加于别人。

罾,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在渔网上增加了木棍或者竹竿,也有'加'义。

䙢,为夾衣。《类篇·衣部》:'䙢,複也。'《说文》:'複,重衣也。'重衣,为增加了里子的衣服。

䎖,高飞。有'高'义。

那么,'曾祖父''曾孙'之'曾'其意义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的亲属关系指的是中间隔两代的关系,这个也是源于'曾'之本义,作为蒸锅的'曾'也是一层一层的,与釜(锅)形成了间隔和层递关系。我们的祖先以蒸锅的层层关系来比拟亲属关系,非常贴切。

'曾经'的'曾'其意义为是从前有过某种情况或者事情,有重复、第二次或多次出现之意,这与层层蒸锅,不断重复累加有异曲同工之妙。曾(cénɡ)与曾(zēnɡ)二者虽有音变,但意义仍然有着义源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