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近期观察:创新匮乏
保观|专注互联网保险
编者注:小观一直关注国内保险科技的创新发展,这次整理了近段时间新出现的互联网保险创新项目,选择了五家做了详细梳理。这五家的创新方向及领域各不相同,其中又传递了哪些互联网保险的创新趋势呢?一起来看看吧。
秒核科技
一家专注于核保核赔的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该公司应用数字化保险两核引擎技术,帮助客户快速搭建数字化保险产品模型、核算模型和理赔模型,并通过众多模块化接口输出,以此来提高两核人员生产效率和数字化保险产品能力。根据官网上发布的内容来看,目前给出了3种产品和6种保险解决方案,其中解决方案有:多为定价,数字化理赔,产品秒级迭代,流量三角形,用户画像和开发者中心。
盈利模式:
主要面向保险机构收费。
保观点评:
观察近一年来的趋势,可以看到科技与保险的结合已从营销渠道互联网化向科技赋能保险深度化演进,保险后端市场成为下一片蓝海。理赔作为保险后端服务中的重要一环,成为首当其冲的最大痛点,并且长久为人所诟病。所以从大环境上来看,这个方向确实是存在机会的。至于秒核科技能否吃到这块红利,一方面要看其产品是否过硬,是否能真正改善行业痛点,一方面也考验团队的BD能力。
邦邦汽服
主要模式:
2017年12月,人保(PICC)围绕主业探索外延,成立了后市场创业公司“邦邦汽服”。邦邦汽服的模式是,搭建一个平台,连接上游的配件供应商和下游的修理厂,通过掌握汽配供应链,确立 配件的品质和价格标准,让整个采购链条透明化。邦邦汽服作为中间平台,一方面与人保系统对接,确定需要更换的配件;另一方面,通过连接上游供应商资源,为事故车匹配配件,定价和供货,最终直接发货给修理厂。目前,官网上发布的主要业务有两项,一是“驾安配”B2B汽配电商开放平台,另一个是PICC中国人民保险认证配件。
盈利模式:
主要面向B端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保观点评:
小编前脚说完后端市场仍有待开发,后脚就来了个掘金者——“邦邦汽服”。俗话说的好,“背靠大树好乘凉”,邦邦汽服有人保做基石,成立不到1年,战绩可观。官方数据显示,旗下B2B电商平台“驾安配”单月交易额近1亿,合作发生了交易的供应商近500家,修理厂超过3000家。瞩目的成绩下,小编还是要提醒一句,回归理智。车险不好做,汽车后市场更是难上加难,供给需求不平衡是一,利益分配不均是二。怎么解决以上问题是众多想做后端创新的保险公司所要面临的挑战,未来可能还需要更多耐心和资金去培育这个市场。
马拉保
该平台有着明确的市场定位,即专注于马拉松运动而推出的保险,涵盖跑步爱好者、跑团、赛事组织方和运动俱乐部及志愿者等受益群体及组织。针对参与日常训练与赛事活动两个特定场景中的深度需求,平台为马拉松爱好者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场景不同,客户所交的保费也不同。而对于赛事组织者与民间跑团等机构组织,该平台也相继推出了“跑团团长责任险”、“赛事取消险”、“赛事组织方责任险”、志愿者专项保险”等一系列保障产品,为组织方转嫁风险、降低损失,同时给予法律责任保障。
盈利模式:
直接面向C端客户收取费用。
保观点评:
运动保险是从众多场景出细分出来的一个场景,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诸如保准牛、运动保等平台开始挖掘这块市场。马拉保的优势在于它进一步地深耕运动中的细分场景,不过,过于细分,也未必是好事,市场天花板摆在那儿了。
多保鱼
是凡声科技公司旗下的一个互联网保险平台,专注于互联网保险科技,目前开发了“多保鱼选保险”微信小程序”和“我爱多保鱼”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以内容建设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免费保险咨询、保险知识学习和DIY保险方案服务。
盈利模式:
目前的盈利方式不明,作为保险教育类的平台,若有获利,更多可能是与各家保险公司合作来收取相关的费用。
保观点评: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的自媒体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的增多。近两年来,从保险科普、产品测评为内容的自媒体成为保险2C值得关注的又一大模式。可以说,大众对保险的认知不足和历史原因导致的误解,让保险公众号肩负着极为重要的教育使命,也成为其空间所在。但同时,同质化的竞争、监管的不确定性也成为其需要面临的挑战。
工保网
一家专注于建设工程领域的互联网保险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工保网已经与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实现对接,支持工程投标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等险种的全线上交易,完成了在线投保、审核、支付、出单的全流程业务管理。为用户提供包括在线投保、风险评估、保后管理等一站式服务。
盈利模式:
面向建筑企业收费。
保观点评: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建设工程保险保费可以开拓的市场空间预计可达500至1000亿元。2018年,住建部将工程保证保险保单正式纳入保函体系。政策的推进以及空白的市场,这块领域倒不失为一个切入的好方向。
总结
从以上小编整理的互联网保险创新公司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几个趋势:
1
场景保险仍将继续发力
场景保险从2017年发展到现今,形势一直如火如荼,特别是BATJ这些流量平台入局,为场景保险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在上文提到的马拉保,以马拉松运动为特定场景给客户制定专业保险,这类的场景创新贴合人们的实际需求,不失为一个好的发展方向。现在保险科技发展火热,好的场景+产品创新+科技能力,这样的模式将会成为未来场景保险核心,而场景保险也会不断分化,更关注细分与垂直。
2
互联网保险创新匮乏
相比于2016年互联网保险创新的井喷,从2017年到2018年保险领域的创新项目就开始显得乏善可陈,或许与创业寒冬的大环境相关,也与保险业的垂直特性相关。而在各个大方向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新切入的玩家深耕细分领域或许能突出重围。
3
保险科技仍然是大势所趋
再谈保险科技,这已经是广为人知的话题了。在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开始拥抱科技时,保险科技最后能否落地实践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点。如上文介绍的第一家公司,将前端到后端进行数字化模型创建,大数据技术不可或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