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泥墙丨斫树取果喻
BAI YU JING GU SHI
百喻经故事
稻谷泥墙
【经文】
昔有一人,往至他舍。见他屋舍墙壁涂治,其地平正,清净甚好。便问之曰:“用何和涂,得如是好?”主人答言:“用稻谷(麦弋)水浸令熟,和泥涂壁,故得如是。”愚人即便而作念言:“若纯以稻(麦弋),不如合稻而用作之。壁可白净,泥治平好。”便用稻谷和泥,用涂其壁,望得平正,返更高下,壁都坼裂,虚弃稻谷,都无利益。
释义
有一个人,到朋友家去,看到他家的墙壁很光滑,又很干净,就问:“用什么粉刷的,墙壁这样光滑美观?”朋友说:“我把稻草杆的碎料浸在水里,和入泥土,再把它们调匀,涂到壁上去的。”这个人心想:“用稻草杆都有这么好,我用整棵稻谷涂上去不是更好吗?”回到家,就用整把整把的稻谷和泥来粉刷墙壁,结果不但浪费了许多谷子,反而使墙壁凹凸不平,还裂了许多缝儿。
寓意
有些外道,闻古圣贤的言教,修诸善法将来可以生天,或成圣成贤。可是经他们的思索之后结论是:“人死了以后既然可以升天,还要花那么多的工夫去行善修行干什么?”于是他们为了早点升天,便去自杀,他们想为自杀才免花那么多工夫行善修行,才是最直接升天的捷径。
谁知他们自杀不但不能得到升天,反而徒增自杀的痛苦与造了杀业之罪,将受地狱果报。这不是像用稻谷粉墙壁,不但没有使墙壁光滑美丽,而且使原来的墙壁更丑陋,更难看。且浪费了稻谷、浪费金钱又浪费苦工么!
《百喻经》小故事丨斫树取果喻
成都文殊院
// 原典 //
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当生胜果,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语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不?”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后还欲竖,树已枯死,都无生理。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如来法王有持戒树,能生胜果。心生愿乐,欲得果食,应当持戒,修诸功德。不解方便,反毁其禁,如彼伐树,复欲还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复如是。
// 白话文 //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棵很好的树,非常高大茂盛,而且能结一种很好的果子,这果子香而甜美,其他地方是没有的。有一天,有一个人来到了国王居住的地方,国王领他去看这棵树,并对他说∶“这棵树能结一种果子,甜美无比,你想吃吗?”这人就答道:“这棵树高大宽广,虽然想吃,怎么才能够摘得到呢?”于是就斫断了树,期望摘到果子。但却一无所获,徒然辛苦了一番。后来想把树栽回去,但树已经死了,毫无生机。
// 寓意 //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如来法王有持戒树,能生胜果。我们想要得到这种殊胜的果实,就应当持受戒律,修行种种功德。世上的人不会运用方便的智慧,反而破了戒,如那个伐了树还想种活的人一样,什么都得不到。破戒的人,就是这样。
// 小知识 //
《百喻经》是为了让新学佛法的人理解佛法哲理而撰集的,因而是一部以幽默的寓言譬喻故事演述大乘佛法的佛教典籍。《百喻经》原题为《痴花鬘》,指其中故事大多为针砭一些“痴人”及其所作“痴事”。“花鬘”意即花环,这是印度古代一种讲故事的体裁,是指将一些小故事集合在一起,就如一些美丽花朵串成一只花环。鲁迅先生曾多次捐助刻印此经,还作《痴华鬘题记》对其大加赞叹,谓其大林深泉,最有条贯。
文殊院理念
以文教强化素质、以弘法教化大众
以慈善回报社会、以修持庄严生命
青灯黄卷文殊院
弘法基地文殊院
心灵家园文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