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看看古代新生开学那点儿事

每年的九月往往是学生开学的日子,“开学季”便成为这一时期的热门话题。尤其是经过高考的洗礼后,一批新生开始步入大学,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征程。让我们看看古代的学生是如何开学的。

我们今天将不同年龄的学生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等级。那么在中国古代有这种区分吗?其实中国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而没有中学这一区分。

话说回来,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
汉代  汉画像石 官学授课场景
古代以农业为主,开学也要跟上务农的节奏。等到庄稼都没得可收了,才开学。《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所以古代流行冬季开学。
如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汉代小学入学时间多在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以及十一月砚冰冻时。这些时间往往是农闲时间,因为在农忙的时候,农业就是天大的事情,学生要帮着家里干农活,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当然,具体的开学日期还是跟学期的长短有着紧密的联系,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比如在明代,学生在腊月上学,会一直持续到次年三月。
宋·刘松年《孔子圣迹图·杏坛礼乐》

20岁读小学?13岁上大学?

大龄入学,是古代的主流。现在孩子上小学一般是6-7岁。古代要晚很多,大概在8-15岁之间。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的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

一直到明清时期,这种“大龄入学”传统都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记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加上当时的小学一般是七年制或者八年制的,所以20岁小学还没毕业是很正常的事情。

古代没有“初中”,小学读完就直接升大学,所以没有“小升初”,只有“小升大”的说法。这里的大学指的是“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

明·仇英《村童闹学图》

在宋朝,宋徽宗推出了“三舍法”,类似于现代学校设立的“快慢班”。班级分“外舍”“内舍” “上舍”三种:新生入学皆分在外舍,考试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考得好的,升入上舍。

在“三舍法”推行了一段时间后,宋徽宗发现把学生分三六九等,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此善良感性的皇帝就把这一制度废除了。

所以在小学,智商高的学生可以被分到好的班级,能早点毕业。那么,13岁就上大学也并不稀奇了。

用十条肉干儿交学费?

古代,虽然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学费还是普通家庭能承担得起的。

春秋战国之前,基本上是公办学校免费,私立学校看情况收费。秦朝还为贫苦人家提供资助,也就是现代也在实行的“贷学金”政策。

春秋开创了“上学要交学费”的新时代,但这里的学费不是钱,可以是肉、也可以是酒。《礼记》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这里的“乘壶酒”是“四壶酒”;“束脩”则是十条绑在一起的肉干儿,学生入学时可以向老师交这样的“学费”。

到了宋朝,学费食宿费全免。这可是一个超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时代啊。

不仅如此,国家和省政府举办的“重点学校”还对学生进行补助,如太学每月每个学子还能领到一些零用钱,“孤寒士子”在校外没有房住的,政府提供免费住宿和吃饭。对于确实贫穷读不起书的家庭,宋朝建立了“不能养、育者,(政府)给钱养之”的制度。

宋·刘松年 《秋窗读书图》(局部)

因此,宋朝算是中国古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朝代了。

入学配置升级了吗?

古代对仪容很重视。学生这个群体在当时也有自己的“校服”——青衿。如果说当下的中学生校服主要作用是防攀比,防早恋,那古代的校服则主要是为了“正衣冠”,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尊敬。

《新唐书·礼乐志九》记载:“先置之官就门外位,学生俱青衿服,入就位。”据说每朝皇帝还会根据自己的审美重新设计专属这一个朝代的校服。

现代人复原的青衿,穿上后仪表堂堂

身上拾掇完了,就要开始收拾书包了。由于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现代的小学生都开始拖着拉杆箱上学了。相比之下,古代的“书包”就简陋得多。“包袱”最常见,一块布把书一裹,往肩上一扛就能上学了。

除了装书,上学还要带笔墨纸砚,于是,包袱又升级为了“褡裢”,可以分开存放学习用具。古装电视剧里常常就能见到。

书如果再多,或者上京赶考,“褡裢”也有不够用的时候,这时候,就要用到行李箱——“箧笥”,用来装更多贵重的书。

当然,要是家里有钱,雇个书童,就更好了。

明 佚名 鞍马秋风图,该画描绘了书童随学子骑马出行的场景

仔细想想,其实古人上个学也不容易。没有电脑,没有ipad,甚至没有方便携带的钢笔水笔,笔墨纸砚都得自己背着。为了拜师求学往往要“负笈甚重”,跋山涉水,披星戴月。相比,现代的学生们还是幸福的:不需要考虑路程远近、也不必担心文具是否够用,只需有“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可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