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周末贤谈】:奥帆基地一瞥
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2006年10月26日下午,海大文学院的老师们在开完会议以后,刘书记宣布,院里决定组织老师们到奥帆赛基地参观。我参加会议时只穿了一件长袖的衬衫,一点也不冷。散会后,多亏周教授建议让我回家再穿一件衣服,于是我回家穿上了那件乳白色的皮衣。老师们平时工作繁忙,能有机会忙里偷闲,出来浏览观光,真的有一种解放的感觉,心情好爽啊!
我们乘车很快就来到了青岛奥帆基地。海大外语学院法语专业的一个毕业生在那里工作,他给我们作了简要的讲解。海边非常凉爽,秋风习习,颇有阵阵寒意。因为海边有风的缘故,温度大概要比市里低好几度。天气虽然有些冷,但大家兴致很高,简直就是兴致勃勃。
当我们漫步到海边时,一望无际的大海顿时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清澈明亮的大海,简直像一面广阔无垠的镜子,直逼我们的眼。海面上伴随着阵阵海风的吹拂,掀起了层层波浪;几只海鸥在水面上浮光掠影般的嬉戏,仿佛在欢迎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远处有一艘巨大的轮船,似乎巍然不动地矗立在水天相接处,更加显示了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与融合。我心里突然在想:大海如此浩瀚,境界如此高远,而人类呢?我们是否也应该拥有海洋般的宽广胸怀呢?然而,挂在西方天空上的太阳由于奔波了一天,似乎有了一些倦意,躲进了云层里不肯出来接见我们,多少有了一点夕阳西下的味道,这也算是美中不足了。
我们一边漫步海岸,一边自由谈论着。有的老师说,这样的海风保准可以进行帆船比赛。但据工作人员介绍说,8月份的风很小,这也是让奥帆基地的工作人员为08年奥运帆船赛发愁的事情。
谈起风力的话题,我们自然就聊起诸葛亮借东风的历史传说。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有东风,就没有火烧战船,当然也就不会有赤壁之战。我还和同事们谈起,既然我们可以人工降雨,为什么不可以想办法人工造风呢?哈哈!我自诩还有些创意吧!
大家尽管兴致很高,但毕竟风太凉了。这时,夕阳似乎被我们的参观热情感染了,也努力地从厚厚的云层里钻了出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晚霞的图画。我们向西面望去,透过雾气重重的海面,仍然能够看出一道金光闪闪的海上霞光,虽然不是那么明亮耀眼,但那毕竟是夕阳最后的光辉。我和大家谈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话题,不太赞同把老年人说成是“夕阳红”,因为夕阳再红,难免迟暮,而夕阳落山给人的感觉多少有一些凄凉和无奈。于是,我换了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把老年人不再看作是“夕阳红”,而是看作夜晚的明月。“明月”不仅为人们驱走了漆黑的暗夜,而且蕴含了朝阳和黎明,寄托了明天的希望。
天渐渐暗了下来,海风也似乎在无情的考验着我们的意志力。我们大家都凭借浓郁的兴致和观光的热情抗击着寒冷的海风,许多女老师都在瑟瑟发抖,真是“美丽动(冻)人”啊!有位老师还非常幽默的开玩笑说,“哪个帅哥给我件衣服?考验的关键时刻到了!”同事情,朋友谊,溢于言表,大家无拘无束的说着,笑着,似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忘记了寒冷。刘书记与我合影留念不久,老师们在寒风中也集体合影留念。其中,在合影时,前排的女老师为了不遮挡后排的老师,还特意做了一个舞蹈的造型,可谓妙趣横生。我把唐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略加演绎,于是吟道:“巨舰与海鸥齐舞,海天共晚霞一色”。
大家说着笑着,恍惚间夕阳不知不觉已经疲倦的消失在水天相接的远处。刘书记招呼大家,该回宝利华大酒店晚餐了。
通过奥帆基地的一瞥,我分明感受到了青岛的大手笔、大文章。30多亿的投资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已经初具规模,真是值得钦佩啊!然而,尤其让我难忘的是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已经留下了许多建设者的汗水和一行行踏实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