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懂心理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 书海遨游 No.19016
书海遨游 No.19016
你真的不懂心理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
推荐程度:*****
(心理学必读入门经典)
原书阅读:451分钟
本文字数:2,689
本文阅读:9分钟
心理学作为时下比较热门的话题,经常会被人提及。好似现在大家都步入小康社会之后都开始更“走心”。而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却时常被大家所忽视。
就好像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知道什么是心理学似的,才会说来说去,甚至评头论足,但其实大家还真不懂心理学。
如果从概念上来说的话,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最容易被人误解的点无非是其科学性。也以此有了这本一版再版的经典入门书籍,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心理学,或者什么才是科学心理学。
现在最新的第10版的名字就叫《这才是心理学》,名字就更加直接了。
这本书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使心理学的研究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而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和伪心理学划清界限。
当然要让大众接受的一个重要论据就是如何证明其科学性,或者作者总结了四个方面特征:
1、可证伪性
2、概率性预测
3、服从同行评审的公共知识
4、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
具体的旁征博引、逻辑思辨的过程可以具体去看书,毕竟不是纯理论的书,作者的语言还是蛮生动的。所以虽说蛮厚的书,但看着不累。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作为一名心理学行业工作者的深刻感受,这本书真是句句扎心。
我会觉得这本书的两个目的也是针对于大众对心理学的两大误会:“伪科学不待见”以及“纯忽悠尽骗人”。而落到作为从业人员的感受上无非两个字“冤”和“怨”。
作者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公众要求心理学去回答本质主义问题,而通常其他科学家并不需要回答类似的问题。”就好像人们对对心理学的期望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本来就不科学,能不冤吗?
“所有的科学学科里,进步的关键在于放弃本质主义,接受操作主义。”而“本质主义者的态度通常有一种表现:在探求知识之前,过于关注于术语或概念的定义。”本质主义的确在心理学中有不小的干系,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心理学的“黑话”“暗语”就有成百上千。也许很多来自自然科学的鄙视也因此而来。
书中有一个隐喻非常恰当,对于很多不懂心理学的,甚至于在学心理学的朋友们,心理学就好像一个“菜谱式的知识”。我会联想到就像烧几个菜,哪怕会烧个满汉全席就觉得懂心理学了,这是心理学想要达到的目的吗?
其实从心理学的定义出发,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而作为科学概念的核心特性“可证伪性”来看,“我们确信某个理论具有可证伪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确定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具备可用可重复性很强的行为观察来表述的操作性定义。”所以我会觉得本质主义和操作主义还是可以有一定的交集的,也许这才是我们进一步发展心理学的方向,纯然的操作主义也许也是另一个极端。
不过,对于我而言,收获更大的是对于概率论的思考。因为从“冤”的感受来说,往往并不只是来自于科学的质疑,更多的是一些不科学的质疑。其中最主要的点就是来自于概率。
“概率推理可能正是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
可以看到的是,现在大众认知眼里的心理学有不少其实只是常识心理学,或者说是直觉心理学。大多数人,甚至还包括大多数在学心理学的人其实是缺乏统计思维的,或者借用作者的说法,“心理学很可能是人们不能进行统计思维的最大受害者,然而心理学家却是对人类概率推理能力研究最多的人。”
是否在用概率推理,或者是统计思维,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判断,是否在科学心理学的范畴内。
以此想到作者提及的统计预测和临床预测那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科学家们深知,要探寻自然界的原因和结果,就必须排除个人的感觉及经验。”因此必须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观点,“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或者借用作者的观点,“20世纪以前,整个医学史只能说是安慰剂效应的历史罢了。”也许看到这个观点会有一些夸张,但这也的确值得我们在统计思维上的深思。
能让普罗大众理解这些,消除这类的误解,也许是心理学肩负的一个沉重的使命。
当然这仅仅还只是外部的“冤”。从统计预测和临床预测的问题出发,不难延伸到在心理学行业内部的“怨”。
虽然书中没有提及,但在心理学内部也似乎因为科学性差异,有一条潜在的鄙视链,从脑认知神经科学到玩实验设备、弄实验设计的,再往下处理数据和方法的,再到做社会调查的,最后是临床做治疗的。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临床心理学,其中很多观点或者疗法的确缺乏科学性。如果说心理学针对的是人类行为,那临床心理学也许就是针对个体问题。当然我们也不能以没有科学性来评估临床心理学对人类特别是个体的贡献。
作者作为科学心理学的拥护者,其观点也非常明确,“心理治疗已经步入混乱状态,因为……它很少让流派消亡,它无法在内部实现有效的淘汰,心理治疗正在鱼龙混杂中走向灭亡。”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的确看到许多心理治疗里的怪像,撇开是否科学不说,连心理治疗的初心都已经违背的情况比比皆是。看了这本书对我最大的触动,也许就是一个经常会敲响的警钟,让我回到心理学的根上,回到科学的这部分做一些思考。
就像作者的观点,“心理学应该从疾病治疗的错误轨道回归其历史使命,那就是让正常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完满。”这也许是所有心理咨询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最后我想说的是,科学性的确是心理学的一个课题,同时我的观点是“是否科学”同“是否正确”并没有必然的关系。虽然期间会有一些不可名状的灰色迷雾地带,因为这些灰色地带给很多污秽创造了滋生的空间,也同时让心理学能够更有空间的释放其钻石般耀眼的亮光,能穿透迷雾给人类更多的指引。
而在这些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以此了解我们人类,“大脑这部机器构造出来是用于生存的,而不是用来理解它自己的。”同时人类科学也不是本质主义,也就是说只是在无限接近真理而已,并不包涵真理。这个世界有很多可以探索的路径,“知识不需要完全确定后才是有用的。”现在的科学放到几百年以后也许会是狭隘荒谬的。
我们个体能做的也许只是带着明确的认知,接纳所有的存在,包容所有的一切,探索所有的可能。是科学就是科学,不是亦可,是心理学就是心理学,不是亦可。远离伪装,珍爱心理。
2019-2-19
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Stanovich
附录
分享一个书中提及的美国众议院老龄化问题委员会所引述的一套识别不道德药品推销员的指南,同样可以作为识别带有欺骗性的心理学疗法和理论的指南:
1、他或许会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关节炎的“特别的”或“秘密的”处方或设备。
2、他会做广告,用的都是“个案史”和“满意患者”的见证。
3、他或许会承诺(或者暗示)能够快速或轻松见效。
4、他也许会声称知道关节炎的成因,并且说能够“清除”你体内的“毒素”,同时促进你的健康。他或许会说外科手术、X光和医师所开的处方是没有必要的。
5、他或许会指责“医学体制”故意阻碍了进步,或者迫害了他……但是他不允许他的方法以已有的或已获证明的方法来验证。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