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彩玉到底是不是玉?揭秘最像黄沁籽料的李鬼——唐河石的前世今生
黄沁料是和田玉籽料家族中价格非常昂贵的一种高档货,籽料只有通过接触变质才会产生皮色的效果,皮色刚开始都是淡淡的金色(即洒金皮),只有非常久的时间之后这类皮色才会变成深黄、褐色乃至红黑的颜色,所以说黄沁料其实都是籽料里的“爷爷”——资历老,辈分高,自然也就受到了玩家的追捧。
黄沁料主要有两个收藏难点,其一是原籽露肉的少,黄沁的皮色过于浓艳,往往很难露出肉质,即便露出大多也是“脏肉”,所以许多黄沁料的表面都已经不是透闪石成分了,这就衍生出其二的问题——不一定能过科学鉴定,出不了证书。
和玉大叔经常提醒玉友,不能过鉴定的料子一定要谨慎收藏,毕竟黄沁料难以过鉴定在业内是很常见的事情,今天大叔就要再提个醒,不能过鉴定的所谓“黄沁”,还有可能根本不是和田玉,而是一种产于河北的“奇石”。
在太行山的北端,有一条叫做唐河的河流,这条河的流域经过河北保定唐县的葛公西胜沟地段,当地出产一些五颜六色的奇石,在玩奇石的圈子里称之为“唐河彩石”或者“唐河玉”。
有人一听叫“XX石”肯定就放松了警惕,既然是“石头”,最多也就是石英质一类的东西吧,然而这几年唐河石悄然升级为“唐河玉”了,要了解这些变化,首先我们来看看唐河石长什么样子。
从图片中不难看出,这种料子外表比较圆滑,棱角相对来说比较少,虽然颜色五颜六色,可其中部分优质品种看上去还非常像籽料,尤其是许多的黄料子表面有一些五颜六色的花纹像极了“皮色”。和玉大叔为了更加准确的描述唐河玉的成分,专门在业内的权威杂质《岩石矿物学杂质》中,查阅到北京科技大学和北大的一篇联合论文《河北唐河彩玉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
科学论文显示,唐河玉的主要成分是透闪石、辉透石、石英和碳酸盐等等多种复合矿物,而内部比较杂乱的石花和杂质,大多是滑石和褐铁矿一类的物质。生成年份约距今2-14亿年之间,硬度大约在5-7左右(和田玉硬度是6-6.5),水洗度高,表面光滑温润,玉质感强,许多彩石还伴生“玉化带”。
既然含有透闪石的成分,会不会唐河石就完全可以冒充和田玉了呢?当然不会,从论文描述不难发现,唐河石一旦上了专业机器观察,可以发现很少能见到和田玉典型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其晶体的集合体主要是粒状变晶结构或者是一些放射、纤维状态的结构,这一点只要是复合“CMA”标准的鉴定机构都可以查出来。
唐河石对于和田玉最大的威胁是对黄沁的冒充,部分料子表面特征太像黄沁,而且还有所谓的“玉化”效果,这是因为唐河石中有一些更偏向石头,也有少部分品质高的伴生透闪石成分(或者含有大量“玉化质感”的石英),如果透闪石含量较高,还有可能被出具“透闪石质玉”的证书,这就非常就有迷惑性。
有些爱黄沁的朋友会很担心,我手里的料子会不会就是唐河石呢?有个简单的鉴别方法,在料子的表面滴稀盐酸,因为唐河石大多含有碳酸盐,遇酸表面会冒泡,透闪石成分很高的和田玉则不会;其次再加上小刀刻划测试硬度就可以基本做出判断。当然,送到科学的鉴定机构是更理想,更科学的选择。
原本这种产于河北的小众奇石应该属于奇石圈爱好者的玩物,可毕竟这几年黄沁价格太高,再优质的石头也不能和玉石相比,未来收藏黄沁料,可一定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