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块绊脚石真的只能是绊脚石吗
『写在前面的话』
有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里有一个男主角,穷困潦倒。有一次,他被路边的一块大石头绊倒;后来,他发现那是一块大金子。期间,又遭遇到种种神奇而幸运的事情,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们都有过被路面上石头绊倒过的经历;但我们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捡到一块金子。
即使是这样,未必我们就不能因祸得福。
『正文』
在P.E.T.中,十二块绊脚石分别为命令、威胁、说教、建议、争议、责备、转移注意力、嘲讽、分析、安慰、追问和赞美。
十二块绊脚石也称之为12种沟通障碍。当对方处于问题区时,尽量避免使用绊脚石;在无问题区,可以适当使用其中的一部分绊脚石。除此之外。。。
绊脚石真的只能是绊脚石吗?
我们都使用过绊脚石和孩子沟通。其中一些真的是信手拈来,毫无违和感,比如三大法宝,威胁、说教和责备。
如果把绊脚石比作是冰山的一角,那么冰山之下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为什么喜欢说教?
是怕孩子想不到,是怕孩子想不全,是怕孩子想错了?是怕孩子因想错了而做错了?是怕孩子做错了,造成对我们的影响?这影响可能是时间上的,精力上的,或是成本上的?
而我们,是为了展示父母的知识、阅历、经验、优势?是为了证明我比你强?
其实,是我们不相信孩子自己的力量,是我们不愿给孩子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是我们不愿看到失败的后果,也是我们无法承受失败的后果?
那么,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
我们为什么喜欢威胁孩子?
是怕他们不听话?我们为什么怕他们不听话?是怕他们失去控制,是怕他们一错再错,是怕他们走上歧途,是怕我们失去权威,是怕带给我们麻烦,还是我们找不到更好的方式?
有时我们甚至预设了一个难以收拾的可怕后果,而先入为主地威胁孩子。而孩子还搞不清楚什么情况呢,就被我们吓得困住了手脚。孩子怕了,但可能真正害怕的是我们自己。
而我们恐惧的背后又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喜欢责备孩子?
是他们犯了错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还是犯了我们无法接受的错误?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孩子的错误,还是我们不能接受错误本身?那么,我们又是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
责备不会让孩子好受些,但会让我们好受些吗?如果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是我们得到了解脱,是我们因责备孩子而宽恕了自己?
责备的本身是苛刻。我们是苛刻孩子,还是在苛刻自己?
责备的本身也是推脱。我们在逃避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具体事例,不断追问自己,就像剥洋葱一样,直到最里的一层。那一层,有我们的核心敏感性,那也是我们的“鲨鱼音乐”的源头。(在《养育有安全感的孩》终篇解读中再赘述)
因此,通过十二块绊脚石,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乎什么,回避什么,也可以找到隐藏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这是对自我的觉察。
同时,对孩子使用绊脚石,可以直接看到孩子最真实的回应。孩子总是很容易直接给出他们的回应,包括他们的感受和情绪。这是一次很好的观摩机会,当然我也不是鼓励一定要通过刻意地扔出绊脚石,来达到我们想要的观察目的。
当我们get到孩子的回应时,我们便可以对比同样的事情作用在成年人身上所产生的“回应”。这个回应被成年人的“面具”所遮挡,使我们看不到真正的回应,最终迷失了彼此,断裂了关系,事情终不能有效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绊脚石可以帮助我们识人。为什么有的人就喜欢使用某种绊脚石,背后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我们如何不被绊倒?
这时,也要谨防绊脚石陷阱。我们发现对方使用绊脚石后,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觉得对方用了绊脚石不对,进而反击,忘了识别绊脚石的初衷。我们需要从他人身上学习绊脚石。
有时,我们也常常对自己使用绊脚石。一次,我的外甥发了一个朋友圈,“我怎么总是丢三落四。”我看到后,立刻回了一句,“我只是这次忘了而已。”
这是典型的自责,而自责本身又给自己贴了标签。
自责都带有暗示的效用。下次再发生时,很可能会调用上次的自责状态,“看,我又是这样了。”
难就难在看不到对自己的绊脚石。
是绊脚石,还是试金石,就看我们怎么用了。
『写在后面的话』
绊脚石也是一面镜子,无论在孩子那里,其他人那里,还是我们自己这里,都可以照见我们。
『题外话』
早上,我在吃早饭。
棉棉走过来,她的双手相互包在一起,问我,“哪里是地球的正面,哪里是地球的最高峰?”她把自己的双手当成一颗地球了。
接着,她摊开双手,是一堆好看的石头。
“看,这是地球里的矿藏。”她轻声告诉我。
—END —
没有不喜欢跳沙发的孩子
*** 第一百九十四篇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