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平淡如水师生情】◆刘敬森
作者简介
平淡如水师生情
一缕朝阳斜射进病房里,让原本黯淡的病房光亮了许多。
我躺在临窗的一张病床上。
这是我做完手术的第二天,身上插满了管子,丝毫不能动弹,浑身疼痛难受,倍受煎熬,于是索性闭目转移意念。
“你是刘老师吧?”突然,一声悦耳的轻轻的女声传入我的耳际。我睁开眼睛,只见眼前一位戴着口罩的护士正弯腰准备给我输液。她看看挂在床头的病号信息单,又看了看我。
“我是。”我忍者疼痛勉强笑了笑,“请问你是——”我感觉不认识她,便礼貌地回问。我心里暗自揣测,可能是教的某个学生的家长吧,否则谁会认识我呢?
“果真是你!刘老师,我是张培荣啊。”那位护士熟练地在我手上扎上针,话语里有点激动:“你还认识我吗?”
“培荣,真是你?我怎能不认识呢!”医院里突然遇上了熟人,我自然也高兴。
“刘老师,我就在这里上班,你放心,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护士一边给我调整着输液器滴落的快慢,一边热情地对我说道。
“好的,谢谢你,培荣。”我的眼前忽然多了一缕阳光。我知道,像我这样躺在病床上的病号,是离不开她们这些白衣天使的,多一个认识的人,或许能少受点罪吧。
“张、培、荣,”我望着她离去的身影,小声喃喃着,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二十八年前那个腼腆的小女孩的模样来。
张培荣是我从教以来教过的第一届学生。1992年我师专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镇中学任教,担任初一四个班的历史课。初次登上讲台,我既有从业的新鲜感,更有极大的热忱和责任心。上初一的孩子大都是十二三岁的年龄,我比他们大七八岁,都是把他们看做我的小弟弟小妹妹,所以在教学上我尽职尽责,在生活上我对他们也是关怀备至,细致入微,师生关系自然融洽亲切。
当时我担的是初一三班的班主任,隔壁四班的孩子也比较听话,我也非常喜欢他们,张培荣就是四班的一个孩子。记得张培荣的家离学校不远,她和其他几个学习勤奋的孩子不仅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课下还经常找我问问题,所以我对她也留有较深的印象。胖乎乎的脸蛋,齐整的梭子头,朴素、纯朴而又略显羞涩,这也是是那个时代女孩子的典型特征。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初中三年过去了,张培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立医院护士学校。记得其间她曾给我来过一封信,让我帮助她修改一篇关于学校五四青年节活动的演讲稿。有没有帮她修改,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再到后来,我调到其他一个乡镇中学任教,我们彼此之间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没想到今天在医院遇见了,更没想到,她还认识我。纯朴的师生关系,就是割不断的弦,不管隔离多久,当再次见面,依然倍感亲切。
自从知道我在这里住院后,每次输液扎针换针,大都是培荣亲自来,每来一次,他都叮嘱我一些病情注意的事项,让我心里也多了一层温暖,感觉疼痛减轻了许多。
我住的病房有两个病号,三张床,病号一人一张床,多余的那张床住着另一个病号的亲属,他们来的早,所以陪护我的妻子或者儿子晚上就睡在座椅上,勉强凑活。有一天午饭后,培荣和另外一个护士径直走到我床边,轻声说:“刘老师,我给你换个地方,有个单间,病号刚走,你赶快挪过去吧。”说着,招呼另外一个跟着她的年轻护士推起我就走。
把我安顿好以后,她又帮助我妻子收拾转运东西,干净利索。我再三表示感谢,培荣笑着说:“谢啥谢,刘老师,举手之劳,这难道不是学生该做的吗?你可不用太客气。”我的心里则是暖流阵阵。
能下病床后,我出去走走,在护士站旁边的医护人员介绍栏里,我看到了张培荣的名字,她已经是这里的主管护师了,是科室里的骨干。一种钦佩和自豪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忽然想起为师者常说的一句话:教师干的是良心活,教书育人,一定要厚爱学生。是啊,厚爱学生,矢志不渝,将来的学生也一定会尊重、厚爱老师的呀!
望着 室外,北风凛冽,天寒地冻;我的心里,却是阳光明媚,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