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市政协委员
图文/杨耀健
2008年1月,作为市管干部,我被遴选为政协重庆市委员会第三届委员,界别为特邀,联系民族宗教界。当我作为政协委员,走进雄伟的重庆人民大礼堂,听到军乐队演奏国歌时,不仅有一种自豪感,更多感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政协委员主要工作有三项,一是调查研究,征求社情民意。仅在第一个年头,我就随同委员调研组,先后走访华岩寺、伊斯兰教协会、参加天主教“两会”、天主教第三届代表大会、宗教界负责人座谈会、对口单位座谈会、关岳庙拆迁协商会等。调研中一边听取汇报,一边笔记第一手资料,为撰写提案做准备。调研的重头戏,是完成全国政协交办的《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情况》专题调研,这个调研报告责成我撰写。第二项工作,根据主席会议决定,是动员委员为助推区县经济发展出力。当时市委提出“八百委员助推区县经济”,要求委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虽有个人捐款、扶贫对象,每年捐献千元以上,却很微薄。因此,也参与民宗委动员宗教团体、企业家委员共襄盛举。数年间,我们为石柱县黄水镇卫生院捐赠过医疗器械,为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修建公路、蓄水池。分管副主席孙甚林,还在酉阳县办起养猪场,品种从美国进口。第三项工作,是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占用我不少精力。我既要承担民宗委的集体提案撰写,也要撰写个人名义的提案。文史老人彭崇熙来信,提出将解放碑名重新恢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但他多次信访无人回复,希望我代言。据此,我撰写了《关于两碑合一的建议》、《关于恢复重建国民政府遗址的建议》提案,《重庆时报》以整版篇幅对后者做了专题报道。老船工陶鹏从2002年起,联系一些老同仁创办了川江号子研究会,企业家还赞助建造了一艘木船,使他们可以边划船边唱川江号子。但是海事部门认为木船没有动力,不准在川江航行,使之失去表演道具。为此,我提交了《关于积极抢救川江号子的建议》提案,促成木船在涪陵“洋人街”落户。嘉陵江东水门修建大桥,市交委拟拆除嘉陵江客运索道。客运索道公司经理孔德兰数次来信,希望代言,保留新中国第一条客运索道,给市民留下温馨回忆。据此,我先后撰写《关于保护重庆市级文物嘉陵江索道的建议》、《关于提请对嘉陵江索道复建组织论证的建议》两个提案,获得市交委回复:该索道将拆迁到化龙桥“重庆天地”。数年间,我的个人提案有《关于开发商不得拒绝使用公积金的建议》、《关于恢复中兴路回水沟跳蚤市场的建议》、《关于在邹容路为邹容塑像的建议》等。提交的社情民意有《机关电话信息泄露应该引起注意》、《奢侈品消费不宜多宣传》、《市容整顿要兼顾市民生活》、《新牌坊邮政所应增加人手》、《413路公交车还需增加运力》、《轻轨三号线亟待增加班次》、《建议增加市停车办编制》等。我的注意力,主要侧重于民生。社会上有人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过是体现民意的摆设。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我的观察,政协委员绝大多数都是尽力的,不仅围绕社会热点、难点建言献策,而且捐献真金白银。而政府部门的提案承办单位,也尽量采纳委员的提案、建议,能办就办,不能办也有个说法。我或许不是理想人选,但既然安排我做委员,唱配角也要唱好吧。一旦拥有有监督权、话语权,再没有借口装聋作哑。在其位谋其政,总要干点实事,至少对得起那份俸禄。努力尽职,其实也为了给自己有个交代。在重庆市政协三届一次全会上担任秘书组副组长,与部分组员合影。
率市政协委员到西藏考察
视察武陵山区小学校
到寺庙宫观调研
报刊报道我的提案《关于恢复国民政府旧址的建议》
率团到内蒙考察,见到草原英雄小姐妹之一玉荣(持鲜花者)。
参加视察重庆市廉政教育基地
作家近照
杨耀健 ,汉族,1953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重庆市作协会员,曾任《重庆文史资料》副主编、副编审,重庆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代表作有:《宋氏姊妹在重庆》(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没有公开的秘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虎!虎!虎!》(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史迪威与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杨耀健自选集》(香港天马图书公司出版)、《西南局第一书记》(重庆出版社出版)、《解密飞虎队》(重庆出版社出版)、《商界集萃》(重庆出版社出版)、《春风又绿两江岸》(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陪都人物纪事》、《名流写真》、《重庆——中国西部明珠》、《宋庆龄在重庆的故事》、《重庆与名人》、《巴渝轶闻掌故》。
主要获奖作品:《宋氏姊妹在重庆》1989年获建国40周年重庆文学奖,《热土纪事——评作品集〈点击重庆〉、〈走近重庆〉》获重庆市第二届文学奖评论奖,长篇小说《西南局第一书记》获重庆市第三届文学奖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