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生偏科事小,学校偏科事大
原创|学生偏科事小,学校偏科事大
文/欢爸
时间/2019-12-04 00:28
【引言】“偏科”是指在学生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特别好,而另外的一门或几门相对又特别差的现象,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偏科”。~
【正文】原创|学生偏科事小,学校偏科事大
昨日说到倾听的障碍和隔阂,并不是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固定的行为习惯和模式,让人在缺乏信任感、依赖感的情况下,固执己见,卡在自己的情绪和精神世界里,无力转身、改变,坚持用一种坏的沟通模式来拒绝交流和改变,偏科就是这样一种表现形式。
“偏科”是指在学生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特别好,而另外的一门或几门相对又特别差的现象,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偏科”。
偏科的起因很多,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外界影响、方法不当、家庭环境影响等等,而这所有的因素之和,便是被我称之为“教育生态环境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多年以后,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教育的问题,更多的是家长的问题、老师的问题,先出问题的一定是家长和老师,而不是孩子,孩子的问题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而面对成人的问题,除了更多的是无奈,又有多少成人,能静下心来反思、反省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成人之间的问题可以搁置,孩子的成长却无法停顿,搁置的结果,最终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积重难返。
偏科如果仅仅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便不算是问题,如果同大数据的统计规律上得到的结果具有普遍意义,是整所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便不是“学生偏科”,而是“学校偏科”了。
而学校偏科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学校之中。
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多半与学生对授课教师的直观感受和学科教研室集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关,呆板、教条,缺少趣味及灵活性的教学,往往导致无法吸引学生对这门课目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教师对教学教法的经验缺乏、不思进取,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偏科倾向的严重程度,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心态一旦固化,便再难扭转。
偏科,是学生的本性,对某一门或几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并乐此不疲、持之以恒,终有回报,如果导师引导得当,或许会让学生因此成为某个领域的黑马也未可说。
学生偏科如果只是个案,靠老师、家长的关注、引导、管束,甚至于局部时间段的强制,帮助学生找差距、分析难点和突破口,化繁为简、由易到难,总还是能够转变的。
学校偏科,则要反思教师团队配置的不均衡性了。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首先,大多数学生喜欢在相对较容易的学科上取得高分,如生物、化学、地理,相对较难的数学、物理、历史,则容易成为偏差的学科。
很多时候,偏科不完全是非理即文,很多时候文理各有好的和差的学科。
其次,不得不说,教师的水平、亲和力、责任心等综合因素,对学生影响深远。
回到教育生态环境学的话题,我始终认为学生偏科,起因多数在教师,而非学生。
理由很简单,学生原本基础不牢,教师不加以分析和引导,只是简单粗暴地严厉训斥,直接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心生畏惧,从而厌学和放弃。
其二,善考和善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通过刷题、排名次等多轮筛选,名次靠后,不给予有针对性的拾遗补缺,依旧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最终也导致学生厌学和放弃。
至于有些教师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远近亲疏,所导致的学生自暴自弃和厌学情绪等,那便是教师素质的问题了,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学校偏科,偏的好会成为学校的特色;
偏的不好,则会成为社会病诟的理由。
偏科,是学生的本性,改变也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学校偏科,偏的是强项和弱项的教学差距,如何取舍,也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解决的。
学校偏科才是偏科的根源,弄不好,会影响几届乃至十几届学生的命运。
摊上什么样的老师,这个真的有些运气的成分,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全部都是灰暗、失败的,多年以后,会有感动、感激,也会有失望、遗憾,总体来说,感激大于遗憾就算好的。
言多有失,点到为止。
偏科不是病,但得治。
余下的,看官自悟吧,晚安。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交流。
作者相关文章:
原创丨嘉定嗨翻天(淮北人在上海/嘉定/2017.12.31)
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好习惯,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