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员工被开除前,他周围肯定有风吹草动

一般来说,公司开除一个员工还是非常敏感的事,一般来说,在开除前都有些风吹草动。

被空心化,个人业务量缩减

小郑入职某房企做销售已五年有余,从助理一路晋升部门主管,自以为前途光明。不料临近年末,总监因“老员工要给新人机会”为由,不明确分配指标,使小郑失去重要项目参与权。眼看着团队成员被指派各种工作,却唯独没有自己。久而久之,不仅上司不再过问小郑工作,连下属都对他避而远之。不堪冷落的他主动向上沟通,却被揶揄“别人想不干活还拿工资都没机会”。小郑想不通,为何业绩尚佳却被如此对待。他对自我价值产生了无限怀疑,更加无心工作,两个月后被HR约谈离职。如果公司业务有增量、自己却极不饱和,又毫无预兆地被冷落,要小心了,下一个被裁的很可能是你。

行业震荡,企业变动频繁

人们都说2020是魔幻的一年,习惯于把“疫情”二字作为负面结果的直接诱因。这种情况不可否认,却也不能一概而论。吴晓波在“预见2021”演讲中提到:购物中心逐年呈空壳化发展,原因在其无法适应由直播电商引领的新型消费趋势。若无法应对变化,无论有没有疫情,它终将走向灭亡。

上文提到的二手车企,在2018年上市首日股价破发,随后即曝出被做空、涉嫌套路贷、市值跳水等问题;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预计,全年亏损或超11亿元;2020年初便开始“优化”,频传降薪减酬、停工待岗消息。可见,裁员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迹可循。中大型企业的财报、官网、服务论坛及媒体新闻,都可作为职场人判断行业发展趋势的依据;而在小微企业,则可通过集中会议、薪酬调整、管理层变动及业务量增减预判风险。

花式劝退,倒逼裁员

好友绒绒怎么也没想到,新年第一场集团会议的主题竟是“带头降薪”。会上“高管自愿降薪”、“中层落泪表追随”的场面频繁出现,办公室成员纷纷讨论:集团真要山穷水尽了吗?绒绒明白,如此“温柔”的降薪策动一旦开始,意味着企业“瘦身”即将来临,必须为自己铺好后路。此外,企业用高压业务逼退员工的案例也并不少见。上海一家居公司曾对哺乳期员工作出“每天完成一篇销售心得”、“每小时600字下班前提交”、“考虑到哺乳期视力不好,为予以保护安排手写”等非人道要求。同时,末位淘汰、变相施压调岗、偏难怪考试不合格便辞退等花式裁员屡见不鲜,却易被员工默认。

职场人应明确,如果裁员行为违背自身意愿,仅是企业单方决定的,需要依照细则判断流程是否合法;若企业违反法定程序,劳动者可以拒绝裁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