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留馨“剽窃”“盗用”了谁? ——澄清中国武术史上的一桩笔墨官司(下)

陈照奎先生
(续上期)
真相四、李剑华是因老衰多病无法完成写作任务
李剑华因老衰弱多病无法完成陈式动作说明的写作。但他是否如门教授所说:“因唐豪不幸逝世而引起其好友李剑华过度悲伤导致中风”?据顾日记记载:“唐豪于1959年1月20日去世,这是不幸的消息,三十年的老友从此永别。中国体育史的成熟的主编者损失了。徐致一说:唐豪的工作,只有徐哲东、顾留馨能继承”。5月5日记载:“电李,知李剑华于我离京后即病倒”。李老的这次生病与唐豪之死相隔了四个月,怎么会是“过度悲伤导致中风”?而且5月24日记载“9时至出版社,李剑华,陈照奎在”。如果李剑华中风了,他还能来出版社谈写作吗?  1961年1月7日记载:“李剑华复信,因老衰日工作二、三小时”;1961年2月1日记载:“李剑华介绍沈家桢写陈架技术云”。李剑华推荐沈家桢续写第一路,距唐豪先生逝世已有一年多,总不会是一年多时间内一直“悲伤过度”吧。
李老无法静心写作完成陈太的动作说明,其原因是身体不佳和家庭困难。“李因泻血、便秘体衰,子肺病二年休养,经济上有困难”。 1963年12月6日,沈家桢给顾老信中说得很明白:“李老不幸的是他的公郎患了肺结核,取去几根肋骨,他心胆俱裂,每次来信都提及病况,忧虑放不下,最近半年没有来信,不料已经去世,可悲可叹。”
事实上李剑华先生的病因是因为年老体衰,便秘泻血等症困扰;儿子因肺病切除数根肋骨,休养二年,使李老“心胆俱裂”;加上家中经济困难,忧心忡忡,无法静心写作等原因。因此,李老虽是尽力而为,但只写了1万2千零50字的草稿,连第一路都没完成,难以印成书本出版。
门教授不明事实,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臆造”李老的病因,这不是一个严肃学者应持的态度,如果用这样不严谨的态度去帮人家打官司,能赢吗?
顾日记载:1963年12月9日“李维成函告其父李剑华逝世” ;“12月14日复李维成,唁其父(李剑华)逝世”。之后,顾留馨曾写信给李天骥,请求国家体委关心照顾李剑华家属。
李剑秋先生

真相五、顾留馨从李剑华家中带走的是藏书并不是书稿
李剑华先生因老体弱不能完成写作,1961年2月1日推荐他的同学好友沈家桢来完成。他的草稿是由阎海在1961年3月19日,直接带至杭州交沈家桢先生,也没有托顾留馨转交。所以根本不是像李经梧所说:“此稿由顾留馨同志带走”。
李剑华晚年生活窘迫,因此想售让部分藏书以解燃眉之急。1961年9月8日顾日记载:“李剑华函寄藏武术书目录,要我估价。估计328元。拟于295元收购”。顾留馨为此编列预算,由体育宫从购书款项中支付。10月5日记载:“8时半和阎海去李剑华家,到已10时,李因泻血、便秘体衰,子肺病二年休养,经济上有困难。藏书要一起让售。乃先付80元,尚有120元,俟明年有预算再付清。李希将推手大捋介绍推广。太极拳离开竞技(技击)将越练越少,前景担忧。陈发科(福生)照希放大保存。李又出示陈发科、许禹生、吴鉴泉、刘思绶等合摄照片”。1961年11月18日顾留馨“将李剑华藏书、太极拳抄本油印本送宫”。这就是顾留馨从李剑华家中带走的东西,这包东西是李老出让的武术藏书,并不是什么《陈太》书稿。顾留馨取来的藏书立即送交上海体育宫收购保存。李经梧《自述》有意混淆两者,目的是想“坐实”顾留馨剽窃盗用的罪名,从而丑化顾留馨。这是极不应该糊涂的“糊涂”。
李经梧先生

真相六、《陈太》初版前言提到了李经梧的名姓
顾留馨撰写的《陈太》前言,不仅提到李经梧,而且对《陈太》成书起过作用的(包括誊写校对),他都一一列出,并表示感谢。决不是如传言所说的:“出版时却只字未提老师的名姓”。顾说:“我们在前言中把写稿始末叙清,实事求是,各方面都恰如其分地关顾到了,这是我们应有的作风和文风”。顾留馨这样的襟怀和气度才是真正的高尚。
请看1963年12月出版的《陈式太极拳》初版前言
“太极拳是我国国有的一种拳术,民族特色非常突出。但在解放前,这一宝贵遗产只为少数剥削阶级所独占。解放后,在党的关怀和支持下,太极拳才得以推广,成为广大人民疗病和健身的手段。
陈式太极拳是最古老的一套太极拳,但其老架动作从无专著介绍。为了挖掘这一遗产,人民体育出版社于1958年秋,委托唐豪、顾留馨、李剑华、李经梧、陈照奎五人编写此拳。后因唐豪逝世,李剑华老病而中辍。
1961年夏,人民体育出版社改约我们从头写起。初稿成后,几经修改和审订,周元龙同志代为画图并对动作说明做了统一加工,邵柏舟和杨景萱二同志代为誊写校正,巢振民和雷慕尼二同志献出陈发科的生前拳照,陈照奎同志代为最后校订等等,在此一并感谢
本书中陈式太极拳简介和第四、五章由顾留馨执笔(第四章第六节是沈家桢写的),第一、二、三章由沈家桢执笔,拳照是陈发科的生前遗照(摄于1947年,时年60岁),不足部分由其子陈照奎补照。
本书所介绍的陈式太极拳第一路和第二路拳套是陈发科生前所传的拳套。
本书旨在继承祖国的这一代优秀遗产,虽然编写工作历时四年之久并几经修改,笔者又从学于陈发科老师(沈家桢在三十年前即跟陈发科学拳),但由于学力未够,阐发难免有疏漏之处,尚希读者指正。
沈家桢、顾留馨 1963年7月”
但是,《陈太》再版时,原来的“前言”是被删除了,这是事实,但不是顾留馨的主张。顾留馨在日记中记录:1964年11月7日“人民体育出版社赠阅再版本《陈式太极拳》一册。(此)本有修订多处,乃未经通知即再版了。再版本印数为13501—21700本。”在他1964年11月8日给沈来的信中提到:“《陈式》再版本已寄赠一本,可惜等不及我们作些修订(我未前知),今后我们好好修订充实它。”这都说明顾留馨对再版修订并不知晓,前言的删除是责怪不了他的。顾留馨还在第一版前言“在此一并致谢”后面,用红笔记下:“港版删去以上三段”,(港版是根据64版翻印)不仅李经梧的名字被删,连所有参与写作出版的人名全被删掉了,这能怪谁?当时中国还没有版权意识,对香港等地的盗版更是鞭长莫及。
另外,《陈太》再版时,适逢“四清”运动,徐、李(天骥)等人联手批判顾留馨,攻击《陈太》“为封建地主阶级树碑立传”。或许在这种政治压力下,出版社未通知顾留馨、沈家桢,直接对《陈太》作了某些修改和删除也是有可能的。
雷慕尼先生
真相七、沈家桢写陈式动作说明完全是重新写过
由于沈家桢是李剑华推荐的,又因为要赶时间,沈家桢在开头写作中,自然想尽量采用李剑华未完成的草稿,但却难以融合,最后所有文字全部重新写过,并不存在“采用”的问题。所以,《陈太》出版前言中说明:“人民体育出版社改约我们从头写起“。而且李剑华所写一路草稿文字只有1万2千字,而出版的顾、沈合著《陈太》,文字有16万2千多,是李老草稿的十几倍之多!
顾日记1962年7月20日载:“出版社寄来古典拳论考释原稿,沈老八个特点,将沈老稿给周看。沈家桢19日信,希能调照奎来沪重新改写陈式”;沈家桢19日信说:“有些拳式改变而有新加,所以陈师相片有照奎的不同,因此拿起笔来,就非常苦闷,有的只能就相片联想使及的写下去,虽然去年交了卷,仍然是彷徨不安。如用三十年的同学(剑华)写此相片的动作,必然是有错误的,因分开三十年各有变化,强求一致是有困难的。为此弟正式申请‘重写动作说明’,仍照初次建议,请照奎同志来沪比写,时间不致延长过久,使动作写得详细些,主要使读者能够照图学习,庶可配合上吾兄所作的理论,弟深深想到按照照奎动作来使相片与动作的统一,方可得到渴望已久陈式太极拳者的要求,用他的拳照写他的动作说明,最为明智合理,这样也就没有分岐的缺点,若有别人写,别人的动作不但费尽心机且因拳式三十年来变迁的关系,难得一般练习者的信任,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这段话说明了《陈太》为什么要推倒“重新写过”的原因,同时也证明了《陈太》是完全是“重新写过”的,根本不是什么剽窃、盗用。
沈家桢先生
真相八、李经梧曾经亲自追究原稿以确证是否“剽窃盗用”
《陈太》一出版,李经梧就向出版社追究是否参考了李老的原稿。出版社就将李老的原稿寄给李经梧,请他核对,如有“参考”,可一一标出。可惜李经梧无法找到“剽窃、盗用”的证据。所以,当门教授动员他“打官司”,“请李老写出详尽事实以正视听”时,他怎么能拿出“详尽事实”来证实人家确实“剽窃与盗用”了呢?这种有关剽窃、盗用的谎话,只能在顾留馨、沈家桢等当事人死后讲,用来骗骗不明真相的人而已。谎言搞出的动静再大也还是谎言,历史是不可以随便糊弄的。
请看历史真相,1964年1月22日,顾留馨致阎海的信:
“关于李经梧函询陈式第一路动作说明是否参考了李老(剑华)原稿事,我也记得清清楚楚,李老原稿太简略,确系沈老(家桢)从头写起的。你已把李老原稿寄给经梧看,很好。他看后该会清楚的。我们在前言中把写稿始末叙清,实事求是,各方面都恰如其分地关顾到了,这是我们应有的作风和文风。李老原稿不用,社方现发给稿费(按字数1万2千字计算)四十八元多,给两李分,这样处理我也认为是适当的。 你(阎海)在来信中说;‘我已回信,根据出版的陈式第一路,系二同志重新写过的这一事实,并和草稿:(一万二千五十字)对照一下,并无共同之处,因此已复告他‘重头写起’还是合乎事实的’。我有责任把事实弄清楚,否则对沈老的劳绩太对不起了。61年经李老推荐陈式第一路改由沈老来写,社方委你来上海转杭州亲自委托沈老写作,其后又嘱我去杭联系,之后我与沈李通函商量,沈老反复写作修改了多次。62年夏你又和我去杭州定稿。之后为了少数动作应与北京陈照奎等所教一致起见,我函征沈老同意改写个别动作,沈老也亲来上海。我因工作忙,周又未学过此拳,故由我比划动作,讲些要点,由周(元龙)同志作了些文字上改动。一切仍按沈老原稿的基础。去年二三月间陈照奎来沪后,看了绘图的正确与否,改绘了几幅图,文字说明方面因陈忙于准备教拳,也未提出修改意见。  在伟大的三大革命运动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多得很,学术上、技术上需要我们多下功夫钻研、总结经验,投机取巧是不行的。本来我不值得为此枝节问题多唠叨,但把以上情况提供你参考,以免以误传误”。
这封书信中对《陈太》成书过程说得清清楚楚,事实胜于雄辩。按理这些史料如李剑华的原稿,出版社档案中定会保存,是可查对的。
本来李经梧追究沈家桢是否“参考”其原稿,是无可非议的事。出版社将其原稿寄给他,请他查对,如发现有哪些地方“剽窃、盗用”都可以一一指出,拿证据说话。而李经梧至今没有拿出证据。在不采用原稿的情况下,出版社仍按草稿字数给予了一定报酬,以表示对李经梧、李剑华劳动的尊重,这样处理有错误么?李经梧在弄清楚沈老并没有采用原稿、而是“重新写过”的情况之后,仍然继续散布有违事实的言论,而有些经梧先生的后世传人,继续罔顾事实,把诬陷顾留馨“剽窃、盗用”张扬到了极致,在中国武术史上,这真可以算是丑陋的一笔了!
顾留馨先生
结束语
本文当事的两位武术家都已作古,中国向来尊“死者为大”,不应该再对他们说三道四。而且两位老人都对中国武术事业作出过贡献,我们对他们应该存一份敬意。因此,笔者无意批评李经梧先生的这番作为,更不赞赏“打官司”。对历史的恩恩怨怨我们主张宽恕,但宽恕的前提是澄清真相。造谣惑众或者 “以讹传讹”,特别是又将谣言(即使是误会)写进书中,广为传播,而且谣言又被收集至《中国太极拳辞典》等著作中,问题就不是一般性的了。“谣言不实,亦可成真,如同三人成虎”。为了公正公平公道,受人诽谤的一方有权利出来澄清批驳。这不仅是对顾留馨先生的公正公平公道,更是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读者爱护。相信造谣惑众者在了解事情真相之后,会有正确的认识。总之,人可以无知,但不可无耻!
编者敬启:昨日所发《顾留馨“剽窃”“盗用”了谁?——澄清中国武术史上的一桩笔墨官司(上)》文第五张照片说明“参与写作者之一李经梧先生”应为“参与写作者之一沈家桢先生”,特此说明。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0)

相关推荐

  • 功深面壁 不求闻达 —— 永忆恩师洪均生先生!

    洪式太极(hongshitaiji)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 ...

  • 回忆顾留馨先生

     怀念武术理论家共产党员顾留馨(三) 按:顾留馨是老革命.著名武术家,他为新中国的武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武术史上一块丰碑.在建党百年的喜庆时刻,我们怀念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下面是美籍华人吴大 ...

  • 陈氏太极拳 沈家桢 顾留馨

    陈氏太极拳 沈家桢 顾留馨

  • 【视频】顾留馨 | 陈氏太极拳

    【视频】顾留馨 | 陈氏太极拳

  • 沈家桢、顾留馨合编《陈式太极拳》评析 | 新锐太极史论

    <陈式太极拳>一书的编纂过程非常艰辛,最后顾留馨被逼上梁山,亲自操刀并联手沈家桢才得以完成编写任务.那么,这本书会有什么内容令您期待呢?"新锐太极史论",杨志英为您细说 ...

  • 唐才良先生没有“拖条辫子”,但拖个大象尾巴

    武术自由谈 不拘一格,不循常规 新角度,新思维 编者:本文题目,据作者说是"为吸引眼球,随便幽默下",其含义,作者文中虽有解释,但编者其实并没有看明白,于是立此存照,留待日后再听分 ...

  • 从《三三拳谱》说起

    作者:万文德 1932年,唐豪从陈家沟陈鑫侄子陈椿元家看到陈鑫手录的<三三拳谱>.唐豪知道:三三者,内外各三合即六合也,是形意拳的理论.但是陈椿元视作家传珍宝,密不公开,仅许借抄其目录.题 ...

  • 顾留馨“剽窃”“盗用”了谁?——澄清中国武术史上的一桩笔墨官司(上)

    中国武术史上很少有一本书如<陈式太极拳>那样受人关注.一方面,顾留馨和沈家桢合著的<陈式太极拳>自1963年发行以来,一版再版,甚至海内外都有盗版本出现,以致难以统计发行量.另 ...

  • 顾留馨:陈氏太极拳抖劲的练法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抖劲的基础是缠丝劲和腰裆劲.抖劲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力,其特点是快速.螺旋.气足.力猛.劲长.动短.意远.久练推手,对缠丝劲.腰裆劲的体会也愈来愈深, & ...

  • 顾留馨演练太极拳!(珍贵视频)

    推荐:多位太极拳名家表演,风采一览无余! 推荐:多位太极拳名家表演,风采一览无余! 展开

  • 顾留馨:陈氏太极拳五弓合一的练法

    陈式太极拳主张全身整体劲内外统一性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五弓合一"的.现试述如下: "一身备五弓"是比喻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 ...

  • 顾留馨超详细的懒扎衣挂图教学(视频)

    圆领而腰带的衣服,自殷代一直沿用到明代.明人长服束腰,演拳时须将长服卷起塞于腰带中,以便动步踢腿.戚氏<拳经>起势"懒扎衣",左手撩衣塞于背部腰带,右拳横举向后,目视左 ...

  • 顾留馨论腹式逆呼吸

    顾留馨 论腹式逆呼吸 陈式太极拳的拳势呼吸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丹田气上行聚于胃部,胃部自然隆起,胸廓自然扩张,加大肺活量.呼气时小腹外突,膈肌下降,聚于胃部之内气下沉至丹田,胃 ...

  • 顾留馨:太极拳五弓合一的练法

    2021/3/12 太极拳主张全身整体劲内外统一性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五弓合一"的.现试述如下:"一身备五弓"是比喻身躯犹如一张 ...

  • 杨振铎先生与顾留馨的几封通信

    顾留馨先生 杨振铎先生 唐才良按:这是杨振铎先生与顾留馨的几封信,是珍贵的史料,从中也可以看出顾留馨与杨家良好的关系.一些人蓄意挑拨杨家与顾留馨的关系,散布的种种流言蜚语,这些信是极好的辟谣与澄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