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丨岁月长河里的那朵浪花
文:一凡 编辑:林淞月
元
旦
偶尔看到西河大鼓的表演视频,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看大鼓书说唱的情景。
那时候,各乡里都有专门说唱大鼓书的艺人,流动到各村说唱大鼓书。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面扁鼓,一把三弦琴,一对钢制月牙板,很是简洁的道具。两个艺人就能表演,甚至田间地头就能唱上一段。
吃罢晚饭,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或拎着马扎,或拿条麻袋,抱着孩子的,搀着老人的,男女老少都涌到村中央,听说书艺人说书。
村中央就近从村民家里拉出来电线,一根竹竿挑一大度数灯泡,照亮半条街。那时候老停电,大多数时候都是点嘎斯灯。书场中间摆了两张桌子,桌上摆放茶壶茶碗。男女艺人坐到桌旁,村支书、会计、各大队长、小组长分坐在离桌近的地方。
岁月长河里的那朵浪花 |
|
|
元
旦
我们附近村里流动表演的至少有四五个人,有男有女。三个是成熟艺人,一两个是学徒。学徒坐在板凳上学习,观摩、倒茶水,帮老师收拾东西(俗称:压板凳)。
记得那个男艺人是邻村的,叫做树新,大约四十来岁,高高的个子,方圆脸型,微胖,笑眯眯的。由于不大参加劳动,脸皮很白。女艺人是另一村的,名字好像叫“小琴”,二十来岁,是树新的徒弟,已经出师了。小琴个子也高,梳着长长的麻花辫。长乎脸,大眼睛,脸上有点雀斑,不爱笑。还有一个弹琴的半盲艺人,两个压板凳的学徒。
先是人群聚集在一起,闲聊一会儿,艺人们才开始说书。只见树新右手执一小鼓槌,“咚咚地”打着鼓点,左手手腕上下翻飞,手里月牙板叮叮当当地打起来。半盲艺人艺人环抱三弦琴弹拨的“铮铮淙淙”;小琴手里月牙板也是打的干净利落。树新鼓点稍停,醒木“啪”的一拍,“书接上回,话说杨六郎……。有时候也不拍醒木,直接唱起来。
岁月长河里的那朵浪花 |
|
|
元
旦
说是说书,其实也夹杂着唱腔,唱一段,说一段。那个树新很会调动气氛,说唱有时铿锵有力,有时细腻婉转,肢体语言到位,面部时而微笑、大笑,时而发怒、紧张、得意,表情丰富极了。唱到秀才、将相时,会执折扇,“唰”打开,再合上,踱方步,摇头晃脑地指点江山。不时引得村民一阵阵地欢呼叫好!
那个小琴唱得很好,只是表情有点呆板,动作不是很到位,应该是姑娘家脸皮薄。乡亲父老也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那两个小徒弟趁着师傅歇息喝茶的间隙,学着说唱上一个半个的小段子。出错时,师傅树新会教训他们,有时还疾言厉色。善良的乡亲就会劝解,“都还是孩子呢,慢慢来,急不得。”还会不加吝啬地报以掌声,以资鼓励。
岁月长河里的那朵浪花 |
|
|
元
旦
我最初知道《岳飞传》、《桃园三结义》、《杨家将》等故事并不是通过听刘兰芳和单田芳的评书,而是来自这些流动串乡表演艺人的大鼓书。这些故事带给我许多的美好记忆。我也早早学会了分辨哪些是善恶美丑,哪些是忠奸和正义。
我小点时候听书还闹了个笑话,让小伙伴们笑了我好几年。那时我应该是七八岁,或许还小点。我拿条麻袋去听书,开始先坐着听,时间长了就躺着。
躺着躺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犯毛愣,喊“娘”,一声不行,还喊了好几声,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学。
我都上小学了,有次上课,有调皮的男生捏着鼻子,拿腔拿调地学我,揉揉眼睛,“娘~”同学们都笑起来,气得我挥拳要打那个男生。。。。。。
岁月长河里的那朵浪花 |
|
|
元
旦
当然,这些都是我十来岁的记忆。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劳动量增加,学说书的人就慢慢少了。后来,家家有了收音机,可以随意听刘兰芳等名家的评书,再后来又普及了电视,可以观看各种电视节目,也没人看说唱大鼓书了。
现今各种文艺形式争奇斗艳,西河大鼓这种表演艺术由大俗演变为大雅,平素日子里很难看到了,也不得年轻人的青睐,鲜有人追捧,许是老了吧!
听说后来,树新好像去了大城市曲艺团发展。小琴结婚后就不唱了,两个学徒最终没有学成,另谋出路了。
如今,小琴和那两个学徒早已儿孙满堂了吧!树新和那个弹三弦琴的艺人是否同西河大鼓一样,俱已老了呢?
岁月长河里的那朵浪花 |
|
|
作者简介:
范凤仙,笔名:一凡。山东德州人,70后,不喜欢说话,喜爱文字。每日行走在文字里,自得其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