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一):知行合一的第一层内涵

董平: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讲我们算是把心即理我个人所理解的一个基本完整的意义呈现给了大家,最后提到一个意思就是,心即理实际上是为我们每一个个人生命境界的充分展开设立了一个基本的前提。

一.知行合一 “心即理”之展开

儒家的思想当中,向来有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说,实际上也就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如何成为圣人,或者说成为圣人的境界究竟当是如何?我们上一讲提到的心即理的那样的境界,便是圣人的境界,便是与天下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在王阳明先生这里,心即理给我们的揭示,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个人如果是想要成为圣人的话,我们就必得要以心即理来作为我们自我的生命志向,把它建立起来。

王阳明先生自己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最为重要。关于这个立志,也多次提到过,志向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为自我的生命的多维展开确立一个基础性的原点。有了这一个原点,我们的生命才不会迷失方向,所以立志最为重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切成就,生活当中的一切事业的成就也好,什么别的成就也好,都是自我生命志向的展开,这个话我们点到也就罢了,不多说。

心即理既然是应当作为我们自我生命存在的本原性的一种志向,这种志向是要我们实实在在的去体现的,不论是信仰也好,还是信念也好,只有当我们用现实的、实际的生活行动去展开它的时候,它才成为信仰,才成为信念,否则的话,便是虚妄。

这个意思,我一直觉得挺重要,因为我是做老师、做教师的,也往往会接触到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些同学会问我,人活着究竟是有什么意义?学生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我是回答不了的,为什么呢?我们和各位朋友很坦率地来进行交流,我的一个简单观点是,生命自身存在的意义是自我赋予的,任何一个他者都不能告诉你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你是需要自己去建立起来的,所以我说,存在的意义是需要自我建立的。

在阳明先生那里,心即理作为一种志向的建立,作为一个圣人之志的建立,作为一种自我生命信仰的建立,同时也就为自我的生命灌注了充沛的意义,但是我再说一遍,这个意义也好,这个存在的真实状态也好,是需要展开的。通过什么展开呢?通过个人、自我的、现实的、生活的实践活动来展开,这种展开的过程在阳明先生那里就把它概括为知行合一。

反回去我们就可以了解,龙场悟道之后阳明先生提出圣人之道,吾性具足,已经在说心即理了,他也曾经把心即理当做是立言宗旨。可是贵州提学副史席书请王阳明到贵阳给文明书院的学生去讲学,阳明先生没有讲心即理,而是讲了知行合一。我们从事王学研究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去深入的去思量过这个知行合一和心即理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王阳明没有去讲心即理,而是展开了一个知行合一?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知行合一正是心即理作为信念、作为信仰、作为自我生命本真的展开的切实途径,脱离了知行合一是没有办法去说心即理是如何的,那就好比是王阳明经常有一个说法,叫做凭纸说经,对塔说相轮,那是不真不切的、是悬想的。

二.知行内涵 多个层面分析

那知行合一怎么讲?我们今天可能不少朋友会把它了解为理论要联系实际,或者理论要结合实践,我往往称这样的一种理解为一种善意的误解。为什么说善意呢?我说你能理论联系实际,当然很好,本身不错。那为什么又说是误解呢?因为它不符合王阳明先生讲的知行合一的真实意思。

还有一种观点,我们也经常或许听到,有人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这个知是指良知,只是对于规范性知识是有效的,对于非规范性知识,如果讲知行合一那是不可靠的。那我个人觉得这个观点的理解同样是片面的,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不只是对规范性知识有效,对非规范性知识同样有效。

那什么叫规范性知识?按照通常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那非规范性知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于事物的认识等。不论在哪个意思上面讲,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实际上都是有效的。正由于这个缘故,我们要如实的、真实的展开知行合一的论述。要真实的来理解阳明先生关于知行合一的观点,实际上并不是三言两语讲几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之类的就可以完成的。

我个人觉得,我们要真实的了解王阳明的思想,了解知行合一的意思,尽管王阳明不主张分析,但是为了今天我们大家来理解的便利,可能我们还要分析,所以在接下去的几讲当中,我会尽我自己的能力和各位朋友来就知行合一问题,来进行不同面向的讨论。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当中,所谓的知包含着四个层面的不同内涵,而行呢?至少是包含着两个方面的不同内涵。

三.知觉层面 饿知食渴知饮

我先说知行合一的知的第一层面意思,知作为知觉,而行作为行动。那什么叫做知觉呢?各位朋友反观自己,在这个世界当中生活,我们自己有某种特别的知觉,我举个例子。

比如说,我现在很饿了,那饿就是我的知觉,我自己知道我自己现在很饿了,如果我真的有这样一种饿的知觉,食物在我面前,我一定会去吃的。在其他人那里,如果看到我的那个吃饭的样子,狼吞虎咽的,好,你们便可以判断,董平现在肚子很饿了。请注意,在这个里面实际上包含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你又不饿,你怎么知道我很饿了呢?好,你会告诉我,我从你这个吃相我就可以感觉到,就可以知道你很饿了。

没错,从我的这个意思来说,正因为我很饿了,食物在我面前我就会拿来吃,并且我可能吃的比较着急,狼吞虎咽,整体的行为外观就是我那个很饿的知觉的直接体现。这个意思也是从王阳明那里借来的。

王阳明先生说的很清楚,冷而知衣,渴而知饮,饿而知食,我们如果是真饿、真渴,现在食物在眼前,水在眼前,一定会去喝的。那么我们吃饭的这个行为展开,喝水的这个动作就是我自己真实的知道我很饿,我很渴的外观,外在的行为表现。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讲,我们人本身原本是内外统一的,如果我只是嘴巴上说,我现在口渴的要死,我很渴了,我饿的要命,我太饿了。可是水在眼前我又不喝,饭在面前我又不吃。那你们说我是真饿、还是假饿?是真渴,还是假渴?

在知觉的意思上面来讲,王阳明先生的这个观点是,人的自身的存在的真实状态,我们生命存在的自然状态,原本是知。内在的、真实的知,必是要通过行来展开的。我们的生命存在是完整的,我们的人格是完整的。内外心身,如果不加任何外在的、别的的东西的干预的话,我们的这种生命存在的真实的完整性、统一性是一定要呈现出来的。这一个知觉意义上面来讲的知,必通过行来呈现,在阳明那里也把它称为知行合一。

四.思想资源 孔子观人法则

除了以我们人的自身存在、生命真实的一个自然状态来作为根据之外,实际上我想说,王阳明的思想我们之所以说他是儒学思想的发展的形态,它的确在儒家思想当中,是有这个思想资源的。孔夫子尽管没有提出过知行合一,但是在孔子的思想当中,人格内外的心身健全和完整统一,已经被作为日常生活当中正常生命的、正常呈现,作为一个基本的生活事实来给予肯定的。我举一点点例子。

大家都记得孔夫子教导我们要怎么去看一个人、去观人,怎么观呢?夫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是比较简单的说法,稍微复杂一点点,孔夫子告诉我们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是稍微复杂一点,但是不管怎么说,言也好,行也好,所以也好,所由也好,所安也好,都不可能不是一个人行为所展开出来的一种外在状态。

比如说我听你说话,我看你做事,我观察你这个人的外观、态度、体态、姿态等所有这一切都是外在的,而所谓的观人显而易见不是观这个,而是通过观这个,然后呢?对你的本质进行判断,得出这一个人的本质性的结论。如果我们的人的心身内外是不统一的,不完整的,那么我看一个人的外观便不可能得出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状态、心灵状态、本质的一种判断。

孔夫子之所以告诉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言行的观察,是可以达到对于一个人的本质的把握的,人焉廋哉?我们是可以达成这一点的。至少便说明,在孔夫子那里已经把人的内外心声的完整的统一性作为基本的人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来予以确认。也正因为这样,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外观是可以达成对于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的真实了解的。

五.讷言敏行 举止反映本心

讲到这个时候,我有时候也说,孔夫子老跟我们讲,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刚毅木讷近仁,我们要谨言,我们要慎行。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小孩子、小年轻,他们不大在意,我们今天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什么个性,要张扬个性、彰显个性。对不对?当然是对的。但是话说回去啊,为什么要谨言慎行?因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总是处在和他人的交往之中,我们个人某些时候很不经意的一个举止,一个行动,甚至是一抬手、一投足、一扬眉。

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动作,在和你的交往对象那里,他便构成对你进行本质的判断。如果你真实的了解这一点,那我说年轻的朋友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谨言慎行啊?一个人存在的真实的状态,你说的、你做的便是你的存在性的真实外观。对正常人来讲便是如此,不正常的人,有那么一些人自己说了什么,他说那不是我的真心,我做了什么?对不起,那不是我的真意。一次两次可以,如果你总是这样的,那么我问你,你的真心在哪里?你的真意在哪里?

如果你的真心是一回事,你的真意是一回事,而你所说的、所做的完全彻底是另外一回事,那叫做什么?那叫做二,那叫做心身秩序的断裂,心身的分离。不能体现个体生命的完整的健全性。对于王阳明所讲的知觉意义上面来讲知行合一的意思,我个人是很看中的。因为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意思,强调了自我生命存在本身的、自然而然的内外心身统一的一致性,因为这是我们自然生命的本真状态。

所以在王阳明看起来,那也就自然而然的应该成为我们生命真实展开于我们的交往世界各个方面的真实状态,由此才会有不同意义上面讲的知行合一。关于这个知觉意义上面来讲的知行合一的第一层内涵,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反观自身,稍加体会,我想每一个人都会确认这一点。

第二个方面的意思就是在感知的意义上面来讲知行合一,那么这一层意思我们下次说,今天咱们先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