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语文】到友人的故乡去看望他们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璐老师私人微信 p1985723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赵明:一个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1977年年底考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和编辑。30岁时,获全国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和二等奖。1992年起从事电视事业。在新疆电视台拍过很多纪录片,作品多次获全疆优秀电视节目大奖。39岁时破格评为主任记者职称。2000年在深圳拍摄20集纪录片“外国人在深圳”来深圳电视台工作。所拍20集纪录片“道德的力量”,在中央台播出获奖。2017年在深圳电视台退休。现居住在深圳市龙岗区。本人爱好广泛,除了朗诵外,摄影水平也不错,另外多年的新闻生涯,也练就了很好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璐语文编辑部整理】

到友人的故乡去看望他们

作者:赵明

朗诵:赵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有的人离开故乡后去了他乡,那里后来便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我的故乡是乌鲁木齐,我的第二故乡是深圳,我的祖籍是洛阳,但洛阳并不是我的故乡。就感情来讲,人们总是对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最有感情,因为那里才是他们自己真正的故乡,而故乡从方方面面来讲,它都是个不可替代的地方。今年10月,我和老伴有机会去温州大学音乐学院看望海外归来新任讲师的孩子,在温州大学附近生活游玩了几天之后,我们特意抽空去看望了故乡在温州的两位友人。
10月20号这天上午9点半,我们坐出租车来到了温州老年医院的四楼一号床,在那里见到了我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老师陈文虎先生。陈老师已经85岁高龄了,他在3年前,因尿毒症原因住进了这家医院,病房是个单间,有一个安徽来的52岁女护工,每天24小时照顾着他的起居生活。老师现在每周要透析4次,只能坐在轮椅上活动。老师从气色上看还算不错,脸上没什么皱纹,头发依然是比较黑的,人看上去也不是很消瘦,不过从神志上看,已没有了当年的锐气和活力。他时常处于半昏迷状态,说话能力变得非常迟钝缓慢,相见之后,他大多数时间是在听我讲述事情,而自己的插话并不多,在近40分钟的相见中,他大概只说了五六句话。我感觉老师一直在我的讲述中回忆着什么,寻找着什么。因为那都是45年到50年前的人和事了,突然老师问我:你们家是不是住在天山百货大楼的后面?我说是啊!一点没错,看来老师对我的到来和我家的过去,还是记忆犹新的。
陈文虎老师的出生地是温州,他是地道的南方人,但年轻时由于数学成绩好,后来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系。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国家号召下,他被分配到地处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兵团工交部子女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兵团二中)任中学数学老师。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也带动了学校整个教学水准的提高,尽管当时还处于文革时期,学习上并不是很正常,但老师的个人素质,影响了一大批的学生积极投入数理化的学习,这也为兵团二中由原来的红旗中学,变为现在的重点名校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陈文虎老师的数学课上得好,这是全校都公认的。他最得意的学生韩民,是我的同班同学,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韩民最早知道中国有个陈景润,就是由陈老师告诉他的。后来韩民在恢复高考第一年时,由天津的东郊农场的一名电工,考进了北京清华大学,后来又在清华考上了研究生,最后到了国家航天部的一家研究所工作。最后听说是到日本工作了一段时间,1990后又和妻子一起去美国读了博士,一家人全都留在了美国学习和工作。
陈老师结婚比较晚,大概35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小孩。记得他的妻子一直在温州生活,在孩子快两岁时曾带着孩子去乌鲁木齐探望陈老师。长期的夫妻两地生活,所带来的苦痛和思念,应该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听说陈老师在我们毕业离开学校后,才调回到老家的温州8中执教,最后又调到了温州大学数学系,并在温州大学退休。陈老师的一生应该是比较清苦的,听说在他孩子7岁时,他的老伴因病去世,他就只好又当爹又当妈,拉扯着孩子慢慢长大成人。陈老师后来一直没有再娶,好在他的儿子比较不错,现在在温州电视台从事技术工作,儿媳妇也很懂事,一家人相依为命,过着一般的小康生活。现在陈老师的退休金只有7000多元,而每月的护工费就要付出6000元。听护工说:老师的脑子平时还是很清楚的,光教过的学生电话号码本就有好几大本呢,经常和自己的学生有联系。但最近状况却有点不太好,头脑稍微有些糊涂,不管什么药抓起来就往嘴里吃,脾气也不是很好,下地走路也比过去困难了,时常处于半昏迷中。
在给老师的汇报讲述中,我把曾在新疆公安系统担任副局长的邹云新同学的一分钟录音讲话,放给了老师听。当听到“你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对我们的教导让我们终生受益”时,我看到老师的眼角湿润了,他似乎又回到了乌鲁木齐那熟悉的讲台前,看到了教室里的几十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为了把老师的会见场面记录下来,我赶紧支起三角架,同老师进行了多角度的合影留念,并把它迅速用微信传给了朋友圈的同学们,第二天整个朋友圈都沸腾了起来。大家谁也没有想到,我能代表所有同学去温州老师的故乡,去探望了同学们十分尊敬的陈老师。
温州这个地方,因为它是陈老师的故乡,所以在很早以前,就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校期间,陈老师通过同乡的关系,请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邵强,来到学校给我们讲“什么是新闻”?就是在那一次,我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记者是什么样,也才知道记者邵强是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大学生。当时在我们的眼里,这就是我们今后应该学习的榜样,没想到后来我还真的成了邵强老师的同行,长时间在一起工作过。
陈老师当年说起自己刚去北师大上学时的趣事,我至今都还记得:一次下大雨,他们南方来的同学欣喜若狂,把鞋子脱了在校园狂奔,结果被老师好好的批评了一通。因为大学校园里是不允许打赤脚的。还有在一次打扫宿舍时,温州的一位同学突然发现了一窝没长毛的小老鼠如获至宝,浇了点酱油就当美餐足足的过了一把瘾,而这事传到别的同学耳朵里,却成了一桩很不文明的丑事。我还记得,有一年陈老师带我们去玛纳斯农场劳动,中午回来要吃饭时,食堂的大师傅还没有把饭做熟,一些同学乘机起哄,又敲盆又敲碗的,搞得是乌烟瘴气。陈老师见此,马上开会,狠狠地敲打了一下同学们的不文明,不尊重人的行为。在我上学时,陈老师有一次下课后,给大家留了一道作业,是让大家对教学工作提看法和反映意见。这事别的老师从来没有布置过,陈老师的作法,在同学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我高中毕业45年了,这次能到陈老师的故乡去见他,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但现在交通便利,想见其实也是容易做到的。不过,下一次还能不能见面,机会还有没有,实在是很难说了。

这两年,我和老伴在深圳龙岗区尚景社区的歌咏队里,认识了一个温州的朋友名字叫蓓蕾。从陈老师的医院出来,我们也想顺便前往蓓蕾的故乡去见见她。她的家在离温州市不远的瑞安市,四十分钟的车程就可以抵达。以前我们对瑞安没有印象,以为它可能是个很一般的地方。去了一看才明白,瑞安这个城市建设得很漂亮,给人一种现代清爽,简洁大气的感觉,应该说要比温州建得漂亮很多。在某些方面来说,它很像我们熟悉的城市深圳。后来才知道,瑞安市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实力,在当地都是非常棒的。

在蓓蕾的家里,我们看到了她舒适的生活环境,感觉虽然身为单亲的母亲,但她把自己的生活打造的很安逸,孩子11岁时,就开始由她一人拉扯孩子长大,现在家里的墙上,就摆着儿子和儿媳的合影照片。蓓蕾的儿子很争气,从故乡温州考到了北京外交学院读书,后来在深圳搞边检工作,儿媳妇也是从北京外交学院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在蓓蕾的家里,我们支起三角架,为她个人在自己的家里,拍了很多难得的照片,估计这样的罕见的机会,今后也是不多的。为了帮助照管好孙子,蓓蕾经常在深圳居住生活,她在我们歌咏队是个活泼能干,多才多艺,深受大家欢迎的文艺骨干,还经常在大众场合里,客串主持一些文艺节目。

虽然蓓蕾十分活泼能干,但总起来说她做事还是十分低调的,如果这次不是亲自来到温州,在和她的朋友一起吃饭时,听到大家对这个“大姐大”的交口称赞,我们还真的不知道,她的能耐是那样的大。她曾担任过瑞安市糖烟酒公司副经理,五金交电化工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还自学考取了国家认证的助理会计师,经济师证书。

蓓蕾是个江南女子,有江南女人小巧玲珑的一面,但相处之后,还能看到她大气豪爽的一面。她用行动让人感到,江南的女性,并不是我们以前所固有老印象。她们有精致的一面,也有泼辣利落的一面;有话能够当面表白,不赞成的事,也不会太委屈自己。在当年解除婚姻的决定中,她义无反顾,宁可吃亏,也不会在原则问题上有所含糊。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人每天打着三份工,维持着家里的收入和孩子的上学。她工作上绝不落在人后,在基层带领着一帮人马,风风火火的苦干,工作搞的是风声水起。她也有快顶不住的时候,一双鞋磨破了,还是修一修,第二天穿着补好的鞋子继续苦干,工作时困难蜂拥而来,她咬咬牙依然向前,决不向困难低头。

在蓓蕾和她的姐妹一起聚餐的时候,她的中心地位和凝聚力相当突出,而那些姐妹见蓓蕾回来,轮流请她都还轮不过来,可见她的人缘是多么好,人气是多么旺。从蓓蕾和她的姐妹身上,可以看到这是一帮能吃苦,也会生活的新女性,在自己的故乡请深圳的客人吃饭,她们个个表现得阳光青春,积极向上,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能去友人的故乡去看望他们,这是我们最能了解生养他们那片土地,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了怎样的深刻影响。当然这也是他们对外地朋友能前来故乡相聚一堂,所能产生的最幸福的一种美好的体验。“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概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吧。

(版权专属,如刊发,须告知,如违规必追责)

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告知立删。

曾经引起强烈反响的文章,欢迎回访分享!

01.璐语文,有缘遇见!

02.璐老师代写,尽在原创!

1、三月花未开,我们已经走上讲台......

2、高级职称,想说爱你不容易!

3、新学期用“诗和远方”开启第一课!

4、我忘了故乡的路,却记得母亲的脸!

5、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秋意微凉,牵念流觞!

7、有你的冬天很暖!

8、天空凝情,怎能走的优雅从容!

9、七月,思绪在雨中肆意奔流……

10、缘起,却输给了夏天!

11、父亲,永远是孩子心中不落的暖阳!

12、孩子,如果爸爸不在身边,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

(0)

相关推荐

  • 李文全随拍:故乡的蓓蕾,成了归途的火车信号灯

    李文全随拍:故乡的蓓蕾,成了归途的火车信号灯

  • 【陈妤蔓】考了“66”分以后

    考了"66"分以后 福清市实验小学 五年一班 陈妤蔓 指导老师  王瑜云 "唉,你第一道选什么呀?" "选B!"那我只能得了八十几了!&qu ...

  • 蓓蕾帽

    钩织

  • 【璐语文】身后的故乡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芦国柱:男,1974年6月,江苏镇江,初中文化.没有月薪过万,没有一道美丽光环,唯四年间写下诗篇三千.在今日 ...

  • ​【​璐语文】寄托在故乡的童年剪影

     作者档案      我叫王金垠,生于1951年,2011年从湖北省丹江口市退休,现在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深圳. [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璐语文编辑部编辑整理] 寄托在故乡的童年剪影 作者:垠河 一个宁 ...

  • 【璐语文】夜来夜去 (外一首)

     作者档案     郑国辉:一九六零年出生,高中文化.自幼受父亲影响,舞文弄墨是自己的偏爱!年轻时,由于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制约,虽偶有小作品发表,但基本弃笔荒芜了!自一四年底,微信闯入了我的生活,才 ...

  • 【璐语文】疫情结束之后.想去武汉看看

     作者档案 汪希林,67岁.退休于贵州省税务局,曾担任税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贵州税务>杂志副主编,擅长各类文字写作,在公开报刋上发表人物通讯,散文,杂文,诗歌及经济税收调研文章300多篇 ...

  • 【璐语文】回不去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芦国柱:男,1974年6月,江苏镇江,初中文化.没有月薪过万,没有一道美丽光环,唯四年间写下诗篇三千.在今日 ...

  • 【璐语文】故乡的情怀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秦德永,网名:心语(秦德永.秦兴盛家长),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小石崮村人,爱好诗 ...

  • 【璐语文】散余霞˙蝉鸣飞去(3首)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高象昶:1942年2月生.研习古典诗词60余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创作诗词诗歌,注重书法的学识积累与表现 ...

  • 【璐语文】故乡的秋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翟振国,古都开封人士,就职于河南郑州一所普通小学,从教30年 ,深爱教育工作,乐与孩子相处.工作之余,读书 ...

  • 【璐语文】尊老爱幼”哪去了

    璐语文 -教育 ▏阅读 ▏课堂 ▏生活 璐老师私人微信 p1985723 首发 ▏璐语文(ID:jhlyuwen)  作者档案: 赵明:一个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1977年年底考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