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茅草屋

“西”

记忆中的茅草屋

文/丁桂云

从记事开始,我家有个宽敞的大院子围着的三间草屋,墙面都是泥土做成的,没有一丁点儿石头砖角,屋面上铺着厚实的麦秸秆,就连土围墙顶上一圈也铺着麦秸秆以防雨水浸湿。这样的茅草屋在风吹雨淋中飘摇了四十多年。在我出生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光阴。除了每隔两三年换一次屋面上的麦秸秆,四根柱子支撑四面墙脚,他就像是历经沧桑的老人坚强的伫立在岁月的风雨中。

草屋不大,低矮,个头稍高点的大人伸手可及屋檐的草。三间屋子,最东面一间有个又矮又小的土灶,北面墙上有裂缝,我的手可以伸进去。烟囱是从东墙穿出去的,外墙面被烟囱冒出的黑烟熏了一层厚厚的黑灰。草屋中间一间摆放着一张小桌子,几条高矮不一的小板凳。堂屋里没有条椅,只有母亲陪嫁时一张写字台,抽屉早不知去向,上面摆放着两盏煤油灯。西面一间是用芦苇秆做的房门笆,不知有多少年了,房门笆原本灰白色已经变成了暗褐色,折断脱落的房门笆稀疏成一条条缝隙,从缝隙中可以看见西间房一张不大的木床,床头有个陈旧老式的小柜子,记得母亲总是把所剩无几的花生藏在里面,也许怕老鼠偷吃,也许是怕我们这些孩子嘴馋忍不住伸手去掏。花生是留着下个年头做花生种用的,母亲小心地收藏着。不过我发热咳嗽的时候,母亲会悄悄地掀开小柜子抓上一小把花生装在我的口袋里,这是小时候体弱的我经常享有的特殊待遇。一个破箱子压在柜子上面,箱子里放着凌乱的旧衣服,箱子的盖子早就散了架,变成了一块快木板,拼凑着搭在箱子上。就这个箱子后来成了我小学时代的夜间书桌,床沿作凳,一盏煤油灯。老屋里的光景是我最早的记忆。后来在这微弱的灯光下,我每天晚上,做着我喜爱的数学难题,越做越有趣,每每答案出现了,心中有种特别的成就感,心情非常舒畅,满满的自信,然后抠抠鼻孔里煤油灯的烟灰,美美地进入了梦乡。床沿,箱子,那盏煤油灯,当然还有母亲在身旁边纳鞋底边陪伴着我,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快乐的儿时时光。

又过了几年,姐姐哥哥稍大些,小凉床已经睡不下两个人,父亲选在春天干燥的三四月,弄来淤土浇水和泥,等土和熟透,也是我们最开心时刻,揪着柔韧的泥巴放手心里搓成一个个泥球,放在猪圈上晒干,当成玻璃球玩耍。母亲一铁锹一铁锹的挖泥块,父亲用双手接,一块一块垒砌,半个月后小西屋成型,两间新的茅草屋造成功了。土灶也搬进去了,还有一间就属哥哥的房间。住草屋的那个时光快乐无比,庄子上的伙伴晚饭前都会在一起打闹,捉迷藏,丢手绢,掷沙包。晚饭后还要聚在一起玩到过瘾结束。

八十年代的夏秋两季,常常是雨水下个半月不停,大水灌满了沟渠,漫过了田地,虎视眈眈的涌到屋基下面,好在屋基较高雨水浸不到墙根。但是每年那个多雨的季节里,好多人家的土墙禁不住连绵不断的雨水侵蚀,雨季过后倒塌一片。我家的老屋安然无恙,我睡在床上时常把脚塞在墙缝里,问母亲,这墙会不会倒下来。母亲说不会,都三十年了,我说谁造的那么结实。母亲说是父亲小的时候,奶奶请人造的,我很惊讶。老辈人真有能耐。茅草屋虽然低矮,灰暗,但是一点也不潮湿,我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着,父母亲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我每次放学回家,看见父亲坐在灶门前烧火,母亲在灶台上做饭,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幸福。再大的风雨有父亲顶着,父亲在我心中就是头顶上的天,再怎么遇上坑坑洼洼,有母亲在身边抚慰着,母亲就是我心中的地。父母是我的依赖,只要一踏进院门,没看见父亲就迫不及待地问母亲,爸爸呢?没看见母亲就会问父亲,妈妈呢?偏要看见父母亲才有安全感。就像那茅草屋也让父母亲有了安全感,那是我们的家。八几年的时候,遇上一场龙卷风,幸亏我们在龙卷风的边缘,淮沭河堆上的树倒成一片,好多人家瓦房掀了顶,砖墙凸出。我家的茅草屋竟然稳稳当当的坐落在那里,我们睡在屋里平安无事。老草屋保佑着我们一家人。

茅草屋于90年拆了,父母亲又是用双手一块一块掼出土坯,盘起土窑烧砖买瓦,也是在春天里我的父母亲把茅草屋改建成了瓦房。父母亲风里来雨里去,吃苦,流汗,只为给我们一个幸福安祥的家。

茅草屋的年代早已过去,我家的茅草屋有着快五十年的屋龄,还是那么坚固,像个硬朗的老人,直到拆除。我怀恋老屋,向往老屋,只是因为住在老屋的时光是那么幸福美满,无忧无虑,那么温馨,一家人其乐融融,伙伴成群。

丁桂云,70后,生长在淮阴区,现属渔沟镇。安家苏南。喜爱历史,爱读文学作品,偶尔喜欢抒发自己所想。

(0)

相关推荐

  • 那年我十四岁,跟随父亲卖陶器

    那一年,我十四岁. 学校已放寒假,但农村没有假,父母亲希望我为家里出点力.我呢,认为自己已是初中生,该表现一下本事了,欣然应允.干什么好呢? 老家是陶器之乡,安仁民谣:老鸹桥(现称罗家桥),三只罐子搭 ...

  • 在自己的世界守望故乡

    长日漫漫,乡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长期艾艾,久居郁郁,无所事事,翻阅QQ朋友圈,一度深受人们欢喜的空间,只有几个老友再坚持发图片,讲说说,留日志.沉浸网络既深,在不断变更的网络平台上久 ...

  • 【谭小香】难忘儿时的茅草屋

    文\谭小香 难忘儿时的茅草屋 儿时一家人住几间茅草屋,我最怕刮大风,会把屋顶掀个洞,像安了个透明玻璃天窗一样.幸好每次都会晴几天,雨没淋进来,父亲赶紧给盖好了. 有一次我指着屋檐告诉母亲:" ...

  • 耿金和 : 成昆铁路给我们家留下的传家宝

    成昆专投 成昆铁路给我们家留下的传家宝 文/一师耿金和(二代) 今年7月1号是成昆铁路建成通车50周年,作为铁道兵的后代,伴随着成昆铁路建设长大的孩子,我们和父母亲一样对成昆铁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随着 ...

  • 散文||常在梦中思爹娘

    常在梦中思爹娘 江浙一兵||江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知杏花村.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家喻户晓的<清明>诗.每到清明时节,十有八九老天爷要下雨,这难道 ...

  • 散文||老 屋

    老  屋 袁福成||江苏 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在他们七十周岁之际,就早早为自己备好了寿材,意在告诉儿女们,百年之后,他们仍要留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2010年和2013年,父母分别在90岁.91岁时先 ...

  • 拾零老屋

    老屋 每当路过一个村庄,一排排民房掠夺我的视线,刹那间,脑海中自家老屋那熟稔的轮廓又会浮现在眼前.光阴似箭,日月轮转,老屋,仿佛一个幽灵徜徉在灵魂深处,穿梭于心海之间,对老屋的印记不但没有模糊,而是越 ...

  • 为粉丝烹饪一道记忆中的葱烧香菇,能让你念念不忘的味道是什么呢

    为粉丝烹饪一道记忆中的葱烧香菇,能让你念念不忘的味道是什么呢

  • 你记忆中的韩国音乐? 来自 李家焕

    #好音乐# 在你记忆中,韩国音乐或许仅仅是男团和女团,偶像组合,又或是唱功平平,作品表面的三流歌手,本贴带你探究真正的韩国乐坛. 首先,韩国或许是世界唯一一个在流行乐坛拥有完整体系的国家.我们先从喜闻 ...

  • 家乡的味道丨停留在记忆中的“弹棉花”。

    说起弹棉花,不禁让我想起在农村的生活,只是,弹棉花你还记得吗? 01 弹棉花是一种老手艺了,虽然如今在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了,部分农村还保留着弹棉花的老手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慢慢被机器或者其他材料给 ...

  • 农村人记忆中的诚信——赊小鸡,曾经的那声吆喝是最淳朴的乡音

    小时候的农村虽然不富裕,物质短缺,但那是真正的乡风淳朴,人人都讲诚信,邻里之间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即使是对外村不认识的人,也是客气热情.那时候的村民们除了种好自家的地之外,还偶尔做些小生意,走街串巷 ...

  • 老照片:记忆中的安徽马鞍山,带你重温这里的旧时光

    图为昔日商业大厦一带的城市街景,这个留有马鞍山人很多回忆的大厦在2013年被拆除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马鞍山市的商业综合体也是越来越多.昔日马鞍山的老牌商场,你还记得哪些? 图为昔日马鞍山火车站站台 ...

  • 孜叶日·努斯别克 || 记忆中的采棉季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孜叶日·努斯别克,来自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喜欢绘画. 记忆中的采棉季 前段时间,"新疆棉事件"闹得很厉害,唤起我关于家乡采棉季的一些 ...

  • 文学百花苑第六届全国文学大奖赛 049 记忆中的“代销点” | 赵玲霞

    作者 记忆中的"代销点" 赵玲霞 提起代销点,只有生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人才会记得. 我们村的代销点在二道街正中央,紧挨奶奶家.草顶.土墙,门前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下雨天泥泞 ...

  • 记忆中的新华百货人

    <口述宁夏> 讲述宁夏人自己的历史 新华百货的前身-新华街第一百货门市部,那时我们都习惯叫"新华百货一".尽管那时在平房里的商店不是太大,栏柜间的距离有限,但是只要进到 ...

  • 记忆中的小时光

    长按封面扫码播放高清MV幻灯 器材: Canon EOS 5D Mark IV 焦距: 39.0 mm 光圈: f/2.8 作者:^_^Da欣·· 糖粉编号:112799 成都糖粉 微博:@你两都叫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