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姐论诗花絮】第十三辑

傍妆台 音乐: 陈悦 - 中国民乐大师纯独奏鉴赏全集:筒箫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号,以供各位诗友学习,非常感谢田园先生!

包德珍简介: 包德珍先生,女,满族。1940年12月生。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华诗词论坛坛主,中华诗词网络学院导师,中华诗词学会研修班导师,海南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作协会员,萧乡诗社、关东诗阵创始人之一。2015年荣获《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奖,2015年度获中华诗词论坛优秀管理员奖,2016年获中华诗词论坛特别贡献奖。

气与势

“气势''这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似乎有点变幻莫测,其实它是真正存在于每一首诗中。人们一般都推崇阳刚美的诗,觉得气势磅礴。阳刚美是感情表达美的类型,而气势则是感情在诗中的形式表现。再细析之,气是感情的浓度和力度的形态。所谓''神完则气足'',''神完''即情感饱满,指的是情感浓度;''情极则句遒'',指的是感情力度,气足则易出警句,情极则易出豪言。
  但是,诗不是一句两句就完事的,即使旧体诗中的绝句,四句之中也要有个起承转合。所谓起承转合,就是诗的内在的发展筋脉,诗的内部建构形态,气足的诗,不但表现于出现警策豪言,还要表现出气的推力,即诗人能以情驾驭诗,推动诗的发展,形成一种流动状态。''气''的流动就是''势'',有势就能充分表现气的发展,也就是在发展中表现了气。否则神完气足地写了一两句后,就戛然而止,就像屯兵于坚城之下的军队,不能形成攻势,那么士''气''很快就会泄光。大''气''磅礴,加上声''势''夺人,使气与势都能达到一定的高亢状态,这首诗才能获完整的效果。气与势,不是矛值的关系,是诗的''静''与''动''的不同形态。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人卢纶的这首著名的塞下曲,真正达到了大气磅礴,声势夺人的高亢状态。他表现气与势的特点是:不写出击过程和结果,却把抒写的笔触,放在最迫近战斗高潮的准备出击的一霎那,也即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士气最为昂奋的时刻。同时,他表现''势''的形态,则是通过静与动的强烈反差来完成。全篇其实都写静物,月黑之夜,雪满弓刀,都是''静''的极致寓形。写士气高昂,也仅写到准备出征的静止状态。然而背景却是即将轻骑出击,追逐单于的强烈的动的意念。形式上似乎没有活动,其实暗中的气氛十分强烈,仍然使人感到夺人的声势。诗没有交待战斗场面及结果,然而其势却已贯到,读者会强烈感到战斗的激烈战果的辉煌。这种只把气鼓足,不把势用尽用到底的''蓄势''的运用,正是这首诗之妙处。否则直写到势尽气竭,全篇反到黯然失色了。气要足,势要蓄。以大静,写大动从这首诗中我们悟到许多处理气与势,动与静关系为诗之道。

直与曲

写诗,是径情直逐好,还是委婉曲折好?足把诗情裸露出来好,还是掩藏一些好?风格是阳刚美好,还是阴柔美好?诗言志,诗是感情的记录,是感情的烈火下的结晶体,因此,直抒胸臆似乎更能传达真情。如果感情达到一定程度,只要语言能把它传达出来,就是好诗。反过来说,写诗与其矫揉做作,与其故作艰深,与其炫奇弄博,结果隐晦难懂,或令人肉麻,倒还不如直抒胸臆,使感情畅达,倒还能达到自然、质朴、纯真的艺术效果。性格开朗豪爽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纯朴,他的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的直露型的。但诗文要求含蓄,要言简意赅,耐人咀嚼,饶有余味。这岂非矛盾?其实只要处理好,矛盾就可以解决。这两种风格各有所长,阳刚美的诗以气势胜,而阴柔美的诗以委婉胜,要点在于作者的思想感情,所写的题材。作者的个性、风格和写作习惯,各有不同,适宜阳刚表现的,就不宜委婉曲折出之;反之,适宜阴柔委婉表现的,就不宜写成铜琶铁板,有些诗人主张越晦涩难懂越好,结果诗写得象天书,这是对含蓄美的绝对化理解。露与藏所形成两种审美效果,可以并存一体,因为他们是可以统一的。
一个诗人可以因题材不同而写出诗审美取向不同的诗,一首诗中也可以阳刚与阴柔并美,以求得艺术上的互济互补。前者如李清照,即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柔婉,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刚健;后者如苏东坡《水调歌头》,通篇雄伟豪放,但也有''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缠绵悱恻之句,与''我欲乘风归去,''这类豪言壮语,相映相衬,互济互补,形成了全诗多采多姿的综合审美效果。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并擅这是一个诗人艺术上成熟的表现,也是每个诗人在艺术造诣上所应该追求的高度。

理与情

情是诗的灵魂,诗是情的外化物。诗而无情,不知其可也。但是唯理而诗者,也往往能成为千古名篇佳什。尤其是诗词短制,篇幅极小,却要浓缩饱满的感情,往往更多出现''理''句。很容易误解为''情''诗和''理''诗完全是两码事。
其实,道理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感情也是实践的心理反应。感情的产生往往先于理,并随实践为终始。是由于感情的发展,积累、升华、浓缩、便形成理性的认识,这是人们正常的认识规律。弄清了''情''与''理''的原发状态,就可以知道,作为情的外化物的诗,当然也可以写那些作为情的升华,提纯的理。理诗到达的感情境界,有如哀极而无泪,忿极而无言那样的高纯度。
因此,理诗才能调动作者的感情经验,从而使读者不但能''理''解,而且帮助他们感情经验的提纯、升华、使他们有所憬悟、欣然有得。这样的诗,比起浅情、矫情、滥情之作,反倒更加隽永深刻。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雪中抖擞松含翠,狱底沉埋剑有光''、''走尽羊肠无小道,尝遍苦辣更知甜''、''千古文章皆有泪,几多直道不蒙尘''等等,带着眼泪,带着深沉从强烈的悲愤、高度的昂奋种种生活感情经验中,升华总结出来的至理,怎么能不打动人心,启人思索,激人感情,发人深省呢?
也可以说,无''理''不成诗,写诗,在生活中获取诗感时的心灵触发,选择素材,酝酿感情,提炼主题,建构意象的整个创作过程,无不是理性与感性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在旧体诗词创造中尤为明显。这种理性的活动,一直笼罩全诗的生产过程,直到最后,有的诗自然地产出''理''句,到达其理论活动的终点。当然,大量的诗不一定走到这一步,意到即止,或留有余地。而一篇的''理''的余韵常常是重要的。诗教目的体现,并不完全在于写出了哲理性的诗句,大量的是隐藏在整个诗的艺术感染力中。

包大姐评论《送老父上车归乡》

送老父上车回家
诗/黄良才
泥路蹒跚背更躬,焉知身后泪朦胧。
悔将老屋浸潮讯,告与思乡夜夜翁。
渔艇丽人点评:
一首诗的构建离不开“人、事、景、情、物”等具体内容的”,要想领悟诗的“意境”,透过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去探知诗人的内心和情绪。换句简单的话说,一首诗之立意主要从这几方面去体会: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写了景物、人物的什么特征,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首:《送老父上车归乡》从题便知送别亲人返乡的诗,诗中必以情感为线串连分别时触动人心的景象,诗中省略了许多细节,从转句得知作者告诉了在他身边住的父亲,老家近况。从中未明言父亲如何担念老家急着返乡的种种心绪,确以他内心感受托出父亲之深情:“泥路蹒跚背更躬,焉知身后泪朦胧。”用这样意象结合,写出老父形象,因其步履蹒跚背更躬,自己见父别后,这“悔将老屋浸潮讯”告知了老父,内心的纠结怎能不“泪朦胧”。这种手法使诗意委婉,语重心长,感情真挚。诗中描写形象就是意象,意象是意境的构成要件,此小绝结构很别致!
编者(田园先生)按 :
       包德珍大姐在微信群《丽人学诗(3)》,循循善诱的施教中,时常针对某个学员提出的具体问题,或作品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给予”靶向”式的指导。但针对具体问题的简要论述,皆含诗词要义,具有普遍指导的意义。为防止这些宝贵的随机论述散失,编者特将这些金玉良言,汇集编辑了这个美篇,以供各位诗友学习。
(0)

相关推荐

  • 寻访不遇,只能怅惘归返|每日一诗——宋·方惟深《谒荆公不遇》

    诗词赏析 这是北宋诗人方惟深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归舟所见大江.岸上之景,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环境:后两句写作者造访不遇返回时的怅惘之情. 全诗借春江.归帆.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暮春之景 ...

  • 常用诗词写法(三):拟人,寓情于景,议论

    一.拟人,是常用的重要方法.把自然界的无知之物赋予生命和感情,使之为自己的创作意图服务,以增强形象,为诗意添辉,叫作拟人,也叫人格化.郭沫若说:"诗人于万事万物均可赋于生命,古今中外,莫不皆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九辑

    桃花渡 音乐: 陈悦 - 远行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号,以供各位诗友学习,非常感谢田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二辑

    包大姐论诗花絮(二)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号,以供各位诗友学习,非常感谢田园先生!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十二辑

    内观 音乐: 巫娜 - 茶界 II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号,以供各位诗友学习,非常感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十一辑

    包大姐论诗花絮(十一) 花间禅语 音乐: 巫娜 - 风月无古今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十辑

    包大姐论诗花絮(十) 城南旧事 音乐: 程旖琴 - 东方神秘园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八辑

    包大姐论诗花絮(八) 靜水流深 音乐: 巫娜 - 禪踪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号,以供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七辑

    包大姐论诗花絮(七) 清晨 音乐: Bandari - Sound of Delicacy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四辑

    花开无尘 音乐: 巫娜 - 风月无古今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号,以供各位诗友学习,非 ...

  • 【包大姐论诗花絮】第三辑

    包大姐论诗花絮(三) 田园(苗世元)先生从微信群<丽人学诗>(3)中摘录.编辑包老师讲稿,精心制作<包大姐论诗花絮>美篇,我复制为公众号,以供各位诗友学习,非常感谢田园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