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解恶心与呕吐中医帮你搞定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是一种紧迫欲吐的不舒服感觉。多同时伴有流涎及反复的吞咽动作,甚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头晕及脉缓等迷走神经兴奋表现。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小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反复动作。呕吐可将食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频繁呕吐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此外,尚有干呕,即有呕声而无物吐出之谓。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西医病因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
❧1.神经性呕吐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精神性呕吐。药物及化学毒物。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钠血症等。
❧2.反射性呕吐
包括:胃肠道疾病,如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幽门梗阻、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肝胆胰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急慢性胰腺炎等。腹膜炎等疾病。
❧3.其他系统疾病
如急性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以及梅尼埃综合征等。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恶心、呕吐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其主要病位在胃,但与肝脾有密切关系。恶心呕吐的病因很多,一般有虚实两类。
❧1.实证
多因外邪和饮食所伤。外感风、寒、暑、湿之邪,侵犯胃腑,或饮食不节,生冷油腻之物停滞不化,或痰浊内阻,使胃气不能下行而上逆。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上逆而呕吐。
❧2.虚证
多因脾胃运化失常而致。脾胃虚寒,运化乏力,或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气失和降而呕吐。
二、治疗
恶心、呕吐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有时也是人体排出胃内容物的表现。因此,本证治疗重点在于对引起呕吐的原发病进行治疗,不必急于止呕。但对重症呕吐应予对症治疗。一般给予维生素B6100mg肌注,或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并可服用多潘立酮10mg,每日3次。中医学辨证论治是从整体出发,祛邪扶正,调节阴阳失衡。因此,非但具有良好止呕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原发病的治疗。辨证论治,首辨疾病虚实,对实证呕吐采用祛邪化浊、和胃降逆之法,对虚证则应用温中和胃、滋养胃阴之法。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
主症:突发呕吐,兼恶寒发热,胸脘满闷,舌苔薄白或腻,脉滑或浮。
治疗: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陈皮、云苓、白术、厚朴、半夏曲、桔梗、甘草)加减。
方中藿香为主药,芳香化浊兼解表;苏叶,解表发汗;白芷芳香上达,祛头部湿邪,止头痛。厚朴燥湿和中,陈皮理气除湿,桔梗开肺解表,苍术健脾燥湿,半夏曲化痰止呕,大腹皮调中下气,生姜、大枣益脾胃升发之气,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理气和中、解表化浊疗效。
加减:发热,脘腹胀痛,舌红,脉数,加黄连;胸闷腹胀,去白术、大枣、甘草,加鸡内金、山楂、神曲。
❧2.饮食停滞证
主症: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便溏或秘,舌苔厚腻,脉滑。
治疗:消食导滞,和胃止呕。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萝卜子)加减。
方中山楂能消一切饮食停滞,尤善消肉食油腻积滞。神曲消食健脾,长于消化酒食陈腐积滞;萝卜子(即莱菔子),消食下气,擅于消面积及痰壅气滞。加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连翘清热散结,防止食积化热。诸药合用,共奏消食和胃之效。
加减:腹胀重,加枳实、厚朴。食积重,加白术、鸡内金。大便秘结,加大黄。胃中积热上逆,食则呕吐,口臭,口干,苔黄脉数者,加黄连、竹茹。
❧3.痰饮内停证
主症: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苔白腻,脉滑。
治疗: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半夏、生姜)合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加减。
前方中半夏、生姜和中祛痰,降逆止呕,主治痰饮呕吐。苓桂术甘汤方以茯苓为主药,健脾渗湿,用桂枝温阳化气,与茯苓配伍能温化水饮,助以白术健脾燥湿,加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渗湿、温化痰饮、降逆止呕之效。
加减:脘腹满闷,加木香、枳壳。痰郁化热,口苦脘闷,苔黄腻,加黄连、竹茹、陈皮。
❧4.肝气犯胃证
主症:呕吐吞酸,频频嗳气,胃脘痞闷胁痛,舌边红,苔薄白或腻,脉弦。
治疗: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小柴胡汤合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加减。
小柴胡汤方中柴胡为主药,功能疏肝解郁,配黄芩清肝胆邪热;用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用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和胃,以扶正祛邪外出;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降逆之功。本证常有呕吐吞酸、嘈杂嗳气,故配以左金丸清泻肝火,降逆止呕,可收较为满意疗效。
加减:口苦嘈杂,便结者,加大黄、枳实。热象明显者,加栀子、胆草、竹茹。
(二)虚证
❧1.脾胃虚寒证
主症:进食稍多即呕吐,经常呕吐清涎,喜热饮,纳呆,肢冷乏力,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健脾温中,和胃降逆。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减。
方用干姜温中散寒,振奋脾胃运化功能,为主药;配人参健脾益气,助干姜以温壮脾阳;加白术健脾燥湿,促进脾阳运化功能;炙甘草和中补脾。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脾胃、温中祛寒之效。
加减:呕吐重,去白术,加生姜。腹痛喜按(虚痛),重用人参补气。呕吐清涎,加吴茱萸。阴寒重,加炮附子、肉桂、肉豆蔻。
❧2.胃阴不足证
主症:干呕时作,口干唇燥,饥不欲食,食后饱胀,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疗: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麦冬、人参、半夏、大枣、甘草)加减。
方用大量(30~40g)麦冬养胃(阴)生津,并清肺胃虚热,为主药;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胃,助麦冬滋养中焦气阴;配半夏降逆祛痰。
加减:胃阴不足重者,加石斛、沙参、玉竹。津伤重,则半夏宜轻用。便干,加火麻仁。
(三)中成药治疗
❧1.生姜泻心片
用于外邪犯胃证,每次4~6片,每日3次。
❧2.藿香正气软胶囊
用于外部犯胃证,每次2粒,每日3次。
❧3.保和丸
用于饮食停滞证,每次6~9g,每日3次。
❧4.左金丸
用于肝胃不和证,每次3g,每日3次。
❧5.麦门冬冲剂
用于胃阴不足证,每次1包,每日2~3次。
四、临证经验
恶心、呕吐为常见病证。常见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等证型,常用方药有藿香正气散、保和丸、小半夏汤、小柴胡汤等。予认为,上述方剂,特点各异,辨证合理应用,对治疗本证起到重要作用。
❧1.藿香正气散
功能理气和中,解表化浊。治疗外感风寒、中暑发热、恶寒、头痛及内伤湿滞恶心呕吐、胸脘满闷。对脘腹疼痛、发热、腹鸣、泄泻者,应加黄连、赤白芍或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之。
❧2.保和丸
保和丸为消食化积作用平和方剂,是治疗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恶呕、苔厚脉滑之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的良方。食积重者加鸡内金,便结者加大黄,脘腹满闷加厚朴。
❧3.小半夏汤
功能和中祛痰,降逆止呕,主治痰饮呕吐。须提及者:小半夏汤与旋覆代赭汤,两个方剂均有降逆止呕、和中祛痰(饮)作用,但旋覆代赭汤有较强止呕吐作用,兼能补虚,而小半夏汤无补虚作用,是治疗痰饮呕吐的基本方药。苓桂术甘汤是专治痰饮病方剂,能温化水湿、痰饮,并无止呕作用。
❧4.小柴胡汤
除治疗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病等多种发热性疾病外,对肝炎、胆系感染等病亦有效。呕吐,胁痛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属肝火犯胃者,加左金丸治疗。
❧5.理中汤
理中汤温中祛寒,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寒,症见呕、泻、腹痛等,以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滑、沉细为辨证要点。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等病,证属于脾胃虚寒者均可使用本方治之。
❧6.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养胃生津,降逆下气,治疗胃阴不足,胃气上逆,症见干呕,唇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或虚数。用半夏治呕吐,因本药性温而燥,用于胃阴不足者不可过量,要掌握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