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随响】第26期 肝脏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同声主讲:郭静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7岁,主因“间断鼻塞11年,反复发热、喘憋6月,双手指端发冷、疼痛1月半”入院。
超声显示:肝内见数个囊实性低-无回声,外形近圆形,边界清晰,边缘呈高回声,内部回声欠均匀,血流不丰富。见图1-3。
图1-3:肝内见数个囊实性低-无回声,外形近圆形,边界清晰,边缘呈高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CT显示:肝内多发大小不一的低密度灶。见图4。
图4:CT提示存在多发低密度灶。
化验指标:嗜酸性粒细胞、IGE明显升高,ANCN阴性,转氨酶升高,骨穿骨髓象及流式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治疗后OS及IGE下降。
*ANCN: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OS: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病理活检结果
病理提示:小块肝组织,肝窦扩张,局灶肝细胞脂肪变性,汇管区灶状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灶纤维组织增生,未见典型血管炎表现。
病理诊断: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关键词:哮喘、嗜酸性细胞增多、血管炎、血管外肉芽肿(胃肠道、肺、心内膜为主)
相关知识介绍
肝脏嗜酸性肉芽肿是肝脏的一种良性病变。肝脏对许多致病因素所产生的一种局部慢性炎症反应,可能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全和对刺激物发生过敏反应所致,表现为嗜酸性细胞在肝脏局部大量浸润并形成结节样。
临床表现:可从无不适或仅有疲劳到全身乏力,发热,肝区痛等,甚至可以表现为急腹症。
病史:一般有食生鱼片史,血吸虫疫水接触史等,无肝炎病史。体检发现者可无异常,有症状就诊者可无发热或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皮肤巩膜无黄疸,右上腹压痛,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的肝,肝区扣击痛等。
血象:白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高,肝功能正常或转氨酶、血胆红素轻到中度升高。
病理表现:主要是大量嗜酸性细胞局部浸润,肝汇管区扩大,可有纤维轻度增生,其内肝窦亦可扩张,一般不伴有坏死。
超声表现:肝内的低回声病灶,病灶可为圆形或类圆形甚至楔形等,一般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尚均匀,病灶可为一个或多个,且对其周围的血管无压迫,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检查病灶内检测不出血流信号。亦可无异常表现。
魏小雨大夫:这个病例是慢性病人,病理提示是有纤维组织增生的,以致这个病例特有的边界清晰,周围有高回声环绕。
CT表现:表现为肝内的片状均匀的低密度病变,其边界不清,边缘一般不规则,对周围的肝血管无压迫。增强扫描病灶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强化,强化不均匀,多呈现分隔状强化。亦可无异常表现。见图5。
图5:肝脏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CT表现。
【la】平扫示肝左叶略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密度均匀,胃壁亦示不均匀增厚
【lb】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
【lc】增强扫描门静脉期示病灶不均匀强化(→)
【ld】增强扫描延迟期示病灶进一步强化(→),呈网格状改变,左内叶亦见一轻度强化结节(←)。增厚胃壁(↑)呈不均匀强化。
MRI表现:显示肝内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楔形病灶,在T1一般为等或稍低信号,T2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病灶内信号一般均匀,增强扫描后病灶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影像学表现对该病无特异性。
确诊有赖于病理~
鉴别诊断点
肝脓肿:嗜酸性粒细胞、高热、病程
原发性肝癌:肝炎、肝硬化,强化方式,血流
胆管细胞癌:胆管扩张
本病例由魏小雨、王雪两位学姐提供,特此感谢~
== End ==
上图:本期主讲:郭静大夫,深表感谢!^_^
欢迎加入【浅苏洛的超声交流群】,一起分享和思考您所遇到的超声知识和难题吧~
想进群交流的小伙伴们请添加学委浅苏洛的个人二维码进群哈~
↘
上图:学委浅苏洛的二维码,欢迎入群交流学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