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血瘀体质”?中医如何调理?

上两期我们了解了痰湿与湿热体质,今天我们来聊一下“血瘀体质”,血瘀体质在我们农村特别是经常劳作的父辈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身上经常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特别是天气变化时更加明显。

该类人群瘦人居多,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眼晴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容易脱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常常出现疼痛,女性多见痛经。性格内郁,容易烦躁。易患出血、中风、胸痹等。

血瘀质的常见表现: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肤色:偏暗,有色素沉着躯体:不知不觉出现瘀斑五官:唇色暗红或紫心理特征:易烦躁,易健忘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的环境

临床辨别要点:

①皮肤不知不觉会出现青紫瘀斑(皮下出血)②两颧部有细微红丝③身体上常有疼痛表现④面色晦黯或容易出现褐斑⑤容易黑眼圈⑥容易忘事(健忘)⑦口唇颜色偏黯

舌脉表现

舌质:暗、有瘀斑舌体:舌下静脉曲张脉象:脉涩、结代

调养法则: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肝不仅可以调畅气机,而且也储藏一部分血液,肝气的调达不仅可以有助于全身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助于肝本身适时调节血液的运行量。血活起来,能量充足了,凝集的淤血就消散、溶化了。

1.起居调养:血瘀体质者起居作息要规律,尤其注意不要熬夜。熬夜伤血耗气,最易加重血瘀体质的不良状态。

要避免寒冷的刺激,居室应当温暖舒适,通风良好。

看电视、上网不要太久,“久视伤血”,用眼时间长了应当适当休息,注意静动结合、劳逸结合。

2.运动调养:血瘀体质有潜在的体内淤血倾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运动可增进气血的流通,因此血瘀体质的运动调养非常重要。

年轻人的活动量可适当加大,如跑步、登山、游泳、球类运动等。中老年人应采用小负荷、多次数的健身锻炼法,以促进全身气血的通畅,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散步、广播操等。

运动中要注意保持水分的供应,还要注意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如头晕、胸闷或绞痛、呼吸困难、恶心、头痛,四肢剧痛、关节头痛、特别疲劳、双腿发软、行走困难、心悸心慌等,如有上述症状,应当立即停止运动,寻求帮助,或到医院检查。

3.饮食调养:血瘀体质的人血行不畅,甚至淤血内阻,饮食上宜温散化瘀,调畅气机。

因此应选用具有行气活血、温散化瘀、健脾益气的食物进行调养。如陈皮、山楂、黑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洋葱、韭菜、茄子、油菜、芒果、木瓜、玫瑰花、黄鳝、海参、黄酒、葡萄酒、白酒等。

忌食寒凉、酸涩、收敛、油腻的食物,如乌梅、青梅、杨梅、李子、石榴、酸枣、柠檬、苦瓜、冰冻饮料、冰激凌等,以免酸涩收引,加剧血瘀不散。

1.黑豆川芎粥

原料:川芎10克、黑豆25克、粳米50克

制法:用纱布包裹,和黑豆、粳米一起水煎煮熟,加适量红糖。分次温服

功效: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4.经络调养:可以活血化瘀的穴位有膈俞、血海、合谷,可以针刺或自行按摩。

有淤血的地方往往会有刺痛,可以找到痛点局部按摩、热敷、放血、拔罐或针刺,痛点不明确的地方可以在周围用砭具循经按摩。

面部色斑或色素沉积者除取活血化瘀穴位之外,还可在色斑处闪罐;有黑眼圈者可在眼眶周围用砭具循经按摩或热敷;

①膈俞: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俯卧位或正坐位,在上臂自然下垂时贴于胸侧壁时确定肩胛下角,从两侧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所在椎体为第7胸椎,在第七胸椎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两横指(食指与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即为本穴。

②血海: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坐位,屈膝成90度,用左手掌心对准右膝盖骨(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与其余四指约成45度斜置,拇指尖下,即为本穴。

③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本穴。

特别申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