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漫谈

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实就是“修齐治平”,修身,其实也就是人格修炼,或者说是心灵修炼,最终的目的,就是成

一个“君子”。什么是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就是可以为了道义而舍弃利的人。那么怎么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朱熹说,要“存天理,灭人欲”,怎样“存天理、灭人欲”呢?就是要“格物致知”(所以朱熹把“修齐治平”又扩展成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其实都是“修身”的一部分);而王阳明说,朱熹错了,修身不需要那些“格物致知”的手段外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只要“致良知”,自然直指本心,立成君子。(这与禅宗“顿悟”,简直毫无区别,只不过一个要成佛,一个要成君子、圣人)。

而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礼”的世界。这其实也是修身放在治国平天下前面的理由,因为在宗族社会里,要维持一个“礼”的世界,必然靠的不是法律,而是道德感化的力量,而要想道德感化别人,自己当然首先要是“君子”。

但是儒家思想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培养君子,结果造就的不是“伪君子”,就是“腐儒”?为什么想造就一个“礼”的世界,最终反而“礼乐崩坏”?根源在于,儒家对人性的错误认识。

孔子对人性的认识,还算正常,“食、色,性也”。但是到了孟子,就已经南辕北辙了。孟子的“性善论”,当然是彻头彻尾的错误,人性中含有“善”的成分,和人性就是“善”的,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如果人性真的就是“善”的,那么人类这个物种,早就在大自然的残酷竞争中被淘汰掉了。事实上,在远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而为了生存下去,竞争是主体。贪、嫉妒、凶残、虚伪、无情这些“小人行径”才是保证竞争胜利的必要手段。拥有这些手段的人,基因才得以延续,而真的只有善的基因的人,早就饿死了,基因不可能流传下来。这就是人的生物性。但是也不能说人性就是“恶”的,因为人是群居的动物,既然要群居,就要互相帮助,“利他”是群居生活得以存在的根本。而“利他”,就是“善”。所以说,人性是善恶一体的。对此,我倒是同意阳明四句教中的“有善有恶意之动”。

孟子虽然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但是毕竟没有学过进化论,当然是没有现代人的思想。于是后代的儒学家门在他的错

为误道路上一路狂奔,愈走愈远。最终,天理就是“义”,而人欲就是“利”,连孔子的“食、色”,也要一并消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在儒家看来,是典型的小人行径,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商人都是可恶的。而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朴自然,暗合天道,多么可爱。

但是逐利是人的本性,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儒家成为正统后,获得了资源和权力的分配权。于是吊诡的情况出现了,只有放弃“利”,才能得到“利”。虽然心里放弃不了“利”,但是为了得到“利”,只好积极的宣布我已经“放弃了利”。于是一个“伪君子”的世界诞生了。而“礼乐崩坏”,也是应有之义,必然的结果了。

(0)

相关推荐

  • 《中庸章句》序|原文|翻译|赏析

    <中庸>①何为而作也, 子思子②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③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⑤者, 尧之所以授受也; "人心惟危, ...

  • 中药漫谈|赤芍与白芍,不易说清楚的芍药

    芍药是可以媲美牡丹的传统名花,而今天我要说的药用芍药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现代中药学将芍药分为白芍与赤芍,二者功效有别,然而古代并无赤白之分,如<神农本草经>只言芍药,<伤 ...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站桩 | 漫谈蹲猴桩三要

    漫谈就是胡扯 在我练过的桩里,最喜爱蹲猴桩,练起来不至于枯燥,而且有三要六艺作导向,慢慢练慢慢悟,就像青梅煮酒,小火慢烹,有滋有味. 蹲猴桩是戴氏心意六合拳独有的内功修炼桩法,全名叫"先天一 ...

  • 高建忠—血府逐瘀汤漫谈

    拾伍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血府逐淤汤漫谈 (一)明白气血和辨病位用方不读书,不足以临证.每一位临床大家都应该是饱学之士.不临证,也不容易读懂书(中医书). 中医书中很多内容必须经临证体悟才能真正明 ...

  • 张廷模:漫谈附子

    附子和前面祛风湿散寒药当中的川乌或者乌头,是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川乌头是种下去的母根,依附在母根旁边长出来的就叫做附子,依附在母根旁边,如子之附母,属于同一种植物.它的整个块根称为附子,但是在商品药材当 ...

  •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 ...

  • 沈谦益:中医源流漫谈

    录音原文翻译稿: 各位好,今天我把曾经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些内容也是道听途说的,毕竟年代久远,不好考证,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这次主要是讲中医源流方面的内容,分为几块展开. 一.中医的概念 我 ...

  • 王阳明,一代国学宗师,阳明心学更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国哲学的升华

    与大多数陈陈相因.谨守朱子门户的科举士子不同,王阳明在年少时已游历了北部边塞,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王阳明一生狂狷不羁.坎坷传奇,阳明心学的完整构建,标志着儒家思想又一次通过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而得以重 ...

  • 漫谈“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有些愚蠢之人,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