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漫谈
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实就是“修齐治平”,修身,其实也就是人格修炼,或者说是心灵修炼,最终的目的,就是成
一个“君子”。什么是君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就是可以为了道义而舍弃利的人。那么怎么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朱熹说,要“存天理,灭人欲”,怎样“存天理、灭人欲”呢?就是要“格物致知”(所以朱熹把“修齐治平”又扩展成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其实都是“修身”的一部分);而王阳明说,朱熹错了,修身不需要那些“格物致知”的手段外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只要“致良知”,自然直指本心,立成君子。(这与禅宗“顿悟”,简直毫无区别,只不过一个要成佛,一个要成君子、圣人)。
而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尊卑有序、上下有别的“礼”的世界。这其实也是修身放在治国平天下前面的理由,因为在宗族社会里,要维持一个“礼”的世界,必然靠的不是法律,而是道德感化的力量,而要想道德感化别人,自己当然首先要是“君子”。
但是儒家思想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培养君子,结果造就的不是“伪君子”,就是“腐儒”?为什么想造就一个“礼”的世界,最终反而“礼乐崩坏”?根源在于,儒家对人性的错误认识。
孔子对人性的认识,还算正常,“食、色,性也”。但是到了孟子,就已经南辕北辙了。孟子的“性善论”,当然是彻头彻尾的错误,人性中含有“善”的成分,和人性就是“善”的,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如果人性真的就是“善”的,那么人类这个物种,早就在大自然的残酷竞争中被淘汰掉了。事实上,在远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而为了生存下去,竞争是主体。贪、嫉妒、凶残、虚伪、无情这些“小人行径”才是保证竞争胜利的必要手段。拥有这些手段的人,基因才得以延续,而真的只有善的基因的人,早就饿死了,基因不可能流传下来。这就是人的生物性。但是也不能说人性就是“恶”的,因为人是群居的动物,既然要群居,就要互相帮助,“利他”是群居生活得以存在的根本。而“利他”,就是“善”。所以说,人性是善恶一体的。对此,我倒是同意阳明四句教中的“有善有恶意之动”。
孟子虽然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但是毕竟没有学过进化论,当然是没有现代人的思想。于是后代的儒学家门在他的错
为误道路上一路狂奔,愈走愈远。最终,天理就是“义”,而人欲就是“利”,连孔子的“食、色”,也要一并消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在儒家看来,是典型的小人行径,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商人都是可恶的。而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朴自然,暗合天道,多么可爱。
但是逐利是人的本性,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儒家成为正统后,获得了资源和权力的分配权。于是吊诡的情况出现了,只有放弃“利”,才能得到“利”。虽然心里放弃不了“利”,但是为了得到“利”,只好积极的宣布我已经“放弃了利”。于是一个“伪君子”的世界诞生了。而“礼乐崩坏”,也是应有之义,必然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