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业余活动中如何发挥司鼓的指挥作用
(作者:扎多乙)
一般人都知道,司鼓是京剧乐队中的总指挥。但是,这个总指挥与西乐或民乐的指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说唱腔部分,西乐或民乐的指挥靠的是手势,乐队听从指挥是绝对的;而京剧的指挥靠的是乐器(板鼓),既是指挥又是乐手,乐队听从指挥是相对的,甚至有司鼓、操琴互为主仆的说法。其次,京剧讲究“唱、念、做、打”,乐队除伴奏唱腔外,还担负伴奏“念、做、打”的任务,主要由武场承担,更凸显司鼓的指挥作用,对于戏剧的节奏、气氛、情绪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指挥的称谓更多地来自这些环节。
以上涉及了司鼓在京剧乐队中的作用,本人是一般票友,没有能力说清这个问题,但是票房里的一些现象与司鼓的这一特殊性有关,只是想借此说一说。在很多票房里,由于对总指挥这个称谓理解得太笼统,太抽象,口头上把司鼓捧得很高,操作上又不知怎样发挥司鼓的作用,形同虚设,打对打错,打好打坏都无所谓,不学不练也能打鼓,大家照拉、照唱不误,从极左走到极右。对待交响乐队的指挥能这样吗?只能从司鼓作为指挥的特殊性找原因。
根据我的体会,对于以唱段为主的票房,司鼓虽有指挥的功能,但绝不是一切听司鼓的,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司鼓就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使票房总体演唱水平有所提高。
(1)演唱速度绝对要服从司鼓,司鼓怎么开京胡怎么入。这里的服从不是对错的概念,而是乐器的分工(下同)。司鼓开的速度不对可以提出来重开,对了就按开出的速度入弦,不能各行其是。鼓师开出的速度如果偏差不大,琴师可以进行微调,但不要放在入弦后的第一小节,宜放在入弦后的第二、三小节,有个过渡,鼓师心里就明白错了,下次改正。
在所有开唱锣鼓中,唯有“闪锤”是一个例外,入弦的速度可以与锣鼓的速度不一致。这是由于闪锤原来是3/4拍的“马腿儿”乐句,后来演变成2/4拍的“反长锤”乐句,但时值不变,锣鼓两拍的时值,胡琴仍拉三拍,这是标准的入法。由于入弦的速度可以与锣鼓的速度脱节,入法变得更加灵活,两拍也可以,两至三拍之间也可以,甚至低于两拍也可以。既然如此灵活,胡琴入弦时要有个过渡,避免生硬。
(2)在唱腔和过门(含垫头)中鼓师所加的点子分别叫“加杆子”(包括转板的点子)和“鼓套子”,与胡琴等文场乐器配合得十分巧妙。在这部分,司鼓的指挥作用是弱化的,更像一个乐手。鼓谱更像是总谱中的一行分谱,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打的是从旋律当中提炼出来的节奏,强调的是配合而不是指挥。
(3)京剧音乐中常有文武场咬合的情况,例如导板头、凤点头、尖板等,是京剧音乐的一大特色,演奏的关键就是要齐。在这个地方,文场必须绝对听司鼓(用锣鼓)指挥,因为锣鼓一响,鼓师听不到文场的声音。
(4)最后说一说行弦。行弦在唱腔中应用很多,在板鼓或锣鼓的指挥之下转入、转出,十分精彩,必须绝对服从司鼓。行弦是一段无限反复的乐曲,在演奏时,鼓师的负担最轻,有利于观察场上演员的情况,捕捉转过门的时机,而且给出的转点信号清晰、顺畅,是指挥的最佳人选。由于以唱段为主的票房一般不道白、不走身儿,转点早晚无所谓,养成了随意的习惯,给了信号也不转,没给信号就转了。好的习惯靠平时养成,玩着有意思,遇有演出也不会乱。因为捕捉转点儿时机是比较困难的,乐队要绝对服从,鼓师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专注演员。另外,由于转点时机不易掌握又事关重大,鼓师往往宁晚勿早。晚一点顶多不够紧凑,演员加点表演可以弥补,如果早了,台上就乱了,就是事故。云南京剧院演出“锁麟囊”,演员道白没完,鼓师就转过门,演员张不开口,因此出过大事故。鼓师要宁晚勿早,乐队不能着急。老先生说得好,鼓师不给信号,行(弦)到天黑也不转。
总之,不必把司鼓神秘化,应该把司鼓的指挥作用具体化。有了这四项要求,我想没有学过、练过的票友也不敢打了,琴师、演员也不会让他打了。反之,打打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