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也有经典!三首冷门五律,细读有大境界,谭嗣同诗最有气势

和尚有话说

为何要读诗?因为诗中有人生阅历,有性情和思考。

晚清诗歌,是传统诗词最后一个高峰,名家迭出,蔚为大观。距离我们最近,却多被忽略,实在可惜。诗海遗珠,暗生光辉,擦去尘土,每首诗都是颗勃勃跳动的心。

今天,王和尚选取晚清五律三首,或了悟禅悟玄机,或抒发少年壮志,或寄托人生悲慨,各有奇妙,读后让人拍案叫绝。

细读这三首诗,感悟文字之美,探求诗之艺术。

诗海遗珠:晚清佳作选评

01.梦洞庭 清末 · 释敬安

昨夜汲洞庭,君山青入瓶。

倒之煮团月,还以浴繁星。

一鹤从受戒,群龙来听经。

何人忽吹笛,使我松间醒。

释敬安是晚清著名诗僧,他出生在湖南湘潭,被称为“白梅诗僧”。

这首诗的首二联联想非常奇妙。他梦见自己把洞庭湖的水都装在了水瓶之中,要把洞庭湖的水倾泻出来,把月亮煮一煮,让星辰都洗洗澡。

写诗要善于联想和夸张,联想奇特,夸张恣肆,会使诗有别样的色彩。

李白曾有诗说:“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太喜欢洞庭湖了,所以他想要把君山铲平,这样洞庭湖的水就可以自由流淌了。最妙的是第二联,洞庭湖水自由流淌之后,巴陵的酒就能顺水流来,作者即便在洞庭湖边醉死也无妨了。释敬安这首诗,颇有李白的豪气与想象力。

另外,要注意这首诗的前两联,似散文笔法,这比对仗句显得更加自然流畅。

作者为何要汲取洞庭水呢?是为了洗净天地,洗净天地就可以讲经说法了。所以第三联作者说“一鹤从受戒,群龙来听经”,这联用了拟人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扣准题目之“梦”。群龙都来听作者来讲经,仙鹤也要跟随作者受戒学佛,世间万事万物都陶醉在佛法之中,这一联写得充满禅意,又飘然不俗。

但这毕竟是做梦,尾联点出梦醒“何人忽吹笛,使我松间醒”。不知何处听到一阵笛声,让作者从梦中惊醒,恍然从松林间醒来。

一联要看搭配,“吹笛”“松间”,都显得空灵脱俗。写诗一定要注意意象的搭配,作者睡在松间,听笛而醒。试想,若是作者听到炒菜锅响,而从旅店醒来,就完全失去了韵味了。

王和尚说:诗的境界,就是作者的思想、胸怀的和境界。没有胸怀,没有思想,诗很难出彩。胸怀和境界,又来自读书、阅历和思考。

02.晨登衡岳祝融峰 

晚清 · 谭嗣同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谭嗣同26岁写出此诗。谭嗣同何许人也?戊戌六君子之一,胸怀报国之志,且为人慷慨豪侠,所以他的诗磊落有奇气,雄俊超迈气度不凡。

王和尚曾说过:人一旦登高望远,眼界开阔,胸怀自然扩张,而诗兴豪情就油然勃发了。比如杜甫若不登高,怎能写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句子?孟浩然若不登楼看洞庭湖,也写不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妙句。谭嗣同也是如此。

祝融峰是衡山主峰,最为高峻,所以作者起笔就说“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王安石曾有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谭嗣同起笔写山之高,四周无任何阻挡,胸襟之博大,壮志之高峻,自然就在诗中了。

二联写景“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颇似杜甫“荡胸生层云”之句。因为高,所以看得远,因为独,所以感觉浮云荡胸。其实激荡他心胸的不仅仅是云,还有豪情壮志。

第三联继续写景,依然是雄俊辽阔之笔,“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大地沉沉,星辰尽没,太阳从天边跃起,有把整个天空都烧红熔炼之势。这一联扣准题目“晨”。

北宋陶弼曾有诗“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这一联的气势与谭嗣同句有相似之处,只是不如谭嗣同诗有力。李清照也有词“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起笔也是写太阳把天空都烧得璀璨绚烂,只是李清照写得是落日,有衰飒低沉之苍凉。而谭嗣同写初升太阳,写得阔大而有生命力,黑夜散去,光明到来,充满蓬勃的希望。

尾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也充满深意。作者站山顶往下看,以往“吴楚东南坼”的八百里洞庭湖,在作者眼中不过是“半勺”残水,怎么能够束缚湖水中的蛟龙呢?在秋寒的清晨,蛟龙也要振翅欲飞,腾空而起了。

这一联依然扣准“下望”的视角,以夸张和隐喻的手法写自己的胸怀、气魄和志向。杜甫登高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要登高而小天下,谭嗣同要唤起神龙,遨游天际,看似写景,都是写的宏大的志向。

这才是年轻人应该写的诗,若是一味哀哀愁愁,沉溺小我,那还叫年轻人么?

03.园居看微雪 晚清 · 陈三立

初岁仍微雪,园亭意飒然。

高枝噤鹊语,欹石活蜗涎。

冻压千街静,愁明万象前。

飘窗接梅蕊,零乱不成妍。

陈三立是晚清大家,“同光体”的旗手,他的诗非常注重锻炼字句,而内容也多幽微顿挫,细腻曲折,不像前两首以想象和气势动人。

这首诗的关键在于“飒然”,描写主题则是“微雪”。

介绍下时代背景:陈三立支持“戊戌变法”,也因变法而获罪。此时他寄居金陵,虽然朝廷已经赦免其罪“恩准复官”,但是想到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付之东流,作者的心情依然沉郁哀伤。

起笔“初岁仍微雪,园亭意飒然”,新年虽然到来,但是天气并未变暖,偶尔还有微雪飘落。起笔似写景,其实就暗含感慨。作者漫步园亭,园内并无生机勃发之象,在落雪之中他感到“意飒然”。飒然:凋零萧索之貌。首联起笔看似平淡,其实蕴含很深,春天还没到来,天气依然寒冷,作者内心萧索凄凉。

二联写景,描写雪中的园亭如何飒然。“高枝噤鹊语,欹石活蜗涎”,喜鹊在树枝上瑟瑟而立,完全没有活泼清脆的叫声,而“噤”,指噤若寒蝉,不敢言声。作者虽然得到了朝廷的赦免,恩准复官,但是作者还敢再高声抗辩,坚持主张么?或者,那些之前支持变法的官员,是不是也再也不敢发声了呢?

“欹石活蜗涎”,这句不易理解。其意是:微雪落在石头上,瞬间就湿润融化了,就像蜗牛流下的涎水一样。这就是陈三立诗“出奇”之处。“欹石活蜗涎”这句就把落雪的景写得细腻而形象。

其实“欹石活蜗涎”,前人也有类似句子。陈师道有诗说“断墙著雨蜗成字”,意思是,雨水落在断墙上,其横流的模样,就像蜗牛爬过一样,形成了奇怪的文字。而“欹石活蜗涎”也有言外之意。

戊戌变法失败后,朝廷基本全废新法,改革的痕迹似乎也像石头上的落雪一样,很快消融,难留痕迹。“高枝噤鹊语,欹石活蜗涎”,这一联的写景炼字和言外之意,值得细细品味。

“冻压千街静,愁明万象前”三联属于全篇妙笔。“冻、明”的炼字殊为绝妙。这联仍在写雪,仍充满隐喻,充满主观想象。天寒地冻,千街安静,这个“压”非常有力。

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家虽然面临危亡的风险,但是统治者仍在勾心斗角,这种威压产生的压抑之感,岂不是让世界都安静了?积雪沉沉,寒气窒人,让作者充满忧虑和愁绪。

雪花弥漫,飘落的雪花就像作者的愁绪一样,在世间袒露,所以叫“愁明万象前”。李煜曾有词说“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其实落在李煜身上的不仅仅是落花,而是漫天的愁绪。陈三立此句,和李煜之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尾联“飘窗接梅蕊,零乱不成妍”,这句视角从雪移开,转入写梅花,但是梅花如雪,依然扣准题目“雪”。这个“接”字用得特别妙。此刻雪花飞舞,梅花也在风雪中凋零,落梅似雪,接雪而落。

但要注意,在作者眼中,雪和梅,虽然形似,内涵却大有区别。雪花像严酷的社会现实,给天地带来寒冷,使变法改革成为泡影;而梅花就像作者的理想,也像作者的同志。

梅花在风雪之中凋零散乱,完全没有了以往傲雪绽放的气质,更没有了“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盛之感,而是“零乱不成妍”,四散败落,毫无韵致。作者想向梅花寻找精神寄托,却一无所获,反而让他更加愁绪满怀,难以言说了。

所以说,这首诗句句扣题,描写“微雪”,又句句饱含言外之意,把作者的压抑失望和痛苦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这种内涵和笔力,确实称得上“五十年来,称雄海内”的评价了。

头条新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