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吃一口它,小心惹来一身病!9个烹饪小技巧,助你吃出健康
中餐绝对离不开食用油,煎炒烹炸样样都需要它。正因为此,我国饮食“多油”的情况十分普遍。据调查,目前我国平均每人每天烹调用油为42.1克,远超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25~30克。
食用油中超过99%的部分都是脂肪,可以说,你每多吃一勺油,就相当于多吃一口脂肪,而脂肪摄入过多,脑中风、脂肪肝等疾病都可能找上门来!
食用油不止用于调味,它与我们的健康也息息相关,如果吃得过多,会增加一系列疾病的发生风险。
食用油摄入过多带来最明显的健康威胁就是肥胖。在所有食品中,油脂的单位热量最高,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如果每人每天多吃一勺油(约15克),一年后将增重近10公斤!那时候任谁见到,估计都会问一句:“你怎么胖了这么多啊?”
而过多的脂肪,堆积在体内会带来不小的危害:
- 堆积在血管——引发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易导致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心脏病、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
- 堆积在肝脏——造成脂肪肝,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治疗,可引起肝硬化、肝癌;
- 堆积在肺部——可能引起肺部炎症,导致肺纤维化,甚至诱发肺脂肪瘤的发生,对全身免疫功能也会造成影响;
- 堆积在肾脏——导致肾脏内部循环不畅,净化血液的功能减弱,严重时会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此外,食用油摄入过多会影响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使人脾气变差,很容易暴躁、发火、焦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还显示,油吃得多会使人变得更“懒”,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进一步摧毁健康。
虽然说油吃多了不好,但中式菜肴里若是没有了油,整道菜感觉都失去了“灵魂”。那要如何在不影响口味的同时,尽量少用点油呢?
下面这9个烹调小技巧,应该能帮上忙。
1.使用控油壶
有些家庭为了方便,每次做菜时都直接从大的油瓶里倒油,全凭手感把控放油量。建议大家都买个带有刻度的油壶,准确调控烹调时所需用油,从而保证每人每天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的标准。
2.首选不粘锅
根据测算,烹调同样分量的菜,使用不粘锅要比普通炒锅省近一半的油,并且圆底锅比平底锅省油量更多。
3.充分利用调料
多放油可以使菜更香,但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调味料,其实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在烹饪素菜时,可以少用油,利用鸡汤、蚝油、腐乳等味道浓郁的调料增加感官刺激;
做肉菜时,建议先把肉用花椒、茴香、孜然等调味料提前腌制一下,并搭配香菇、口蘑等配菜,既能达到省油目的,又能增鲜提香。
4.焯水代替过油
有些菜在炒制前需要先过一遍油,这个步骤可以用焯水替代。这样一来可以先把肉里的部分油煮出来;第二,焯水后的食材表面有一层水,能减少爆炒时油的渗入;第三,焯水能保持肉质的嫩滑,对菜的口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5.用烤代替煎炸
煎鱼排、炸鸡米花等需要煎炸的菜肴,可以换成烤的方式。经烤制后,食材的脂肪含量一般在8%以下,远低于油炸后的22%,焦香酥脆,同样美味。
6.油炸时裹淀粉
就算必须采取油炸方式,同样有方法减油。比如把油炸食材切得大块一点,减少吸油表面积;油炸前在食物外面裹一层薄薄的淀粉,最好是小麦粉或玉米粉;油温足够高时再下锅,尽量缩短炸制时间等。
7.吸油菜先浸泡
茄子、冬瓜、萝卜等食材,因内部组织疏松多孔,在炒制时非常费油。建议把它们切好后,先放入凉水中浸泡一会儿,这有助于减少吸油量。在炒前先蒸一下,或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晾晒3小时左右,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8.凉拌菜后放油
拌凉拌菜时最后一步再放香油或橄榄油,这样吃的时候油脂还来不及渗入到食物中,而且香气会更为浓郁,口感更好。
9.装盘前要控油
炒好的菜在出锅前先让其倾斜放置一两分钟,让其中多余的油流出来,再把菜品盛起装盘,也有助于减少油脂摄入。
除了要控制油量之外,下面这两点,大家在用油时也一定要注意。
用油多样化≠吃不同名字的油
随着养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吃油需要多样化,每次去超市时都换着买不同名称的油。
但真正的多样化用油,指的是选用不同脂肪酸结构的油,有些油虽然名称不同,但脂肪酸结构类似,换来换去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
比如说:
- 大豆油、小麦胚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脂肪酸结构类似;
- 花生油、米糠油、稻米油类似;
- 橄榄油、茶籽油、杏仁油类似;
- 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类似。
大家购买时应在这四个大类之间选择替换。
根据烹调方式选用油
不同油的耐热性不一样,烹调时的油温如果超过其耐热程度,可能导致致癌物质的产生。所以建议大家根据不同的烹调方式选用不同的油:
- 煎炸:宜选择耐热性好的猪油、黄油、牛油等;
- 炒菜:可选用耐热性较好的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茶籽油、精炼橄榄油等;
- 凉拌、炖汤:适合用耐热性差的初榨橄榄油、亚麻籽油、核桃油、紫苏籽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