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努埃尔式建筑王冠上的明珠:里斯本热罗尼莫斯修道院
走出里斯本的贝伦蛋挞店,远远地看到西边一个庞大的建筑群,那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参观的热罗尼莫斯修道院。15世纪时这里还只是恩里克王子为海员祈祷修建的贝伦圣母玛利亚小教堂,1496年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向罗马教廷提出要兴建12座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得到西班牙籍教宗亚历山大六世的批准。其中的第一座就是贝伦区的这个,其实曼努埃尔一世的主要动机是想为阿维什王朝建一座专用墓地,那12座修道院的计划最终也只完成了4座。这座修道院由出生于法国的建筑家迪奥戈·德·波伊塔卡设计,1502年开工,这座建筑也被认为是曼努埃尔风格的经典代表。修道院最初的建设费用充裕,主要来自国王对日益繁荣的西班牙与亚非国家之间的贸易征收的5%的税款,约合每年70公斤黄金。1517年西班牙建筑家卡斯蒂略接手后,建筑风格逐渐转向文艺复兴式。1521年曼努埃尔一世去世,费用收紧,此后工程进展缓慢。1571年鲁昂接手建造直至1601年去世时才基本完工。至此,整个工程历时百年,它被认为是曼努埃尔风格建筑王冠上的明珠。
修道院南立面长达三百多米,雄伟壮观。细心观察,会在建筑的外墙上看到一圈如大船缆绳般的石刻装饰,那是曼努埃尔风格(或称大海风格)的特色,也是葡萄牙航海事业进入巅峰期后体现在建筑上的标志性装饰。
整个建筑中最华丽的大门是由多达200人合作完成的教堂南门。这座门高32米宽12米,由众多雕像、墙饰和尖塔构成,其中人物造型多达40个。自下而上看,在两扇门之间的立柱上矗立着葡萄牙航海学校的创始人恩里克王子。他是开创了阿维什王朝的若昂一世的第三个儿子,其创建的航海学校是世界首家专门培养航海人才的学府,同时对航海科学和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为葡萄牙日后成为海上霸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有意思的是,恩里克王子所在的位置通常为基督的雕像,在此人们不惜将其换成恩里克,对这位王子的敬仰可见一斑。
大门的两侧依然是十二使徒,最显眼的当然是手拿钥匙的彼得和持剑的保罗。
门上方的弧形顶饰描绘了圣热罗尼莫(São Jerónimo,347-420)一生中的两个重要场景:左边一幅为他为狮子拔去脚上的刺,狮子也因此成为他的好朋友,我们在很多画作中都能看到他与狮子在一起的情景;右边一幅为他在沙漠中苦修,很多画作中会将一个骷髅头与他放在一起。圣热罗尼莫是古罗马的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译作圣哲罗姆,毕生致力于研究圣经和翻译注释经文,被认为是罗马天主教会中最伟大的学者。他倡导的隐修方式于1373年被教宗额我略十一世批准,主要流行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座修道院就是遵从热罗尼莫方式建立的。中间上方的图案是曼努埃尔一世的盾徽。
上方的窗户四周是众多先知和圣徒,中间是圣母怀抱圣婴。
窗户上方最高的一尊雕像是天使长米迦勒,他负责守护大门顶端葡萄牙基督骑士团的八角十字徽章。葡萄牙基督骑士团成立于1319年,前身是1312年遭教宗克肋孟五世解散的圣殿骑士团。迪尼什一世希望重新组织起这些曾经骁勇善战但受到法王腓力五世和教宗克肋孟五世合伙迫害的骑士团成员,为战后的葡萄牙重建效力。他与1316年新当选的教宗若望二十二世协商,使基督骑士团有权拥有过去圣殿骑士团留下的财产。从此,基督骑士团一直效忠于葡萄牙国王,1417年起更是由王室成员直接担任最高领袖大团长,首任大团长即为恩里克王子,提议建设这座修道院的曼努埃尔一世也是基督骑士团大团长。基督骑士团成员大都为社会精英,比如航海家达·伽马父子等。1910年共和国成立后骑士团消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17年骑士团又重新组织起来,并由共和国总统担任大团长,成为效忠总统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观修道院的入口在教堂西门,门票单买10欧,与贝伦塔的套票12欧,每月的首个周日免费。开放时间为10-5月10:00-17:30,6-9月延至18:30,周一和节假日不对外开放。西门的规模虽然比南门略小,却也非常精致。它由法国雕塑家按波伊塔卡的原始构思设计制作,在哥特式的基础上体现出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特点。
华丽的西门同样装饰着许多人物雕像,其中最上方的三组雕塑从左到右分别表现的是天使报喜、耶稣诞生和贤士来朝,下方的两个天使托着曼努埃尔一世的盾徽。
门两侧分别为曼努埃尔一世(左)和他的第二任妻子阿拉贡的玛利亚(右)下跪祈祷的雕像。他们身后分别是各自的主保圣人圣热罗尼莫和施洗者圣约翰。
一进教堂,先是一块类似门廊的低矮空间,这是因为建筑师将唱诗班坐席设计在这上方了。我们在拱门的周围又看到那种如缆绳一般的装饰,表现出曼努埃尔式建筑的特色。这种以曼努埃尔一世名字命名的建筑方式归根结底还是晚期哥特式的一种葡萄牙变体,综合了穆德哈尔等其它风格。所以如果单看拱顶,明显就是我们熟悉的晚期哥特式拱肋,而再看立柱,却又不是哥特式应有的简单束柱,代之以华丽的浮雕装饰。这座三殿式的教堂只有六根立柱,被认为是中世纪晚期建筑中用最少的立柱支撑起最大空间的成功典范。
教堂内规定的参观路线为逆时针,我们首先在西南角看到葡萄牙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Luís Vaz de Camões(1524?–1580)的墓。他的名字在中国大陆被译成卡蒙斯,在澳门被译作贾梅士。他在葡人葡侨中影响力极大,以至于葡萄牙政府在1977年将他去世的日子6月10日定为葡萄牙国庆日,之所以未采用其诞辰日是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他是哪天出生的。他的一生并不顺利,生前也不出名,曾多次在部队中服役并在与摩尔人的战斗中失去一只眼睛。1553年前往印度服役期间开始创作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Os Lusíadas),1572年他回到里斯本后,这首长达九千多行,在澳门被译为《葡国魂》的史诗得以出版。诗人以达·伽马远航印度为线索讲述了葡萄牙的辉煌历史,巧妙地糅进古希腊神话,让天上诸神以不同的态度参与到葡萄牙的发展中。卡蒙斯曾说:“热爱你的祖国,祖国就会照顾你”,不过尽管他生前热烈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没怎么得到祖国的照顾,人们也没重视过他的史诗。1580年6月10日诗人在贫困中逝去,同一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这时丧失主权的人们才意识到这部史诗中的辉煌已不再,从此它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慰藉,被称作“祖国的圣经”。此刻,一缕阳光透过花窗照在石棺上,诗人一身戎装,安详地躺在上面,我相信了他说过的话,他最终得到了祖国的照顾。
石棺由葡萄牙雕塑家Costa Mota(1862-1930)于1894年设计制作,前面提到的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纪念碑也是他的作品。石棺的设计依然为曼努埃尔风格,侧面的羽毛笔体现了逝者的身份。
南门的位置挂着两幅门帘,上面绘制着葡萄牙基督骑士团的八角十字徽章。
教堂南侧的花窗由葡萄牙艺术家Abel Manta(1888-1982)创作于1938年,这位艺术家是葡萄牙第一代现代主义画家,也被认为是他那个时代葡萄牙最伟大的肖像画家。画面绘制的应该就是圣热罗尼莫,下方的浑天仪是曼努埃尔一世的标志。
按照曼努埃尔一世的规划,这里的确成为了阿维什王朝的皇家墓地。在南侧的礼拜堂正中埋葬着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两侧分别埋藏着若昂三世与卡特琳娜所生九个孩子中的八个,另一个孩子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死后埋在了西班牙。这些孩子全部先于若昂三世去世,最后只好由若昂三世的孙子年仅三岁的塞巴斯蒂昂继承王位,他的祖母卡特琳娜为摄政王。
教堂前方正中的主祭坛就是按照这位实际的掌权人卡特琳娜的意愿在1571年由鲁昂将原设计改变后修建的。建筑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格,我们称之为风格主义或矫饰主义。这种风格诞生于16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之间,强调对古典风格的夸张,一度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衰落。我们可以看到祭坛设计中大量使用爱奥尼式罗马柱和古罗马万神殿似的拱顶,而墙壁和屋顶本身却显得比较简单,有意突出了这些古典设计。老实说,这种设计在整座教堂中显得有些突兀。祭坛上共有四座石棺,左边的两座分别属于曼努埃尔一世和玛利亚王后,右边的则是若昂三世和卡特琳娜王后。
祭坛上的装饰画为西班牙艺术家Lourenço de Salzedo(1535-1578)于1572-1574年绘制的耶稣受难和贤士来朝。
站在主祭坛前回头望,设计师比较少见地将唱诗班坐席放到了西门内二层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刚进来时看到的所谓门廊的上方。
北侧的礼拜堂建于1587年,埋藏着曼努埃尔一世的八个孩子,其中做过国王的恩里克一世位于正中。
最后绕回到教堂的西北角,Costa Mota为庆祝18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400周年而于1894年重新设计制作了他的石棺。石棺侧面正中是扬帆出海的大船,左边是达·伽马所在的基督骑士团徽章,右边是授予他“印度洋舰队总司令”头衔的曼努埃尔一世的浑天仪标志。
通过回廊里的楼梯可以上到二层,近距离欣赏托拉尔瓦设计的唱诗班坐席。
座椅上方有十二幅肖像画,其中十幅为耶稣门徒,另两位门徒的画像在1755年大地震中丢失,代之以圣热罗尼莫和圣奥古斯丁的画像。
坐席前方的耶稣被钉十字架雕像由Philippe de Vries于1551年制作完成。
凭栏而望,由六根石柱支撑的教堂显得尤为高大空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755年大地震中这座建筑难度极大的教堂居然经受住了考验,除二楼部分栏杆和唱诗班座椅外,几未受损。据说地震时王室成员正在教堂中祈祷,它也因此成为王室的福地。1833年12月这座曾经的皇家修道院世俗化并转交给慈善机构,成为孤儿收养所和乞丐收留所。1985年葡萄牙加入欧共体的仪式在这里举行,2007年为欧盟改革奠定基础的《里斯本条约》亦在此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