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北京旗人的生活,讲究!!

老北京旗人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旗人有很多规矩,很多讲究。

旗人对吃也非常有研究,对礼节也很重视。

旗人对吃的讲究

旗人一日三餐都是非常讲究的

先说说每天的早点。在过去,旗人早晨起床漱口后,先沏上小叶茶或高碎高末,喝完茶才能做事,至今北京老旗人家里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早点很讲究,品种很多:油茶、面茶、馄饨、包子、粳米粥、丸子汤、炒肝、豆腐脑、炸豆腐、吊炉烧饼、马蹄烧饼、墩饽饽等等。

说完早点咱再说说正餐。旗人的正餐从选料到制作过程也是非常讲究的,比如:吃馄饨必须用鸡汤或猪骨汤来煮,馄饨的配料要有:香菜、冬菜、紫菜、虾米皮、卤虾油、胡椒粉、酱油、醋等等。

吃面条,浇头也都是换着样儿来的,“肉炸酱、素炸酱、花椒油、三合油、芝麻酱、鸡丝、肉片、香椿、排骨、烧羊肉汤”等等。

随便一个打卤面,都是丰富的料:木耳,蘑菇,五花肉切薄片,配上干黄花,最后再甩上一个鸡蛋花。嘿!就俩字“地道!” 再高档一点的还要有鸡胸,鸭胸,玉兰片等等配料!

最后咱再说说这晚饭。旗人吃完晚饭要上时令瓜果,差不多的人家都存有红果酱。为的是吃的“顺口儿”。您就说,咱老北京旗人多会吃吧!

在吃方面,旗人十分重视应时节令

开春,要吃豆芽菜卷饼;

初夏时是“糊塌子”;

酷热时吃过水凉面;

秋天吃猪肉小碗炸酱,面码非有七八种不可。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冬至吃饺子等等。

旗人对礼节的讲究

除了饮食习俗,老北京旗人也十分重视讲究老礼儿

旗人的礼节颇有讲究,“见面礼”、“请安礼”、“告别礼”是旗人最常用的三大礼节,看似简单的三大礼节,里面却大有文章。

首先,这“见面礼”, 就包含“叩头礼”、“顶头礼”、“抱见礼”、“执手礼”、“鞠躬礼”、“碰肩大礼”等。

叩头礼:在过去是平民见王公贵族,奴仆见主人时所行的见面大礼,而衍伸到后来是晚辈见长辈的大礼。就这一个简单的“叩头礼”还有所不同,“三跪九叩” 在祭神、祭祖、见皇帝时用;“二跪六叩”是晚辈父母、爷爷、奶奶和尊长所行之礼;“一跪三叩”一般对父母、主人或尊长所用;还有一种是“一跪四叩” 一般是在过年小孩见尊长时用。

执手礼:所用较广,见面的双方各自伸出右手相执,虚拢但不握紧。长幼之间、平辈之间、朋友之间、亲属之间均可使用。俗称满人“无作揖打恭之礼,相见则执手”。

鞠躬礼:这是平日亲朋之间相见的礼节。若是长幼之间,小辈要给长辈行鞠躬礼,或是平辈之间,对行此礼。

碰肩大礼:通常是男主人和男宾之间的礼节。 在客人告别之际,男宾客与男主人双方以肩互相擦碰数下即可,此礼表示客人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另外久别重逢的故友相见,也可行此大礼。

其次,这第二大礼节就是“请安礼”。请安礼主要有“打千儿礼”、“跪安礼”、“蹲儿安礼”、“抚鬓礼”等。

打千儿礼:是男子常用的请安大礼。施礼时,凡穿箭服或袍褂(武官)的,要先弹放下(马蹄)袖口。然后左脚前移半步呈前屈状,右腿后退半步呈半蹲状。 左手扶于左膝,右手下垂。头颈与上身略向前倾(目光向下)请安,礼毕恢复直立。

跪安礼:也叫“跪拜礼”,这也是男子的请安礼。跪拜者垂手低头来到受礼者面前,双手扶住双膝,双膝跪地后请安。随话音结束而起,移至受拜者侧面站立。

蹲儿安礼:主要是女子对长辈请安礼。行礼者站在受礼者面前,双脚平行,双手扶膝,随即一弓腰,膝盖略弯曲如半蹲状,行请安礼。

抚鬓礼:是平辈女子之间日常相见互相请安的礼节。 女子相见时以右手抚摸三下额角,同时向对方点几下头,眼睛看着对方,以示问候。受礼者同样以抚鬓礼回拜。

最后,是社交礼仪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告别礼”,主要有“打横”、“相抱”、“亲面”、“执手”、“鞠躬”等礼节。

打横:是客人告别时时向主人行的告辞礼。宾客与主人告辞时,回身退后一步,双手贴身横跨一步。然后向主人点头,表示与主人告辞,而主人抱双手点颏表示告辞。

而告别礼中其他的礼仪如“相抱”、“亲面”、“执手”、“鞠躬”等礼节与见面礼节相仿,就不一一赘述了。

旗人对称谓的讲究

旗人跟汉人习俗不同称呼有异,比如:管父亲叫阿妈(阿读四声)。管母亲叫额娘(额读四声)。北京旗人管母亲叫奶奶,祖父叫玛父(玛读四声),祖母叫太太,曾祖父、曾祖母都叫老祖儿,高祖父母叫太老祖儿。

清宫里的称谓是最严格的,称呼错了能有性命之虞,加上严格的宫规,刚进宫的小太监、小宫女都得专门拜老太监、嬷嬷为师,刻苦学规矩三年。

皇宫里所有的人对皇帝都尊称“万岁爷”,皇后以降统统自称奴才。宫里太监、宫女、嬷嬷尊称各宫嫔妃为某主子,如珍主子(珍妃),谨主子(谨妃)。太监平辈间称爷,如:姓张叫张爷,姓李叫李爷,小太监尊称大太监师傅,宫女称长辈宫女姑姑,平辈呼名。至于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在宫里不能叫。

满族亲族间常用称呼 :

高祖——达玛法

高祖母——达妈妈

曾祖——翁库玛法

曾祖母——乌库妈妈

祖父——玛法

祖母——太太

父亲——阿玛

(辽宁部分地区称“玛玛”)

母亲——额娘

(辽宁部分地区称“讷讷”)额姆

公公——阿玛哈

婆婆——额莫克

伯父——阿牟其

伯母——阿牟

叔叔——额其克

婶母——窝克

丈夫——爱根

妻子——萨里甘

二妻——福七黑

兄——阿珲,阿哥

嫂——阿沙

弟——兜

妻弟——那雅

子——追

媳妇——尾伦

孙子——窝莫罗

外祖父——郭罗玛法

外祖母——郭罗妈妈

岳父——阿布哈

岳母——额布喝

姑——姑爸爸

姨母——安布

姨夫——安布玛

舅舅——那克出

舅母——额克出

姐姐——额云,格格

姐夫——额附

妹妹——嫩

女儿——沙里甘追

女婿——霍其珲

外甥——依诺

朋友——姑出

好友——色音姑出

女友——诺库

(一般是闺蜜间女友,而不是男女朋友的女朋友)

亲家——撒顿

娘家——摊搀

旗人对长辈都是非常尊重的,在长辈面前不能直说你、我、他,要说“您”(第二人称),“怹”(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用自己的辈份,如跟父亲说话自称“您儿子”。

如今,旗人的很多礼节都被简化了,但是有些老礼儿永远都不能从我们心中简化,“尊上、敬老、好客、守信”,这些老礼儿应该时刻遵从。

内容来源:老北京城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出处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平台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民间茶文化倒茶时对方敲三下桌子,传递了什么信号不懂别乱敲

    我国古代格外注重礼节,无论是家庭成员间,还是君臣之间,都有很多礼节.这些礼制不能随便僭越,否则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除此之外,友人之间也有很多礼仪,这些礼仪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吃茶.吃酒的时候都有很多 ...

  • “倒茶敲桌礼”是什么意思?

    操作方法 01 这个礼节始于什么时代,莫衷一是,我只知道从小就学会这个礼节,没觉得有什么奇怪,但是随着功夫茶的推广,很多人都很好奇这个动作.今天我就讲讲这个话题. 02 "叩指礼" ...

  • 老北京的门,讲究太多

    老北京的建筑里,门是个可以拎出来单独说说的话题. 我有位同事是正黄旗,几年前,他的几位姑姑到他家新居探望,这几位九十岁上下的老人家,瞧着楼房的小单元门,撇着嘴聊起了"门",他听了纳 ...

  • 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传说布巷子里曾经走出老店"瑞蚨祥" 我从大江胡同向南拐进了一条狭长的胡同里,步入胡同深处,犹如一下跃入了一幅民国画卷,眼前展开的是一幢幢各具特色的老建筑.巷子里有一座高大的青砖楼房 ...

  • 老北京过年说话的讲究

    老北京人讲话,就是"令儿"多.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从那伺候皇上的大小官吏看,就要说话特别小心谨慎,稍不注意,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许"掉脑袋"! ...

  • 【白塔寺四合院】老北京从容的生活,尽在庭院中

    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鲜资讯,北京政策等--记得关注! 白塔寺附近,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织成了这历史悠久的京城一隅,胡同里有老北京人温暖的家 ...

  • 【前门四合院】庭院双树,曾记老北京悠然的生活

    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鲜资讯,北京政策等--记得关注! 巍峨的正阳门,繁华的大栅栏,让前门地区多了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独特气场,经历多年改造,从城市 ...

  • 天子脚下,五行八作...重温老北京的市井生活!

    很多人都喜欢用 "天子脚下.五方杂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来形容老北京. 您瞅前面三词还算好理解, 但这"五行八作",还真就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 ...

  • 中秋除了吃月饼,老北京还有这么多讲究……

    俗语有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虽然中秋之夜刚过,一轮满月仍寄托人们心中的思乡之情,团圆之愿. 自古以来,各地的中秋节都带着一些地域特色,而老北京的中秋节也有着特别的京味传统和习俗 ...

  • 除了吃月饼,老北京过中秋节这些讲究您都门清吗?

    导 读 俗语有云:"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虽然中秋之夜刚过,一轮满月仍寄托人们心中的思乡之情,团圆之愿.自古以来,各地的中秋节都带着一些地域特色,而老北京的中秋节也有着特别的京味传统 ...

  • 七十年代末老北京的市民生活 买菜烫头泡澡三大生活爱好

    一座城市里,市民的生活往往从早市开始.在北京古老的城墙下,每天早上6点开始人们便涌入市场开始采购一天的食材了.(鼓楼边上,买茶的老妇人和小女孩一起提着篮子经过) 崇文门菜市场里,新鲜的活鱼总是倍受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