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方
李连义,笔名:若愚先生、颖之、杨柳,1967年7月生,山东莱芜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作协会员,山东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第十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莱芜市首届十佳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无官员后台,无富豪父母,无本科学历,无豪华别墅,无不劳而获,靠自己打拼,靠辛勤劳动,靠刻苦学习,靠朋友关怀,为实现价值,为自我梦想,为徒有虚名,不阴奉阳违,不优柔寡断,厌烦阿谀奉承,常在工作中遭受挫折而为人正直、不卑不亢的一个人。
向南方
文/李连义
向南方,是为了一个念想,是为了一种不能忘怀的记忆。
在许昌至赤壁的这段高速路上,我一直浮想联翩,满脑子里都是三国的故事。曹操的奸诈,孙权的骄狂,刘备的憨厚,诸葛亮的谋略,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威猛……魏蜀吴三国演绎的故事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但,向南方,我不是像苏轼一样赤壁怀古的。来这里,是装在我心里四十多年的一个梦想,一个永不磨灭的记忆。
车子一路奔驰,来到韶山冲的时候已是子夜时分。吃了随身带去的山东大葱和煎饼,顾不得洗去身上的疲惫和劳累,躺在床上就以鼾声如雷。当宾馆的主人把我从酣睡中叫醒的时候,天已大亮。简单吃过早餐,我随着人流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春归三湘,绿染原野。虽然是早上,但这里人来人往,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幼早已把铜像广场挤的水泄不通,当然不乏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这是一个对领袖表示崇拜的地方,献花,鞠躬,注目……这是对一个开国领袖的敬仰,这是对一代伟人的怀念,这是对心中图腾的膜拜。如今,人们来到这里已经不是探寻这个山村的神奇,也不是想解惑一个领袖的诞生,更不是了解世纪伟人族居的风水。毛泽东在他八十三年岁月里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他所经历的或者他曾预言的,他说讲到的或者他曾安排的,是许多圣贤或者神灵都望尘莫及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都涌到这里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来毛主席故居参观的人大多是从铜像广场过来的。在南岸私塾旁边团队集合完毕,然后到游客服务中心领取参观票,零散游客可以直接凭身份证领取参观票。然后沿着不锈钢管组成的走廊依次递进,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沿着缓缓的队伍走过几个弯之后就来到毛主席的故居。这个呈凹字形的院落在一坐山的怀抱里,和许许多多的韶山冲的院落一样,土坯墙茅草下没有什么特殊的物品,除了简单的厨房就是几间简陋的卧室。主卧是毛主席父母的卧室,西南方的卧室是主席的卧室,粮仓的东北角是主席两个弟弟的卧室。主席年少的时候除了在南岸私塾接受教育,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在南岸私塾前面的池塘里面游泳。主席接受的启蒙教育让他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让他走出这个狭窄的山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故居池塘边的油菜花正是怒放的时候。参观完故居后的游客争相在油菜花地边或地里留影。池塘南边的游客则在讨论主席故居的风水。有的说主席故居占据了朱雀玄武的位置,有的则说主席的曾祖父葬在了龙头山,爷爷埋葬虎歇坪,祖宗保三代,到了主席这一代,也就有了主席这样的真龙天子。在中国这个信奉风水的国度里他们说的不无道理。但是与毛主席救国救民的追求上,从毛主席叱咤风云的行走中,从毛主席严谨求实的调研中,从毛主席高屋建瓴的思想中,我只能说,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邵源村是韶山市一个普通的村庄,毛主席的父亲就是从这里搬到韶山村的,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这里,进门就是一幅韶山市的地图,如果把这张地图倒过来,竟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相似,而韶山冲的位置就是首都北京的位置。我想,这里的人们也是煞费苦心。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里面播放主席铜像揭幕那天,据说出现日月同辉的奇观,但是只有照片,却没有录像。走到这里,工作人员开始不厌其烦的推销主席铜像,而且比外面贵很多。还有最后就是和主席高大铜像合影,说是在门口拿照片,很多游客干脆原路返回了,他们主要害怕有什么猫腻。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餐。
吃午饭的时候才知道这里的物价特别的贵,贵的有些吓人。一碗米饭十五元,一个清炒土豆丝二十元,肉菜没有下来四十元的。假如主席在天有灵,听说这些会做出什么指示。
离开韶山冲就要到别的地方了,我们一行感慨颇多。韶山冲是伟人故里,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最伟大的领袖。但是应该如何做好领袖故里这篇文章,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