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水”问题——今天的,过去的

1963年,围堵堤埝。

文/老侯

两种水隐患:缺水和涝灾

不久前,雄安官方微信公号全文发布《国务院关于雄安新区最新报告》。这是雄安开建四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对雄安的建设现状和未来予以评估。

报告充分肯定雄安四年建设的成就,但也重点提到雄安的问题

报告提到,四年治理,区域内水质已经由劣五类提升到四类,但是,根据国家标准,四类水质只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也就是说,不能用于游泳和灌溉。

白洋淀补水主要依靠引黄入冀、南水北调等外调水,对外依存度偏高、难以长期持续。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流域水资源分配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报告也说到洪涝,“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极端降雨天气频现,大清河流域出现严重暴雨洪灾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目前流域中下游骨干河道尚未完成彻底治理,行洪能力不容乐观。同时,规划蓄滞洪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启用难度和成本越来越大。'

看过《地道战》的都知道,华北抗战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地道战,能挖出纵横交错的地下迷宫,原因在于——地下水位低。
如果像天津那样就要崴泥。“深挖洞、广积粮”那年,天津家家挖防空洞,掘地不到一米就出水,结果挖出来的不像是防空洞,倒像是水牢。
冀中平原,百米地下无水,随你咋挖,都是无水,这同时也意味着,这里没有井水吃,饮用水、日用水都依赖地面。
华北平原地形地貌呈锅状,锅底就是白洋淀,白洋淀的南北各有一条河,大清河和子牙河。

大清河、子牙和南运河水源来自太行山,流向天津海河,是海河上游九河的其中三条,遇到雨季,九河下泻,海河河道狭窄,承受不住骤然的大水漫灌,1939年就曾水淹天津。

为保天津,就要从上游分洪,白洋淀就成为蓄滞洪水的蓄水池。

所以,可以说,雄安周边存在两种水隐患:常年地上、地下缺水,雨季地表洪涝。

水隐患:今天的

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河南汛情将排在历史记忆的第一。

闹汛情的不只是河南,全国都在闹,河北也一样,作为冀中平原腹地的白洋淀,尤受关注。

今年降水量,是近十年的最大,对雄安及周边的来水下泻和蓄洪能力是个考验。雄安新区平均降雨量为195.2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114.1%,较常年同期偏多65.0%。

自7月初,雄安就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河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布署防汛。

7月11日起,雄县枣林庄枢纽开始泄洪,29孔闸门全部开启,应对3轮洪峰过境,7轮强降雨,排查整改防汛隐患453处,组织制定修订各类防汛应急预案方案26个。

雄安大清河上游的易县,一方面防范洪水在本区域内泛滥,另一方面,也防止洪水快速下泄到雄安。

7月16日20时至18日11时,易县全县平均降水量为160.3毫米,大暴雨站点达43个。易县易水河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3765人提前转移,从而未出现人员伤亡。

7月25日起,白洋淀景区暂停营业。在主要景点荷花大观园内,3万多个沙袋筑起1米高的围墙。蓄洪区内100多个村庄做好防汛应急预案,24小时监控汛情。其中,王家寨村准备了200艘船,用于疏散转移。

7月底,白洋淀上游地区及雄安新区本地出现多次罕见强降雨,导致白洋淀水位明显升高,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位。

至8月12日,宣布解除四级预警。

有惊无险,似乎让人虚惊一场,但是,老雄安人都记得历史上的洪灾。1963年,洪水整整肆虐一个月。

白洋淀上游地区及雄安新区本地经历多次罕见强降雨,导致白洋淀水位明显升高,达到近10年最高水位。 韩冰 摄

水隐患:过去的

白洋淀的大洪水记忆,要属1963年。

1939年大水,影响范围只是天津,而1963大水,淹了整个海河流域南系。

据气象部门统计,1963大水是1939年水量的两倍。

1973年,文革后第一批电影上映,即《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金光大道》和《战洪图》。战洪图说的就是1963年的华北大水灾。

1963年,正是三年饥荒后的经济恢复期,农民盼着好收成。7月底以前,天气还旱着,进入8月,忽然暴雨如注。

电影里有个坏人王茂,他有句台词:下吧,下他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呢。这也是当年大雨的写照。

那不是下雨,那就是老天爷在泄洪。大雨从8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整整一个月。雨区分布广,暴雨强度大,降雨时间长。不只海河南系,也影响到北系,北京周边。

日降雨量大于50mm的雨区,达8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五个北京;雨量在500毫米以上的雨区为45000平方公里;超过1000毫米的为5400平方公里,大约半个天津。

从8月9日下午到10日8时,白洋淀水位上涨了2.7米,到22时水位超过了保证标准10.5米。

9日、10日虽先后运用周围洼淀蓄滞洪水,11日15时,白洋淀水位涨至11.31米,水位超过11.0米时段超过13天之久。白洋淀千里堤全线告急。

白洋淀水位较天津市区海拔高出七八米,如果几十亿立米洪水冲垮千里堤,洪水将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天津。

中央做出决定——保天津,保津浦路,保京广铁路。掘开白洋淀千里堤的口子,向更低的文安洼、贾口洼、东淀泄洪。天津附近掘开口子,分洪静海。

这场暴雨造成的灾害:5座中型水库、332座小型水库被冲垮,5000余人遇难,其中相当大部分死于水库堤坝的突然溃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干流堤防决口2396处,滏阳河350公里全线溃不成堤。

此外,还有京广铁路几百公里路段和津浦铁路被冲毁。

1963年,手挽手,筑人墙,这样护堤,一旦垮坝,活不了几个。

毛泽东题词。

海河大水过后,1963年11月17日,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根治海河,治的就是海河上游,包括大清河、子牙河,通过开挖支流、减少进入海河的水量,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致白白入海。

那之后,很多地方出现一景,农忙种粮,农闲上河。”河工“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名词。

挖河工地。

至八十年代,海河水位大大降低,永定河、潮白河接近枯水无水,大清河、子牙河也河床裸露,甚至白洋淀在八十年代曾经见底。

天津的母亲河出现无法满足市民饮用水的局面,不得不从滦河引水入津。说实话,引滦入津那会,我相信了”人定胜天“,能把”海“河整到无水,人胜了。

今天的海河上游永定河、潮白河、子牙河、大清河、北运河,大体都是平时无水或枯水,海河水主要来自引滦、引黄,但是,到了夏季,海河上游,包括雄安所在的大清河、子牙河水系,防汛任务依然很重。相信雄安未来会对水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预案。当年能根治海河,就能根治水涝。

《战洪图》插曲《一定要根治海河》。

老侯说事儿

跟我去看更美的风景。
62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天津海河的水是哪儿来的?

    海河,又称沽河,现名源于民间,为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 海河由蓟运_潮白_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与漳卫_南运河五大水系组成,它们自不同方向在天津市区及其附近汇合,东流至大沽口入渤海. 海河以卫 ...

  • 海河无情人有情-文安洼古今谈

    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海河水系.河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均向天津方向聚集,变成海河流入渤海. 海河水系 河流的冲积形成了河北平原,但平原并非绝对的西高东低,也是 ...

  • 水利部: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取得新进展

    中国日报6月30日电 截至6月29日上午10点,河北省大城县泊庄闸开启,子牙河水进入天津界,与子牙河天津境内有水河段汇合,顺利实现子牙河全线贯通.至此,大清河.白洋淀.滹沱河.子牙河627公里计划补水 ...

  • 紧急 | 洪峰已到天津!部分路段封闭!这些地方千万别去!

     最新消息  大清河洪峰已到达天津 子牙新河洪峰 预计10月14日凌晨 进入我市 广播君再次提醒 市民切不可前往河道 及周边堤岸 防止发生事故 从市水务局获悉,受海河流域连续强降雨影响,流域南部上游水 ...

  • 【每天老照片】-1万-524- 老照片 70年代海河水利工程 一定要根治海河

    1963年,天津发大水,整个城市淹了个一塌糊涂,毛主席于是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为根治海河,修筑了各式水利工程.修起林.梯.坝,洪水不下山.这是海河上游太行山区的武安县北 ...

  • 《激战洪魔》之二 根治海河为献县开创了新天地

       <激战洪魔>之二 根治海河为献县开创了新天地 吴芝田 献县地处冀中平原,属海河水系的黑龙港地带.历史上曾是黄河.漳河和滹沱河横行肆虐的地方.后来,黄.章二河改迁,滹沱.滏阳.子牙这三 ...

  • 说说与海河上游各大河流有关的文学作品及其历史背景

    北京的外围省中,河北山西组合,山水相连,历史丰富.众多的河流,自山西高原及其东界太行山发源,流到河北平原,汇集为海河,海河汇于大海. 海河水系,以海河为主,上游,五大河流,汇集为海河,从北到南,依次是 ...

  • 河北平原地区滞洪区

    河北省的几大泛水区 一,邯郸永年洼 永年洼位于邯郸市永年区旧城周围,滏阳河左侧,承担滏阳河缓洪削峰和生产团结渠滞沥任务,对保护滏阳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重要作用.永年洼内的永年区旧城建于明嘉靖二十一 ...

  • 献县《激战洪魔》之八 :对“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回顾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八 对"有限保证,无限负责"的回顾 吴芝田 由于我县地处冀中平原,海河水系的滹沱.滏阳.子牙三大河流纵横贯穿全境,加之滹.滏两河上游 ...

  • 中国发布丨海河流域南系部分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河南河北两省正全力防御

    中国网7月23日讯(记者 张艳玲)7月17-22日,海河流域西部南部降大到暴雨,其中河南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河北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部分地区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海河流域累积面雨量78毫米,其中漳卫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