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皮肤位于体表覆盖全身,总面积为1.5~2m2,其厚度为0.5~4mm,因人和部位而异。健康的皮肤是人体的保护屏障,既防止体内水份、电解质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丢失,又阻止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能感知冷、热、触、痛、压力等刺激,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皮肤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报告目前已有近二千个病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个病种在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皮肤损害,不同病种也可有类似的皮肤损害。除了系统治疗外,外用药物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用药物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和治疗效果,并减少皮肤损害。
1.对症用药
明确用药目的,在病情明确、诊断确定的基础上选择药物,针对病原、病因、临床表现,不可仅凭商品药名和广告宣传盲目用药。不宜多种药物混用,特别是应用复方制剂要了解药物组成,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重复用药。
2.合理选择剂型
皮肤病外用药从剂型上分类:液体制剂包括洗剂、涂剂、酊剂、搽剂、涂膜剂、乳剂、混悬剂;半固体制剂如软膏剂;固体制剂如外用散剂等。
选择剂型主要根据皮损的性质而定,选择原则可以通俗总结为三句话:“干对干,湿对湿,半干对半湿。”即渗出较多时,选用湿敷,能够起到消炎、散热的作用;渗出少时,采用洗剂,能够起到消炎、止痒、收敛、保护的作用;干燥、结痂、有鳞屑时,采用乳膏,作用持久,润滑和护肤的作用比较好。如急性炎症的红斑期用洗剂;渗液较多的急性炎症阶段以溶液湿敷为主;亚急性丘疱疹宜用水包油乳剂;慢性鳞屑性皮疹使用油包水乳剂或软膏;局限性肥厚苔藓化皮肤可用涂膜剂。
3.选择适当的浓度
有较强刺激性的药物,应从低浓度开始,无明显不良反应才逐步提高浓度;不同浓度治疗作用不同,需根据治疗目的选择,如水杨酸1%-2%为角质促成剂、3%左右为止痒剂、6%以上作为角质剥脱剂。
4.注意年龄、性别、部位
皮肤厚度不同,对药物的吸收度也不同。如婴幼儿、女性、面部、口腔周围,应注意药物的刺激性不能太强,浓度不能太高。
5.注意用药时间和频次
用药时间因病而异,如夜间痛痒可睡前给药,需保持一定血药浓度方起作用的要定时给药;溶液剂容易挥发,也就降低了效果,使用次数可以多一些,一般4个小时涂一次,而软膏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可以早、晚各涂一次。
6.重视不良反应
有些外用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原发性刺激或过敏反应,应注意随访观察,如有发生应及时停用并作相应处理。
———— e n d ————
■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