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家》| 再听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前年五月份,我抱着“朝圣”的心态,去看了罗大佑“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的成都站。在我心中,罗大佑始终是华语流行音乐领域殿堂级人物的存在,甚至觉得拿着打折的黄牛票去看,有些对不起他……而且还是离舞台很远的那种。
对于我来说,当天最大的遗憾不是座位离舞台太远,而是没有表演“天府大道东”。好像那次巡演的其他场次,都有安排那首歌,唯独成都没有。你不得不承认,罗大佑是个多面体,他的作品可以辐射到各个年龄层次,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共鸣:《童年》、《光阴的故事》常被人当做“校园民歌”的典范;喜欢听流行金曲的都能哼哼两句《是否》、《野百合也有春天》;还有人喜欢他有深度的作品,都适应了“抗议歌手”、“愤怒青年”的身份……更有人,是听着罗大佑这些歌成长起来的,比如我。

▲罗大佑《家》·1984 台湾百佳唱片第50位


如果你问我现在最喜欢哪张罗大佑的专辑,抛去那几张不能公开提的,我最喜欢的还是他1984年的专辑《家》。正如罗大佑前年巡演的主题“当年离家的年轻人”一样,这张专辑真是“离家”制作的,因为大部分歌曲的录制是在日本完成的。一张以“家”为主题的唱片,却有一大半的制作是在异乡完成的,这种创作背景上的反差,也与专辑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试图摆脱一个给自己造成束缚的圈子,但是最终又回到了这里。封面上的罗大佑,在路上做思考状。《家》也表达了罗大佑经过长期观察,思考环境跟人的依存关系之后所引发的一种心灵上的疲倦(王明辉)。
日本作曲家三枝成彰。
日本音乐家三枝成彰包揽了专辑内过半曲目的编曲,这也是罗大佑亲自赴日邀请来的“外援”。三枝成彰负责编曲的五首歌可谓风格迥异,尽显大家风范。开篇曲《吾乡印象》,长达8分钟的编曲里,容纳了二胡、月琴、巴乌等独具民族特色的乐器;《我所不能了解的事》编曲采用了当时日本时髦的City-Pop风格,在罗大佑所有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后来罗大佑也把它改编成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可我还是更喜欢日本风格的原版。这两首歌,也是罗大佑早年与日本音乐人合作的作品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

对于《家》这张专辑,时任职滚石唱片企划部经理的詹宏志说过:“《家》的创作可能更成熟,音乐可能更花钱,更精致,更动听,但是《家》的温情与保守,证明所谓的抗议歌手是十足的谎言”。的确,《家》在罗大佑的专辑中,是制作最为精良的一张,音乐风格也比前几张更容易被人接受。然而这张专辑里审核未通过曲目,甚至比《之乎者也》和《未来的主人翁》还要多。这点又和专辑整体的构思形成了一种反差的效果,越想回避的东西,往往越容易显露出来。在《家》之后,罗大佑决定离开台湾,去寻找新的音乐土壤,所以《家》也是罗大佑“黑色革命”的最终章。

专辑中最广为人知的曲目,应该是《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这首琅琅上口的情歌能够传唱开来,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张学友的翻唱。对于张学友来说,这首旋律是他第一张粤语专辑的主打歌、也是他第一张国语专辑的主打歌。单从演绎的完成度来看,张学友的版本要更流畅、自然一些,罗大佑则唱出了最原始、最朴实的心声。两位华语流行音乐的殿堂级人物在各自“创业初期”便有了交集,确实是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后来罗大佑去香港创立“音乐工厂”,没有拉张学友合作,如果两人后来继续有合作的话,不知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说到这儿,也顺带提一下当年滚石唱片宝丽金的合作。上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台湾本土的唱片公司几乎只做“岛内”业务,直到90年代初期,大批国际厂牌对台湾本地的唱片公司进行收购,才真正开拓了台湾流行音乐大的“岛外”市场。罗大佑的音乐工厂,也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在此之前,台湾的唱片如果想在“岛外”发行,必须要找一个发行当地的唱片公司作为代理,滚石在早期选择的合作对象,正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宝丽金。所以你可看到,《家》的“岛外”版本,都是宝丽金代理发行的。除了宝丽金本身的飞利浦之外,罗大佑的唱片还使用过Fontana这个华语区并不常见的宝丽金label。

四舍五入等于罗大佑和曾经谭咏麟、李克勤是一个“品牌”……

“家”在罗大佑的作品中,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时隔多年以后,罗大佑接着《家》当中的《家I》《家II》,推出了《家III》。昔日的“愤怒青年”,如今已过花甲,和听他成长起来的人一样,罗大佑现在更关注离自己生活近一些的题材。当年怀揣梦想离家的年轻人,最终又回到了他诞生的地方。今天正好是罗大佑66岁生日,在此祝他生日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