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雅苑|《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 著(1986年)
《禅宗与中国文化》葛兆光 著,中国文化史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禅宗与中国文化》作者简介
葛兆光,1950年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为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1968年上山下乡,曾在贵州省凯里县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当工人。1982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后曾任江苏省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学科及研究方向:历史学,专门史及历史文献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思想和文化史。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思想史》、《中国禅思想史》等。
《禅宗与中国文化》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中国文化史的角度来研究禅宗的。禅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思想现象,它对中华民族(尤其是文人士大夫)以心理性格、思维方式、基本观念的影响,势必是研究的主题。本书便是围绕着心理性格,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与艺术思维这几方面展开讨论的。中国文化史丛书 (共2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园林与中国文化》,《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中国文人的自然观》,《方言与中国文化》,《中国小学史》 等。
《禅宗与中国文化》编者献辞
以悠久、丰富、灿烂见称于世的中国文化,哺育着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华民族。
曾经长时期地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国文化,为人类的进步无私地献出了自己的珍藏。
今天,我们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正在大踏步地迈向新的纪元;世界上过度物质化了的国家,重新又把它们的目光投向文明的古邦。
于是,清理我们的文化遗产,描绘它的真实面貌,发扬它的优秀传统,评论它的千秋功过,规划它的锦绣前程,便织成了一项严肃而又富有魅力的历史使命,摆到了我们的面前。
这套丛书,因此诞生了!
我们设想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来探索中国文化的奥秘,诸如区域文化,民族文化,考古学文化,科学工艺,生活起居,思想学说,语言文字,艺术文学,体育武术,宗教神话,文化制度,文化事业,文化运动,文化交流与比较等等。
当然还需要综合性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我们期待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通史著作问世。在这以前,以体现不同时代的中国文化特色为宗旨的一系列著作,也将列入我们的丛书。
既称丛书,又受作者、编者和出版者各种条件的限制,内容自然难免不齐。我们企求在不齐中略见一致,所以争取在五年内先刊行五十种,以期初见系统性。但愿我们的初衷,十年刊行一百种,能够实现,那时读者也许会觉得这套丛书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了。
任何关于编好出好这套丛书的建议和批评,我们都竭诚欢迎。
中国文化史丛书编委会
1984年10月
《禅宗与中国文化》引子
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聚众说法,曾拈花示众,听者都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有迦叶尊者默然神会,微微一笑。佛祖知道他已领悟,对这个聪颖的弟子格外赏识,于是宣布:
“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
所谓“正法”,即全体佛法,“眼藏”,指佛法能普照天地万物。佛祖传授给摩诃迦叶尊者的这种伟大佛法,据说就是“以心传心”的禅宗宗旨,而摩诃迦叶(Mihikasyapa),也就成了禅宗的开山祖师,并被尊为佛祖十大弟子之首,称为“头陀第一”。
摩诃,梵语“大"的意思,大迦叶,汉文译作“饮光胜尊”。他是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人,本来并不信佛教,后来在佛祖的感召之下皈依释门。至于他在佛教理论与实践上究竟有什么建树,在弘法传旨上究竟有哪些成就,禅宗自己也说不清楚,从传说中只知道他把他所领悟的佛法在印度又传了二十七代。
到了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Bodhidharma),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代。大概这时迦叶一脉在印度已经不很吃香了,所以,达摩询问他的老师般若多罗尊者(二十七祖): “当往何国作佛事者?” 般若多罗尊者便告诉他说,等我死后六十七年,你就到中国宣传禅旨,拯救生灵。又说: 那里能够获得真传妙旨的人不可胜数,但是,那里南方的人“好有为功业,不见佛理,汝纵到彼,不可久留”。并送给达摩一首诗偈:
“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这首诗偈暗含了对未来的预言,尤其是前两句,“跨水”暗指达摩将渡海东行,“逢羊”,则预言他将在广州登岸,“渡江”,则说的是达摩将在北方传法。果然,预言一一应验,达摩东转法,走的是海路,渡过了印度洋、太平洋的汹涌波涛,他终于在梁武帝普通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到达广州,舍筏登陆,受到了刺史萧昂的欢迎,十月一日,他来到金陵,见到了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问达摩大师: 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摩云: 廓然无圣。帝云: 对朕者谁? 摩云:不识。帝不契。(达摩)遂渡江,至少林面壁九年。”
看来,达摩是抱着满腔热情想在江南找一找“堪为法器”的“大士”的,所以他才使出了禅家机锋来试试梁武帝,可是这位曾舍身同泰寺、笃信佛教的天子竟没有一点慧根,听了两句没头没脑的话便“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稀里胡涂地给懵住了,致使达摩大为失望,只好折苇化舟,渡江北去,跑到嵩山去看石壁去了。到过嵩山少林寺或看过电影《少林寺》的人大概都能记得,那里有个达摩洞,传说,长着满脸卷曲络腮胡子的达摩曾在里边面壁九年,默坐瞑思,连小鸟在肩上筑巢都没有察觉,最后死在那里。也有人说,他没有死,有人曾掘开他的坟茔,发现棺材里只有一只鞋,而法身则回到他的老家南天竺去了。
传说,达摩东来之后,把印度禅学奥旨又传给了一个中国高僧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僧璨又传给道信,道信又传给弘忍,弘忍最后传给了惠能,于是,影响中国千年之久,在中国思想文化上留下了深深痕迹的禅宗,便在震旦大地上兴盛起来....
《禅宗与中国文化》目录
.
.